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檗碱
概述:小檗碱亦称黄连素。是从中药黄连中分离的一种季铵生物碱,是黄连抗菌的主要有效成分。临床应用主要为本品的盐酸盐和硫酸盐。具有降低血压及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对心脏有双相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呈抑制状态;具有抗胆碱酯酶、增强乙酰胆碱的作用;有强大的抗箭毒作用;药品说明书:别名:黄连素;
-
连朴饮
连朴饮的药理作用: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本方剂的适应证均为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君药芦根对β-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厚朴50%乙醇提取物通过活化防御因子可抑制胃黏膜损伤,厚朴酚通过中枢抑制作用具有抗溃疡、抗应激作用;臣药黄连及所含小檗碱能促进胆汁中结合型胆红素排泄。半夏多糖具有较强的网状内皮系统激活作用。
-
吴萸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酒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姜黄连
概述:姜黄连为黄连的炮制品,方法为姜炙法。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因此推论炮制加酒量和加热温度对黄连中生物碱含量及溶出率均有影响。
-
萸黄连
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后,主要化学成分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
半夏泻心汤
佐药人参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广泛的影响,其主要成分是人参皂苷和人参多糖,不仅对正常动物,而且对免疫功能低下的动物也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其中人参多糖可促进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在体内可诱生肿瘤坏死因子,具有抗肿瘤作用;人参还能抑制动脉硬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并能促进造血功能;
-
十大功劳叶
以上3种植物的根(阔叶十大功劳、华南十大功劳的根名茨黄连,细叶十大功劳的根名刺黄柏)、茎(功劳木)、果实(功劳子)亦供药用。十大功劳叶的性状与鉴别:性状:阔叶十大功劳叶叶片阔卵形,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不对称,先端渐尖,边缘略反卷,两侧各有2~适用于潮热、骨蒸、腰酸、膝软、头晕、耳鸣等证。”
-
云连
概述:云连为中药名,出自《本草从新》,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黄连药材之一种。黄连煎剂和小檗碱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
-
支连
概述:支连为中药名,出自《药性论》,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黄连之别名。性味归经:苦,寒。2.治湿热内蕴的痞满,呕逆,泻痢。3.治心火亢盛的心烦失眠,吐血,衄血,胃热消渴;化学成分:本品含小檗碱、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碱、药根碱、掌叶防已碱、阿魏酸、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
王连
别名:王连、支连、川连来源及产地: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三角叶黄连C.deltoideaC.Y.ChengetHsiao或云连C.teetoidesC.Y.Cheng的根茎。性味归经:苦,寒。化学成分:本品含小檗碱、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碱、药根碱、掌叶防已碱、阿魏酸、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
川连
概述:川连为中药名,出自《本草蒙筌》。黄连、三角叶黄连主产四川,前者习称味连,后者习称雅连;2.治湿热内蕴的痞满,呕逆,泻痢。3.治心火亢盛的心烦失眠,吐血,衄血,胃热消渴;化学成分:本品含小檗碱、黄连碱(Coptisine)、甲基黄连碱(Worenine)、木兰花碱、药根碱、掌叶防已碱、阿魏酸、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
毛黄连
《中医大辞典》·毛黄连:毛黄连为中药名,出自《辽宁经济植物志》,为《东北药用植物志》记载的鲜黄连之别名。黄连煎剂和小檗碱还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口服后血浓度不易维持。《*辞典》·毛黄连: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MáoHuánɡLián别名:毛连来源:为毛茛科植物蜀侧金盏花的全草。性味:昧苦,性凉,有小毒。
-
土黄柏
别名:木黄连、刺黄芩、土黄柏来源及产地: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bealei(Fort.性味:苦,寒。1.治湿热泻痢,湿热淋浊,风湿痹痛,急性黄疽型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牙痛。狭叶十大功劳含小檗碱、掌叶防己碱、小檗胺碱、木兰花碱、药根碱等,茎还含尖刺碱、小檗胺。
-
左金丸
其组成为黄连12g、吴茱萸2g,具有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的功效,主治肝火犯胃证,症见胁肋胀痛,胃脘灼热胀痛,呕吐泛酸,口苦嘈杂,舌红苔黄,脉弦数。④其他因素如含胆汁及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某些食物刺激等或单独或与幽门螺旋杆菌协同导致胃黏膜病变。另取黄连对照药材0.6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
