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求原
《本草求原》为书名。又名《增补四家本草原义》。清·赵其光约辑于19世纪中叶。此书在《本草述》、《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本草经解要》、《本草经读》四家本草基础上增加种类、补充注释辑编而成。其中有《本经》药物、常用药物及食物。药物分部同《本草纲目》。各药条下杂采众说,间附己意及名医方论治验和附方万余首。
-
海螺
洗净晒干。肩角结节突起,在体螺层上结节成三角形,特别突出,有时呈棘状。性味味甘;附方①治目痛累年:取生螺一枚,洗之内燥,抹螺口开,以黄连一枚纳螺口中,令其螺饮黄连汁,以绵注取汁,着眦中。海螺适合的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1.适宜黄疸,水肿,小便不通,痔疮便血,脚气,消渴,风热目赤肿痛以及醉酒之人食用;
-
橘络
《全国中草药汇编》:橘络:拼音名:J Lu 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reticulataBlanco的果皮内的筋络。久咳胸痛;各家论述:1.《本草崇原》:橘瓤上筋膜,治口渴吐酒,煎汤饮甚效,以其能行胸中之饮,而行于皮肤也。6.《本草求原》:通经络,舒气,化痰,燥胃去秽,和血脉。治肺劳咳痰、咳血及湿热客于经隧等症。
-
竹䶉肉
拼音名:ZhúShǔRòu英文名:Bamboorat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中华本草》)出处:《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竹鼠肉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喜食竹的地下茎、竹笋,也食草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与果实。归经:肺;胃热消渴。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气,化痰解毒。2.《医林纂要》:养阴除热,治痨瘵,止消渴。
-
竹(鼠留)肉
拼音名:ZhúShǔRòu英文名:Bamboorat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中华本草》)出处:《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竹鼠肉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喜食竹的地下茎、竹笋,也食草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与果实。归经:肺;胃热消渴。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气,化痰解毒。2.《医林纂要》:养阴除热,治痨瘵,止消渴。
-
竹鼠肉
拼音名:ZhúShǔRòu英文名:BambooratMeat别名:竹鼠、竹豘、篱鼠(《中华本草》)出处:《本草纲目》来源:药材基源:竹鼠肉为竹鼠科动物竹鼠的肉。喜食竹的地下茎、竹笋,也食草及其他植物的种子与果实。归经:肺;胃热消渴。③《本草求原》:益肺胃气,化痰解毒。2.《医林纂要》:养阴除热,治痨瘵,止消渴。
-
山橙
《中医大辞典》·山橙:山橙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别名:屈头鸡、猢狲果、马骝藤果来源及产地:夹竹桃科植物山橙MelodinussuaveolensChamp.exBenth.的果实。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消积化痰。主胃气痛;湿癣疥癞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各家论述:1.《本草求原》:滋阴,消热积气痛,功同罗汉果。
-
棉花
《*辞典》:棉花:拼音名:Mi nHuā来源:为锦葵科植物草棉等种子上的棉毛。秋季采收。叶互生,3~蒴果圆球形,先端突出如嘴,光滑或具细凹点或少数油腺点,通常3~治吐血,下血,血崩,金疮出血。(《本草求原》)②治崩血:棉花、血余灰,百草霜、棕灰、莲花心、当归、茅花、红花,泥包(烧)存性,加麝(香),酒下。
-
鸟不宿
《中医大辞典》·鸟不宿:鸟不宿为中药名,出自《岭南草药志》,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鹰不泊之别名。化学成分:根皮含勒 碱(Avicine)、白屈菜红碱、光叶花椒碱、木兰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橙皮苷、香叶木苷、勒 素(Avicennin)等。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刺楸或楤木的茎枝。"功能主治:追风,行血。
