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毒

中药中毒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zhōng yào zhòng dú

2 概述

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属于天然性状的植物、动物、矿物及加工品。几千年来中药作为保障人民健康、防病治病的武器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以往认为人类自古多以动植物为食,中药相对西药能更好地被人体适应,故毒性副作用也较轻。但现代临床实践发现引起不良反应中药范围在不断扩大,中毒的病例并不少见。中药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对机体的损害性。这种损害可以是由于中药本身的品种、性质和配伍决定的,也可以是由于个体体质差异造成的,还可以由于给药途径引起的,或三者相互或联合起作用。很多中药都具有一定的毒性,合理的发挥其治疗作用,才能得到满意的疗效,然而当之其毒性作用突出时即表现为各种不良反应。随着对中药认识的不断发展,很多既往认为无毒、安全的药物,现代医学证实也可出现毒性反应。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提高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积极救治,减轻其对人体的损害,避免中药引起的中毒死亡。[1]

3 中药引起中毒的常见原因

[1]

3.1 服药过量

超过常规剂量或超大量服用,如服用马钱子常规剂量为0.3~0.6g,如服2~5g即会出现强直痉挛等中毒症状。即使毒性不大的药物,如果超大量服用也可造成中毒。 如服用南天竹超过30~60g,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严重时呼吸中枢麻痹心力衰竭死亡。

3.2 服用过久或大面积外用

超长期服用易导致毒物蓄积。如长期服用朱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肾脏损害等。蟾酥砒霜等大面积外用,会经皮肤黏膜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

3.3 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

不少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需要经过严格炮制,减低毒性或消除副作用。如川乌草乌附子等,经炮制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水解为乌头原碱,毒性大大减低。如炮制不当或未经炮制,易引起中毒

3.4 配伍失误

如违背了“十八反”和“十九畏”的禁忌

3.5 制剂的制备选择不当

药物效用、毒性在不同制剂中表现不同。如附子煎煮时间太短或用酒送服均能增加其毒性

3.6 误食误用

中药品种复杂,很多药名近似或外形相似药物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药理作用毒性反应。如把广豆根北豆根混淆;把商陆误用为人参等。

3.7 中西药配伍不当

如含朱砂中成药和碘化物或溴化物同用,生成有毒的溴化汞或碘化汞引起中毒腹泻;含有强心甙中药麝香保心丸护心丹等不宜和西药的强心甙合用,二者同时使用剂量难于控制,易造成洋地黄中毒等。

3.8 给药途径错误

如汞制剂口服等。

4 中药中毒毒理及各系统临床表现

[2]

4.1 神经系统

毒理:

(1)药物直接作用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抑制,最后呼吸中枢麻痹死亡,如细辛红茴香白芷等。

(2)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如萝芙木麻黄

(3)影响特殊感觉,如色觉听觉嗅觉味觉受到相应的损害,如蛔蒿。

(4)神经毒作用,使神经细胞和肌细胞兴奋性传导抑制神经末梢中枢迅速发生麻痹,如河豚牡蛎

临床表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共济失调四肢张力增高、强直性阵挛、昏迷、周围神经病的表现,以及精神症状等。

4.2 心血系统

毒理:

(1)引起心肌损害,代谢破坏和心肌纤维分裂,如万年青蟾酥

(2)作用心脏传导系统兴奋心脏异位自律点,如夹竹桃

(3)致心律失常,如洋地黄

(4)直接作用血管使其收缩引起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如麦角

临床表现:心悸胸闷血压先上升后下降、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口唇青紫、发绀、四肢厥冷、休克等。

4.3 造血系统

毒理:

(1)发生溶血,如蜈蚣地龙相思子等。

(2)导致凝血障碍,如绿矾等。

(3)先天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人发生蚕豆病,如服蚕豆

(4)骨髓抑制再生障碍性贫血,如雷公藤狼毒等。

临床表现:齿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点、紫癜血肿呕血便血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

4.4 消化系统

毒理:

(1)对胃肠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腐蚀作用,如大黄巴豆何首乌等。

(2)使膈肌痉挛,如使君子

(3)肝脏损害:细胞毒作用,直接或通过免疫作用损害肝实质细胞,如苍耳丁香等。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呕血便血肝区疼痛黄疸肝大、肝功异常等。

4.5 泌尿系统

毒理:

使肾脏损害,肾小管退行性变、坏死,以近曲小管损害严重,如雄黄蛇胆等。

临床表现:头晕腰痛乏力、全身水肿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严重的发展为急、慢性肾功衰竭。

4.6 皮肤黏膜损害

毒理:

(1)产生过敏反应,表现为多种皮疹、水疱溃疡,如何首乌鱼腥草等。

(2)产生接触性皮炎,如巴豆霜或蒸煮巴豆的蒸汽等。

临床表现:瘙痒、皮炎、固定性药疹、红斑、猩红热样或麻疹药疹剥脱性皮炎等。

4.7 全身性损害

毒理:

(1)全身性过敏反应,如药物热、过敏性紫癜过敏性哮喘等,对应的中药延胡索关木通泽泻等。

(2)导致休克,如天花粉等。

(3)导致多脏器衰竭

临床表现:发热呼吸困难四肢厥冷、血压下降、呼吸循环衰竭、惊厥昏迷、死亡。

5 中药中毒的预防措施

[3]

1.掌握有毒中药品种和使用的特殊要求及注意事项。

2.要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轻重,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

3.在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做到早诊断,早停药,早处理。

6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0.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0-242.
  3. ^ [3]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2.
编辑:wangyuan、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