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痧胀玉衡》

清 郭士遂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吐蛔泻蛔痧

痧毒入胃,胃必热胀热胀之极,蛔不能存,因而上涌,乘吐而出,或蛔结腹痛,不大便;或蛔入大肠,由大便而出,与伤寒吐蛔,伏阴在内者不同,治宜清其痧胀为主。

治验∶

一蒋公尚次女,发热心痛,口多痰涎,吐蛔二条。延余,右关沉细而疾,余脉洪数,刮痧,刺腿弯一针,微有紫黑血点,服连翘薄荷饮三剂,痧退。服小柴胡汤,身凉而愈。一沈存原痧胀,吐不止。延余,脉洪而紧,刮痧讫,用药加熟大黄一钱,微冷冻饮料之,吐止胀消。后二日复痧胀吐蛔一条,脉复洪紧,更用熟大黄一钱,微冷冻饮料之,痧退而安。一汤仲文,腹胀大痛。延余诊之,脉散乱无根,此蛔结也,痧实始之。放痧后,用散痧去毒之剂,加大黄二钱微冷饮之,大便下死蛔二条并宿粪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