-
蟛蜞
《*辞典》:蟛蜞: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P nɡQ 别名:螃蜞(《集韵》)来源: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内脏和脂肪。眼具短柄,能活动;腹部退化,雌雄异形,雄者呈三角形,雌者圆形。生境分布:生活于河流泥滩上,穴居河岸或田埂。性味:①《本草拾遗》:有小毒。②《本草求原》:解河豚毒。
-
榕树叶
《*辞典》:榕树叶:出处:《岭南采药录》拼音名:R nɡSh Y 别名:小格叶(《生草药性备要》),落地金钱(《本草求原》)。化学成份:含三萜皂甙、黄酮甙、酸性树脂、鞣质。治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流感,百日咳,扁桃体炎,菌痢,肠炎,目赤,牙痛。一般药后2~1两(或加陈皮2钱),水煎内服,疗效亦无量著差异。
-
水蓼
兹据《本草衍义》、《纲目》等,将《本经》的蓼实、《别录》的蓼叶均作为水蓼的药用部分,蓼叶见本条,蓼实另详专条。治痧秽腹痛,吐泻转筋,泄泻,痢疾,风湿,脚气,痈肿,疥癣,跌打损伤。⑨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利湿消滞,杀虫止痒。(《广西中草药》)④治痢疾,肠炎:水辣蓼全草二两,水煎服,连服三天。
-
水蛇
《*辞典》:水蛇:出处:《纲目》拼音名:ShuǐSh 别名:公蛎蛇(陶弘景)。眼前鳞1片;生境分布:生活于水田、池、沟等地。性味:《纲目》:甘咸,寒,无毒。②《本草求原》:明目。附方:治消渴,四肢烦热,口干心躁:水蛇一条(活者剥皮,炙黄捣末),蜗牛不拘多少(水浸五日,取涎,入腻粉煎令稠),麝香一分(细研)。
-
水松皮
《*辞典》:水松皮: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ShuǐSōnɡP 来源:为杉科植物水松的干白皮。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同生于一枝上,或生于邻接的枝上。种子卵形,长0.5~本植物的叶(水松叶)亦供药用,另详专条。生境分布:生长于河畔及近水处。②《岭南采药录》:去火毒。(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摘录:《*辞典》
-
水翁皮
《*辞典》:水翁皮: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ShuǐWēnɡP 别名:水翁树皮(《本草求原》)。性状:干燥树皮厚约1厘米,外被栓皮,除去栓皮,表面黄白色,皮部棕红色,纤维性,其间密布白色粉尘状物。性味:辛,温。②《本草求原》:杀虫,洗癣癞,烂脚,浸疳疮。附方:治囊痈:水翁皮之二层,煎水洗十余次;
-
丝瓜蒂
《*辞典》:丝瓜蒂: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SīGuāD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瓜蒂。夏、秋季采取。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丝瓜条。功能主治:①《学圃杂疏》:治小儿痘。②《本草求原》:丝瓜蒂同金针菜治一切咽喉肿痛。附方:治喉痛:丝瓜蒂(煅末)、白鹅屎(煅)、冰片。(《南宁市药物志》)摘录:《*辞典》
-
塘虱鱼
《*辞典》:塘虱鱼: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T nɡShīY 别名:角鱼、暗钉鱼(《本草求原》),须子鲇(《脊椎动物分类学》),胡子鲶(《鱼类分类学》)。原形态:体细长,长约14厘米,后部侧扁。50,背鳍和臀鳍均不与尾鳍相连。生境分布:生活于江河湖泊中。性味:甘,平,无毒。功能主治:补血,滋肾,调中,兴阳。
-
田螺厣
《*辞典》:田螺厣:出处:《本草求原》拼音名:Ti nLu Yǎn来源:为田螺科动物中国圆田爆的厣。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田螺条。功能主治:《本草求原》:煅存性,去目翳。用法用量:外用:煅存性研极细末点眼。摘录:《*辞典》
-
铁树叶
出处:《药性考》拼音名:TiěSh Y 来源:为龙舌兰科植物朱蕉的叶。花长约1厘米;花柄基部有总苞状的苞片3枚;性味:甘淡,凉。②《本草求原》:散瘀止血,活筋骨中血。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肺结核咯血,先兆流产,月经过多,尿血,痔疮出血。附方:①治赤痢:铁树叶一两,石榴皮三钱,马齿苋一两,银花五钱。
