伤寒论读

伤寒著作 清代 中医学 书籍 古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āng hán lùn dú

2 注解

伤寒论读》为伤寒著作。清·沈尧封撰于1765年[1]。作者认为《伤寒论》中所论伤寒,亦即《难经》所述广意伤寒的概念[1]。据此分析六经病证,并辨太阳传经、病解和误治,对于临证识病,分辨相似而相混的证候有一定的启发[1]。末附脉法及《伤寒论》全部方剂[1]。是研究《伤寒论》的参考读物[1]。后编入《三三医书》中[1]。现存乾隆年间刻本等。

3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47.

全本在线阅读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