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罐

中医治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刺法灸法学 拔罐疗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ǒu guàn

2 英文参考

moving cupp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up movi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走罐(moving cupping cup moving)又称推罐[1]。是在拔罐时,把罐体推拉移动,以扩大作用面的拔罐疗法[1]

4 操作方法

在拔罐前,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肤或罐口上,涂上一层凡士林板油润滑油做为介质,再以闪火法滴酒法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以右手握住罐子,以左手扶住并拉紧皮肤,在向上、下或左。在需要拔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

应根据病情与患者体质而调节负压及走罐快慢与轻重;吸拔后应立即走罐,否则吸牢后则难以走罐走罐时动作宜轻柔,用力要均匀、平稳、缓慢[2]。罐内负压大小以推拉顺利为宜,若负压过大或用力过重、速度过快,患者疼痛难忍,且易拉伤皮肤;负压过小,吸拔力不足,罐容易脱落,治疗效果差[2]

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背部脊柱两旁、下肢股四头肌处,腰骶部、腹部及肩关节等部位。可用于治疗急性热病瘫痪麻木风湿痹证、肌肉萎缩等病症[2]

5 临床常用的走罐方法

5.1 轻吸快推,行卫气表邪

轻吸是应用小号的火罐、以吸入内皮肤高于罐外3~4毫米,皮肤微微潮红为度、再涂以润滑剂,以每秒钟约30厘米的速度走罐

此法吸附力轻,刺激力量小,主要影响皮部功能,故以走罐后施术部位或周身汗出时疗效最佳。皮部经络系统皮部分布卫气循于皮肤之中,起着保卫机体、抗御外邪作用。此术对皮肤产生的适宜刺激能够宣行卫气,祛除表邪。应用于外感(多以足太阳皮部为主),皮痹麻木(配合局部施术)等症疗效明显。

5.2 重吸快推,通经调气

重吸是以吸火罐内皮肤面高于罐外8毫米以上,皮肤紫红为度。再于施术皮肤涂以蓖麻油走罐速度亦为每秒钟30厘米左右。一般腹、背部用大号、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

此法吸附力强、刺激力量大,其作用主要是通过皮肤腧穴影响经脉气血,进而调整脏腑机能。适宜于治疗某些经脉脏腑失调的疾患。常选背部腧穴或腹部经脉皮肤为主。

5.3 重吸缓推,驱痼冷荣筋肉

重吸后(如前述),用蓖麻油涂肤,经每秒2~3厘米的速度走罐,使皮肤呈紫红色。背腹部选用大、中号火罐四肢用小号火罐

此术刺激量最大,能够吸拔沉滞于脏腑经脉阴寒痼冷皮肤腧穴而出,并对局部筋肉有按摩作用,促进气血对筋肉的荣养。走罐部位以督脉背腧穴足太阳皮部为主。以激发阳气的温煦作用,驱除痼冷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魏睦新,仲远明.中医针灸一本通[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有走罐作用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走罐作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有走罐作用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走罐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