-
梧桐白皮
《*辞典》:梧桐白皮: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W T nɡB iP 别名:梧桐皮(《履巉岩本草》)。化学成份:树皮含水分40.63%,灰分2.69%,粗蛋白质4.16%,粗脂肪2.47%,粗纤维25.14%,戊聚糖和戊糖6.61%。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痔痰,丹毒。③《本草求原》:煎汁,治丹毒恶疮,虫痔脱肛。
-
五龙根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WǔL nɡGēn别名:五爪龙(《生草药性备要》),九龙根(《本草求原》)。基生苞片卵形,渐尖;③《福建民间草药》:祛风解毒,化湿行气。
-
咸酸蔃
《*辞典》:咸酸蔃: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Xi nSuānQi nɡ别名:丧间(《生草药性备要》),入地龙、酸味蔃(《岭南采药录》)。子房上位,在雌花中呈卵形,在雄花中退化为圆锥形,花柱圆柱形,柱头头状。药理作用:其干燥果实有杀绦虫作用,有效成分是蒽贝素。功能主治:治妇女经闭,小儿头疮,跌打损伤。
-
薤叶
概述:薤叶:1.中药;2.古时常以此比定穴位。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薤白"条。功能主治:①《肘后方》:"治疥疮,煮洗佳,捣如泥敷亦得。"②《本草求原》:"治肺气喘急。薤,植物名,俗称小蒜。《黄帝内经灵枢·热病》:“气满胸中喘息,取足太阴大指之端,去爪甲如薤叶”。这里指隐白穴。
-
鸭卵
《*辞典》:鸭卵:出处:《本草经集注》拼音名:YāLuǎn别名:鸭子(孟诜),鸭蛋(《医钞类编》)。性味:甘,凉。治膈热,咳嗽,喉痛,齿痛,泄痢。②《本草备要》:能滋阴。③《医林纂要》:补心清肺,止热嗽,治喉痛齿痛;百沸汤冲食,清肺火,解阳明结热。注意:脾阳不足,寒湿下痢,以及食后气滞痞闷者不宜食。
-
盐麸叶
《*辞典》:盐麸叶:出处:《开宝本草》拼音名:Y nFūY 来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的叶。化学成份:含槲皮甙、没食子酸甲酯、并没食子酸。①《本草求原》:除痰饮咳嗽,生津止渴,解热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⑤治骨折,毒蛇咬伤:盐酸树鲜叶捣烂敷患部。
-
蠮螉
《*辞典》:蠮螉:出处:《本经》拼音名:YēWēnɡ别名:细腰蜂(《庄子》),蒲卢(《毛诗传》),土蜂(《广雅》),缸瓦蜂(《本草求原》)。产卵前,先捕蜘蛛、螟蛉等用毒剌使他麻痹后纳入巢中,以备幼虫孵化后作食饵之用,然后产卵巢中,将巢口封闭。①《本经》:主久聋,咳逆,毒气,出刺,出汗。外用:研末调敷。
-
一匹绸
一匹绸的异名:白面水鸡(《陆川本草》),白背丝绸(《生草药手册》),绸缎藤、银背藤(《广西药用植物名录》)。《全国中草药汇编》:“旋花科银背藤属植物白鹤藤ArgyreiaacutaLour,以全草、根、藤及叶入药。”单叶互生;主治风湿痹痛,水肿,鼓胀,咳喘,吐血,带下,崩漏,跌打损伤,乳痈,疮疖脓肿,湿疹。”
-
土花椒
别名:山花椒、野花椒、岩椒、土花椒来源及产地:芸香科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planispinumSieb.etZucc.的果实。化学成分:根皮含勒 碱(Avicine)、白屈菜红碱、光叶花椒碱、木兰碱等多种生物碱,并含橙皮苷、香叶木苷、勒 素(Avicennin)等。
-
马骝藤果
概述:马骝藤果为中药名,出自《广东中药》Ⅱ(生草药部分),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山橙之别名。别名:屈头鸡、猢狲果、马骝藤果来源及产地:夹竹桃科植物山橙MelodinussuaveolensChamp.exBenth.的果实。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消积化痰。治胃气痛,消化不良,胸膈饱胀,疝痛,腹痛,小儿疳积,淋巴结结核。
-
水瓮菜
概述:水瓮菜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过塘蛇之别名。别名:过江龙、鱼鳔草、水瓮菜。性味:淡,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消肿。①治感冒发热,燥热咳嗽,麻疹不透,肠炎,痢疾,小便不利,淋病。②治痈肿疔疮,腮腺炎,带状疱疹,皮炎,湿疹,黄水疮,丹毒,蛇、犬咬伤。
-