关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清热燥湿。1.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痔疮,足膝肿痛,湿热痿痹,阴虚火旺,骨蒸劳热,梦遗滑精。黄柏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壬碱等生物碱,并含黄柏内酯(Obaculactone)、β-谷甾醇等。本品呈丝状。鉴别、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同药材。
-
黄柏
黄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功效:黄柏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痔疮,足膝肿痛,湿热痿痹,阴虚火旺,骨蒸劳热,梦遗滑精:煎服,4.5~黄柏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壬碱等生物碱,并含黄柏内酯(Obaculactone)、β-谷甾醇等。本品形如黄柏丝,表面深黄色,偶有焦斑。味极苦,微成。
-
木黄连
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或狭叶十大功劳的根及茎·木黄连:木黄连为中药名,出自《四川常用中草药》,为《植物名实图考》记载的十大功劳之别名。1.治湿热泻痢,湿热淋浊,风湿痹痛,急性黄疽型传染性肝炎,肺炎,肺结核,支气管炎,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牙痛。横切面近圆形,髓部淡黄色,木部黄色,射线清晰。
-
黄芦木
拼音名:HuánɡLúMù别名:狗奶根、刀口药、黄连、刺黄檗、小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黄芦木的根和茎、枝。叶片长椭圆形、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形,长3-8cm,宽2.5-5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渐狭下延成柄,边缘密生刺状细锯齿,齿距1-2mm,上面绿色,下面有时被白粉,网脉明显。茎含小檗碱、掌叶防已碱。无名肿毒;
-
盐酸小檗碱
盐酸小檗碱药典标准:品名:中文名:盐酸小檗碱汉语拼音:YansuanXiaobojian英文名:BerberineHydrochloride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C20H18ClNO4·2H2O407.85来源(名称)、含量(效价):本品为5,6-二氢-9,10-二甲氧苯并[g]-1,3-苯并二氧戊环[5,6-α]喹嗪盐酸盐二水合物。类别:抗菌药。抗心律失常用量:1次0.6~
-
古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山龙:拼音名:GǔShānLónɡ别名:黄藤、黄连藤来源:为防己科古山龙属植物古山龙Arcangelisialoureiri(Pierre)Diels,以藤茎及根入药。化学成份:古山龙茎含掌叶防已碱(palmatine),小檗碱(berberine)以及药根碱(jatrorrhizine)。各家论述:1.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
-
小檗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檗:拼音名:XiǎoB 别名:三颗针、狗奶子、酸醋溜、刺刺溜、刺黄连、刺黄柏来源: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julianaeSchneid、小黄连刺B.wilsonaeHemsl.、细叶小檗B.poiretii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amurensis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花黄色,小苞片2,卵形;
-
羊不食
拼音名:YánɡBùShí英文名:rootandRhizomeofJavanMeadowrue别名:马尾连、马尾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爪哇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根及茎含小檗碱,非洲防已碱(columbamine),掌叶防已碱(palmatine),药根碱(jatrorrihizine),去亚甲基小檗碱(demethyleneberber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性味:味苦;
-
十大功劳根
概述:十大功劳根出《植物名实图考》,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阔叶十大功劳、细叶十大功劳的根。4.5cm,顶生小叶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反卷,每边有2-8枚大的刺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大肠经”十大功劳根的功效和主治:十大功劳根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的功效。
-
三颗针
三颗针药典标准:品名:三颗针SankezhenBERBERIDISRADIX来源:本品为小檗科植物拟獠猪刺BerberissoulieanaSchneid.、小黄连刺BerberiswilsonaeHemsl.、细叶小檗BerberispoiretiiSchneid.或匙叶小檗BerberisvernaeSchneid.等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来源: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或研末、泡酒。
-
稻农皮炎
以浸渍糜烂型稻田皮炎多见。继发感染可根据轻重情况,用0.1%依沙吖啶(雷佛奴尔)溶液、l%小檗碱(黄连素)溶液或黄柏、生地榆各15g,煎水浸洗或湿敷。瘙痒明显者可内服抗组胺药。相关药品:氧、氧化锌、依沙吖啶、甲紫、甘油、鞣酸软膏、樟脑、苯酚、硫酸钠、小檗碱、蛇床子、组胺、稀氨溶液、氯硝柳胺
