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虚寒证 修订历史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于虚寒证

虚寒证为证候名。又称阳虚证。指阳气虚弱所致的证候。即阳气不足,失去温煦推动,以畏寒肢冷,尿清便溏,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二。症见面㿠少华,食欲不振,得热则舒,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等。治宜温补为主。选用理中汤、《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等方。参见虚证、寒证:虚证为八纲之一。指人体精气不足而出现的虚弱证候。与实证相对而言。《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常见精神萎靡,面色㿠白,身倦无力,或五心烦热,形体消瘦,心悸气短,自汗盗汗,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质淡胖或光绛,脉虚细无力等症。治宜补益滋养为主。虚证主要有阳虚、阴虚、气虚、血虚之分。寒证为八纲之一。指外感或内伤所致的寒性证候。即寒邪侵袭,或阳虚阴盛,以恶寒,或畏寒,肢冷喜暖,口淡不渴,面白踡卧,分泌物、排泄物清稀,舌淡苔白,脉紧或迟等为常见症的寒性证候。《黄帝 ...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