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管子》季节五行化思想对《黄帝内经》的影响
...行两种学说熔为一炉的尝试。汇编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书,以下简称《内经》),具有“言阴与阳,合于五行的特征,表明其建构医学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合流...
中医中药;中医文化论《内经》脏腑与时辰配属
...将一日分为十二等分,各辰时域相等,四季昼夜无别。《内经》认为时辰与脏腑有着密切的关系,每一脏腑之气,都在一天中特定的时辰内,表现出相对的旺盛,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病理,也影响着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由于《...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李肇翚,曲丽卿:再论脾与消渴病
...渴病的治疗亦不容忽视。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论述首见于《内经》:①脾虚:《灵枢.五变》篇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阐,”既言五脏,脾当然在其中,况《灵枢。本藏》篇复:“脾脆,则善病消阐易伤”。《灵枢.邪气脏...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黄帝内经》“三因制宜”在小儿泄泻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在小儿泄泻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分别进行论述。【关键词】三因制宜;小儿泄泻;临床应用1因时制宜《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医儿科杂志;2007年第3卷第1期浅析中韩体质学说之异同
...而似伏。此少阴之人也。从上可见,韩国的体质论述与《黄帝内经》关于四象人的理论论述颇为相似,是《内经》的阴阳五态人的衍生转化。2发展历史明清后各有建树根据中医的发展规律,中医体质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以...
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年第5卷第2期《内经》论水肿
水肿证因水泛滥肌肤而浮肿,《内经》称为“水、“水胀。《灵枢·水胀》对水肿症状进行了描述,云:“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升降并用愈癃闭
...浊之物不能排出,则大小便排出不爽,甚或便闭。正如《黄帝内经》所述:“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肾居下焦,为先天之本,气化之根本。内寄命门之火,主温煦万物,此火一衰,膀胱寒水便成冰结,欲出而不能矣。本例患...
中医中药;中医临床;临床讨论《内经》五脏阴阳区分的内涵及临床意义浅析
...床五脏病的治疗也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对此予以阐述。1内经对阴脏阳脏的区分灵枢·九针十二原说:“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阴中之至阴,脾...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药物与临床五脏五味补泻
...[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161-165.[3]清.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62-167.[4]明.张琦.素问释义[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4-86.[5]张毅云,主编.《内经.素问》疑难问题助读[M].北京:中国医...
中医中药;经典研习烟建华:《内经》五脏概念研究
...关脏腑概念学术大辩论的痕迹。《素问·五脏别论》篇始黄帝即提出,医家“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说明当时脏腑概念混乱、有争论。焦点是什么?据下文当是脏腑分类标准的争论...
合作平台;医学论文;中西医结合论文;中医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