-
白色糠疹
概述: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s),本病有很多名称,如链球菌性糠疹(pityriasisstreptagenes)、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面部干性糠疹(pityriasissiceafaciei)和链球菌性红斑(erythemastreptogenes)等。单纯糠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吹花癣”、“桃花癣”和“白屑风”相类似。
-
单纯糠疹
概述: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s),本病有很多名称,如链球菌性糠疹(pityriasisstreptagenes)、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面部干性糠疹(pityriasissiceafaciei)和链球菌性红斑(erythemastreptogenes)等。单纯糠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吹花癣”、“桃花癣”和“白屑风”相类似。
-
致腹泻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相关药品:山莨菪碱、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肥儿散、人血白蛋白、黏菌素、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司氟沙星、小檗碱、氧、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鞣酸软膏相关检查:胃蛋白酶
-
面部干性糠疹
概述: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s),本病有很多名称,如链球菌性糠疹(pityriasisstreptagenes)、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面部干性糠疹(pityriasissiceafaciei)和链球菌性红斑(erythemastreptogenes)等。单纯糠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吹花癣”、“桃花癣”和“白屑风”相类似。
-
急性单纯性胃炎
X线透视或平片可见膈下游离气体。早期腹部听诊可闻及高亢的肠鸣音或气过水声,晚期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相关药品:阿司匹林、氧、碳酸氢钠、洋地黄、利血平、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甲氧氯普胺、西咪替丁、雷尼替丁、铝碳酸镁、碳酸镁、硫糖铝、小檗碱、呋喃唑酮、磺胺、诺氟沙星、庆大霉素、葡萄糖相关检查:白细胞计数
-
肠毒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302医院于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相关药品:腺苷、司氟沙星、诺氟沙星、蒙脱石、小檗碱、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多西环素
-
菊花黄连
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拼音名:J HuāHu nɡLi n别名:土黄连、鸡爪连(《广西中药志》)。蒴果串珠状,长2.5~化学成份:深山黄堇含黄堇碱、奇科马宁碱、l-四氢掌叶防已碱、原阿片碱、咖坡明碱、咖坡任碱、清风藤碱、异波尔定碱、紫堇碱、隐品碱、dl-人血草碱。小檗碱0.1。治痈疮,热疖,无名肿毒,风火眼痛。
-
唐松草
出处:《晶珠本草》记载:吉合觉清热解毒。据查证,毛茛科唐松草属(ThalictrumL.)植物,拼音名:TánɡSōnɡCǎo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茎。根茎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长方形,直径24~药理作用: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燥湿解毒。湿热泻痢;
-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炎
302医院于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相关药品:腺苷、司氟沙星、诺氟沙星、蒙脱石、小檗碱、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多西环素
-
肠毒性大肠埃希氏菌感染
302医院于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相关药品:腺苷、司氟沙星、诺氟沙星、蒙脱石、小檗碱、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多西环素
-
肠毒性大肠杆菌感染
302医院于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病。ST是一种低分子量(5000)多肽半抗原,100℃30min活性仍不丧失,有STa和STb两个亚型,与肠上皮细胞膜上的神经节苷脂受体结合,刺激细胞环磷酸鸟苷(cGMP)增多,使小肠短期过度分泌引起腹泻。相关药品:腺苷、司氟沙星、诺氟沙星、蒙脱石、小檗碱、氯化钠、碳酸氢钠、氯化钾、多西环素
-
链球菌性红斑
概述: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s),本病有很多名称,如链球菌性糠疹(pityriasisstreptagenes)、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面部干性糠疹(pityriasissiceafaciei)和链球菌性红斑(erythemastreptogenes)等。单纯糠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吹花癣”、“桃花癣”和“白屑风”相类似。