布荆子
概述:布荆子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的黄荆子之别名。性味归经:辛、苦,温。还含对羟基苯甲酸、5-氧异酞酸、3β-乙酰氧基-12-齐墩果烯-27-羧酸,三羟基三甲氧基黄酮、蒿黄素、β-谷甾醇、葡萄糖和多种正烷烃的混合物。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有抑制作用。
-
白饭树叶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B iF nSh Y 来源:为大戟科植物白饭树的枝叶。原形态:白饭树(《生草药性备要》),又名:金柑藤,鱼骨菜,白鱼眼、鱼眼木、白火炭、白泡果。生境分布:生于溪旁、路边、灌木丛中。治风湿关节痛,头疮、脓疱疮、湿疹。③《广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痛,拔脓敛疮。
-
羊角纽
概述:羊角纽为中药名,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中国药用植物志》记载的羊角扭的别名。别名:羊角纽、羊角藕、羊角藤、断肠草、鲤鱼橄榄。药理作用:羊角拗混合苷(Divasidum)及羊角拗苷具有和毒毛旋花子苷K相似的强心作用,已证明混合苷的作用比毒毛旋花子苷K稍弱而持久,在胃肠道吸收缓慢而不规则。
-
鹿耳翎
叶互生,多破碎,灰绿色至黄棕色,被黄色短腺毛。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滞,散瘀,消肿,解毒。治感冒咳嗽身疼,腹痛泻痢,风湿关节痛,妇女经闭,跌打损伤,疔痈瘰疬,湿毒瘙痒。⑥《闽东本草》:发表驱风,宣肺理脾,通经祛瘀。(《闽南民间草药》)⑿治皮肤湿毒瘙痒:六棱菊全草,洗净,水煎数沸,候温洗涤之。
-
梅核仁
化学成份:种子含苦杏仁甙。①《吴普本草》:明目,益气。②《药性论》:除烦热。③《本经逢原》:清妇人子脏中风气积滞。附方:①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合,溲疏二两,藁本一两。(《千金方》承泽丸)②治代指:梅核中仁熟捣,以淳苦酒和敷之。
-
木棉皮
《中医大辞典》·木棉皮:木棉皮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性备要》。1.治慢性胃炎,溃疡病,痢疾,产后浮肿,风湿痹痛,跌打肿痛。"②《本草求原》:"治跌打,火疮,活血。"③《岭南采药录》:"治腰脚不遂,血脉顽痹,腿膝疼痛,赤白泻痢。"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
-
小独脚莲
概述:小独脚莲为中药名,出自《南方主要有毒植物》,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犁头尖之别名。别名:犁头七、土半夏、小独脚莲来源及产地:天南星科植物犁头尖Typhoniumdivaricatum(L.)Decne.的全草或块茎。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散瘀,止血。治痈疖肿毒,乳痈,瘰疬,癣疮,蛇咬伤,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马蹄
概述:马蹄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日用本草》记载的荸荠之别名。别名:乌芋、地栗、马蹄来源及产地:莎草科植物荸荠Eleocharistuberosa(Roxb.)Roem.etSchult.的球茎。性味归经:甘,寒。2.治黄疸,热淋,膈气,痞积,血痢,便血,血崩,高血压病。3.取汁滴目或澄粉配眼药点目,治目赤热痛及障翳。
-
无根草
樟科植物无根藤的全草·无根草:无根草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广州部队卫生部编著《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的无根藤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凉血,凉血散瘀。1.治感冒发热,肺热咳嗽,目赤肿痛,急性黄疸型肝炎,肾炎水肿,泌尿系结石,泄泻,痢疾,白带,咯血,衄血,尿血。性味:甘、苦,平。
-
风茄花
概述:风茄花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药物图考》记载的洋金花之别名。性味归经:辛,温,有大毒。入肺、肝经。1.治支气管哮喘。用本品切丝,和入烟丝中燃吸,作临时平喘用。3.风湿痹痛,寒湿脚气。化学成分:白曼陀罗和毛曼陀罗的花均含天仙子胺(莨菪碱)、天仙子碱(东莨菪碱)和去甲天仙子胺。
