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圣惠方》

宋 王怀隐;陈昭遇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治牙齿孔有虫诸方

牙齿虫者。是虫蚀于牙齿。而令疼痛也。皆牙齿根有孔穴。虫居其内。蚀一牙齿尽。又度

牙齿孔内有虫。疼痛不可忍方。

露蜂房(一枚新者)川椒(五十粒去目)盐(一分)上件药捣碎。以醋浆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孔内有虫。疼痛齿龈肿痒方。

松节(三两锉)皂荚(一挺不者去黑皮炙焦黄)石盐(一分)上件药。捣筛为散。每用半两。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疼痛。兼有虫方。

李树根白皮(三两锉)细辛(三两)盐(半合)上件药。捣筛为散。每用半两。以水二大盏。煎至一盏。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虫蚀。孔疼痛不能食面肿莽草散方。

莽草(一分)猪椒根皮(半两)上件药。锉。以浆水二中盏。煎十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疼痛露蜂房散方。

露蜂房(半两)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白盐(一钱)上件药。捣筛为散。每用五钱。以醋浆水二大盏。煎十余沸。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虫蚀。有孔。莽草散方。

莽草(半两)山椒皮(一握)上件药。捣粗罗。每用三钱。以酒水各半盏。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

牙齿痛有虫。虾蟆散方。

虾蟆(端午暑一枚烧灰)青黛(半两细研)柑子皮(半两微炙)干姜(半两末)麝香(一分上件药。都研令细。每用绵裹。可虫孔大小。纳孔中。以瘥为度。

牙齿痛。日夜不止。藜芦散方。

藜芦(一分)川椒(半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麝香(一分细研)附子(半两去皮生用)上件药。捣罗为末。消黄蜡和丸。如粟米大。每用一丸。纳虫孔中。有津即吐却。

牙齿痛。日夜不止。齿龈烂臭。麝香散方。

麝香雄黄白矾(烧灰)石胆升麻(各一分)上件药。捣细罗为散。绵裹一字。纳孔中。并以乳汁调少许。涂齿龈烂处。

牙齿虫蚀有孔。疼痛不可忍。巴豆丸方。

巴豆(一枚醋煮令熟去皮)硫黄(一字)干姜末(一字)麝香(一字)上件药。都研令匀。消黄蜡和丸。如粟米大。绵裹一丸。纳孔中。

牙齿被虫蚀。有孔疼痛牙齿根朽烂。白矾丸方。

白矾灰黄丹(各钱)蝙蝠粪(二十粒)巴豆(一粒麸炒微黄)上件药。同细研。以软粟米饭和丸。如粟米大。晒干。凡有蛀孔疼痛不可忍者。以一丸于

牙齿。有虫疼痛甚者。韭子丸方。

韭子(一两)乳香(一分)臭黄(一分)干蝎(半两)上件药。捣罗为末。消黄蜡成汁。和丸如弹子大。即以瓷瓶子内。先着灰。烧一丸。用纸盖。以笔管引烟出。熏牙孔处。其虫尽出。或将药瓶于水碗中安着。其虫尽下。扑在水中。

治牙被虫蚀。有孔。痛不可忍方。

猪牙皂荚(一挺)川椒(一七粒)莽草叶(七片)上件药。捣罗为末。以枣肉和丸。如黍米粒。每用一丸。以绵裹纳孔中。痛定后去药。

牙齿孔有虫。疼痛不可忍方。

雄黄锻石(炒令黄色)虾蟆头(烧灰以上四味各一分)巴豆(五粒去皮心纸裹压去上件药。先研巴豆如面糊。次入诸药细研。以水浸蒸饼。和丸如绿豆大。有孔者。以新绵裹一粒。致于孔中。有涎即吐却。其痛立止。如要牙落。轻者以刀子拨破牙根。令血出。

又方。

乳香白矾(烧灰各一分)上件细研。饭和。丸如绿豆大。每用一丸。以绵裹纳孔中。

牙齿孔。疼痛不可忍。兼有虫方。

地龙麝香(细研以上各一分)蜡(一两)上件药。捣罗为末。化蜡和丸。如梧桐子大。用一丸按在孔中。痛甚者便止。

又方。

莽草捣罗为末。以绵裹纳孔中。或于痛处咬之。低头吐津。勿咽之。其疼痛便定。

牙齿被虫蚀。有孔疼痛方。

附子(半两生去皮脐)上捣罗为末。炼蜜和丸。有疼痛时。看孔大小着之。如有涎。即旋旋吐却。

又方。

雄黄末(一两)上以枣瓤和。用少许塞于中。更以枣瓤泥塞孔子上。以铁箸烙令热。便愈。

又方。

上以石胆细研。以人乳汁和。敷齿根痛处。日三五度敷之。即瘥。

又方。

上以藜芦为末。以松脂和如粟米大。每用一丸。纳虫孔中。立瘥。

又方。

上以薰陆香少许。嚼咽津即瘥。

又方。

上取松脂。捏令头尖。注虫孔中。有虫出即效。

又方。

上以莨菪子。纳孔中。以蜡塞之。立愈。

又方。

上以蜘蛛壳一枚。绵裹安痛处咬之。有涎即吐却。

又方。

上以马夜眼如米许大。绵裹纳孔中。立瘥。

又方。

上以湿生虫一枚。绵裹于疼处咬之。勿令患人知。立瘥。

又方。

上以蜂窝蒂。绵裹于疼处咬之。

又方。

上以啄木鸟舌尖。绵裹于疼处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