-
链球菌性糠疹
概述:单纯糠疹(pityriasissimples),本病有很多名称,如链球菌性糠疹(pityriasisstreptagenes)、白色糠疹(pityriasisAlba)、面部干性糠疹(pityriasissiceafaciei)和链球菌性红斑(erythemastreptogenes)等。单纯糠疹与祖国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吹花癣”、“桃花癣”和“白屑风”相类似。
-
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相关药品:山莨菪碱、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肥儿散、人血白蛋白、黏菌素、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司氟沙星、小檗碱、氧、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鞣酸软膏相关检查:胃蛋白酶
-
大黄连刺
拼音名:DàiHuánɡLiánCì别名:土黄连、石妹刺、大黄连、宽叶鸡肢黄连、刺黄连、鸡脚刺、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粉叶小檗的根和茎。髓部较大,约占直径的1/2。(2)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30%硝酸1-2滴,静置片刻后镜检,可见黄色硝酸小檗碱针晶簇,加热后结晶消失并显红色。性味:味苦;主湿热泄泻;
-
荷青花
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拼音名:H QīnɡHuā别名:刀豆三七,水菖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拐枣七、大叶老鼠七(《陕西中草药》)。生物碱为:隐品碱、别隐品碱、原阿片碱、黄连碱、小檗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白屈菜玉红碱、白凤菜黄碱、白屈菜碱、人血草碱、四氢小檗碱。治风湿性关节炎,劳伤,跌打损伤。
-
南天竹梗
《*辞典》:南天竹梗: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N nTiānZh Gěnɡ来源:为小檗科植物南天竹的茎枝。化学成份:茎含木兰花碱、小檗碱、药根碱、蝙蝠葛碱、南天竹碱、南天竹碱甲醚、南天青碱、异波尔定碱,而未发现有南丁宁碱。药理作用:小檗碱见黄连条。附方:治目亦疼痛:南天竹梗五钱,路边荆、马兰、冬桑叶各三钱。
-
肠病原性大肠埃希杆菌感染
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相关药品:山莨菪碱、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肥儿散、人血白蛋白、黏菌素、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司氟沙星、小檗碱、氧、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鞣酸软膏相关检查:胃蛋白酶
-
肠病原的大肠埃希氏菌感染
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相关药品:山莨菪碱、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肥儿散、人血白蛋白、黏菌素、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司氟沙星、小檗碱、氧、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鞣酸软膏相关检查:胃蛋白酶
-
肠道病原性大肠杆菌感染
EPEC有13个常见血清型,0111最多,占总病例数之40%~此外,EPEC尚可产生非洲绿猴细胞毒素(VT),引起肠上皮细胞向肠腔分泌液体。相关药品:山莨菪碱、胃蛋白酶、胰酶、鞣酸蛋白、肥儿散、人血白蛋白、黏菌素、多黏菌素B、诺氟沙星、司氟沙星、小檗碱、氧、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鞣酸软膏相关检查:胃蛋白酶
-
一颗针
拼音名:YìKēZhēn别名:黄连、三颗针、刺榴根、子檗、刺檗、山石榴、刺木仔根、大刺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日本小檗的根、根皮及枝叶。质硬,老根较难折断,折断面纤维性,横切面可见明显年 环,皮部棕色至黄棕色,木部黄色,中央呈枯朽状。木射线宽1-6列细胞,孔沟及纹孔明显,细胞中可见淀粉粒。
-
蛇果黄堇
拼音名:ShéGuǒHuánɡJǐn别名:扭果黄堇、断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蛇果黄堇的全草。茎生叶互生,长达20cm,叶柄扁阔呈鞘状,叶片 廓狭卵形,长达14cm,二回羽状全裂,一回裂片9或11枚,具短柄,末回裂片5或7枚,无柄,羽状深至浅裂,小裂片披针形至倒卵形,先端裂片常不裂,具缺刻或粗齿。祛风止痒。
-
川黄柏
概述:川黄柏为中药名,出自《得配本草》。性味归经:苦,寒。1.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痔疮,足膝肿痛,湿热痿痹,阴虚火旺,骨蒸劳热,梦遗滑精。运用:黄柏果实名黄波罗果,有止咳祛痰作用。黄柏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药根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壬碱等生物碱,并含黄柏内酯(Obaculactone)、β-谷甾醇等。
-
香唐松草
拼音名:XiānɡTánɡSōnɡCǎo别名: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小叶草质,菱状宽倒卵形、卵形或近圆形,长4-15m,宽3.5-15m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有时浅心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2-3疏齿,上面脉稍凹陷,疏被腺毛,下面脉稍隆起,沿脉生短柔毛和腺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