-
水兰
概述:水兰为中药名,出自《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蟛蜞菊之别名。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瘀,消肿。1.治感冒发热,白喉,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炎,百日咳,痢疾,痔疮,跌打损伤。2.捣敷治疔疮肿毒。酊剂和煎剂在体外对白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
玉桂
概述:玉桂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新修本草》记载的肉桂的别名。还含3’-甲氧基左旋儿茶精、左旋表儿茶精及其多种糖苷、桂皮鞣质、多种原矢车菊素、锡兰肉桂素、肉桂醇、桂皮苷、桂皮多糖等。药理作用:桂皮醛能阻止小鼠的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还有利疸、解痉、镇静、镇痛、抗惊厥和解热作用。
-
白竻薳
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拼音名:B iL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性味:《本草求原》:苦辛,微寒。功能主治:治痈肿,疗疮,疥癞,创伤,胃痛。④《生草药手册》:洗皮肤热毒。(《闽南民间草药》)②治蛇头疔:鲜白竻薳适量,冷饭少许,共捣烂敷患处。
-
白背丝绸
概述:白背丝绸为中药名,出自《生草药手册》,为清·赵其光《本草求原》记载的白鹤藤之别名。别名:银背藤、一匹绸、白背丝绸。分布广西、广东、海南及云南。性味:微酸、微苦,凉。功能主治:祛风利湿,化痰止咳,止血,消肿,解毒。1.治风湿痹痛,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肺热咳嗽痰喘,吐血,崩漏,带下,跌打损伤。
-
白鱼
白鱼的别名翘嘴红舶、娇鱼、白扁鱼、翘咀白、黄白鱼、翘嘴《*辞典》:白鱼出处孟诜拼音名BáiYú别名鲌鱼(《滇南本草》),鱎鱼(《纲目》),白扁鱼(《本草求原》)。"④《开宝本草》:"主胃气,开胃下食,去水气,令人肥健。2.支气管哮喘之人,癌症患者,红斑性狼疮者,荨麻疹,淋巴结核以及患有疮疖者忌食。
-
蚕豆壳
《*辞典》:蚕豆壳: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C nD uK 别名:蚕豆皮(《本草求原》)来源:为豆科植物蚕豆的种皮。生境分布:产江苏。功能主治:利尿渗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天泡疮,黄水疮。②《现代实用中药》:治水肿,脚气,小便不通。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每服三、四钱,加沙糖少许调服。
-
蚕退纸
《*辞典》:蚕退纸: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C nTu Zhǐ别名:蚕子故纸(《千金方》),蚕纸(《近效方》),蚕布纸(《日华子本草》),蚕蜕纸(《圣惠方》),蚕连(《本草衍义》),蚕连纸(《纲目》),蚕沙纸(《本草求原》)。功能主治: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带下,喉风,喉痹,牙疳,牙痈,疔肿,疮疡。
-
布渣叶
《中医大辞典》·布渣叶:布渣叶为中药名,出自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生草药性备要》记载的破布叶之别名。《全国中草药汇编》·布渣叶:拼音名:BùZhāYè别名:蓑衣子、破布叶、麻布叶、烂布渣、布包木、破布树、薢宝叶来源:为椴树科破布叶属植物破布树Microcospaniculata.的叶。性味与归经:微酸,凉。
-
蟾皮
适用于痈疽疮毒、疳积腹胀、瘰疬肿瘤等证。外用:敷贴或研末调敷。(《灵秘丹药笺》)③消肿退毒:干蟾皮不拘多少,研为末,金银花露调敷。本品止咳、祛痰作用优于平喘。②治疗恶性肿瘤㈠用蟾皮0.4克,儿茶0.4克,元胡0.2克,共研细末压片。试治子宫颈癌2例,治后检查宫颈光滑,阴道涂片及宫颈活检均阴性,达到临床痊愈。
-
橙子核
《*辞典》:橙子核:出处:《本草图经》拼音名:Ch nɡZiH 来源:为芸香种植物香橙的种子。化学成份:种子含脂肪油、蛋白质,以及苦味成分黄柏内酯和闹米林。功能主治:治疝气,淋病,腰痛。①《纲目》:面鼾粉刺,湿研,夜上涂之。②《本草求原》:治疝气,诸淋,血淋。橙子核炒干为细末三钱,以白酒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