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

全草类 眼科常用中药 中药学 清热解毒药(眼科) 食材 清热解毒药 中药材 清热药(眼科) 食疗 中药中毒 清热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ú xīng cǎo

2 英文参考

herba houttuyniae[朗道汉英字典]

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outtuynia cordat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outtuyniae,herb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erba Houttuyniae (拉)[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鱼腥草

鱼腥草

鱼腥草中药名,出《履𡺎岩本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的干燥地上部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药的药典标准。

4 拉丁名

Herba Houttuyniae (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

5 英文名

heartleaf houttuynia herb(《中医药学名词(2004)》)

6 别名

岑草、蕺儿菜、折耳菜、紫蕺、侧耳根、野花麦、九节莲肺形草、臭菜、臭腥草、折耳根、臭根草、臭灵丹

蕺草、侧耳根、狗腥草、野花麦、九节莲[2]

臭菜、侧耳根、紫蕺、肺形草、猪姆耳、臭质草[3]

7 来源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干燥地上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鱼腥草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全草[3]

8 产地

鱼腥草主产浙江、江苏、湖北[3]

9 原植物形态

蕺菜为多年生草本,高15~50cm,有腥臭气。茎下部伏地,生根,上部直立。叶互生,心形或阔卵形,长3~8cm,宽4~6cm,先端渐尖,全缘,有细腺点,脉上稍被柔毛,下面紫红色;叶柄长3~5cm;托叶条形,下半部与叶柄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生于茎顶,与叶对生,基部有白色花瓣状苞片4枚;花小,无花被,有1线状小苞;雄蕊3,花丝下部与子房合生;心皮3,下部合生。蒴果卵圆形,顶端开裂。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于山地、沟边、塘边、田梗或林下湿地。主产于江苏、浙江、江西、安徽、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

10 采收与初加工

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夏秋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1 性味归经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归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鱼腥草味辛,性微寒;入肺膀胱大肠经[3]

12 鱼腥草的功效与主治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清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的功效[3]

鱼腥草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蛾热痢热淋:煎服,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或捣汁服[3]

鱼腥草热毒痈肿:捣烂敷[3]

鱼腥草痔疮外阴瘙痒:煎水熏洗[3]

鱼腥草萎缩性鼻炎:取蒸馏液滴鼻[3]

鱼腥草眼科常用清热解毒药,具有清热解毒,排脓,利尿的功效。用于天行赤眼黑睛生翳、暴风客热等疾病引起的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为醛酮化合物鱼腥草素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可配制成滴眼液,用于治疗急性结膜炎、化脓性角膜炎等。

13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

鱼腥草挥发油,油中主要为甲基壬酮(methylnonylketone)、鱼腥草素(decanoylacetal behyde)、桂叶烯、辛酸、癸酸;另含槲皮甙、异槲皮甙、金丝桃甙、芸香甙

鱼腥草挥发油,其中含癸酰乙醛、月桂烯等。尚含蕺菜碱(Cordarine)、槲皮苷、异槲皮苷、金丝桃苷、芝麻素、催吐萝芙木醇、3-癸酰基-6-壬基吡啶、头花千金藤二酮B、马兜铃内酰胺AⅡ等、氯化钾[3]

14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

鱼腥草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大肠痢疾伤寒、流感等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

鱼腥草煎剂对京科68-1株病毒抑制作用,对小鼠有止咳作用[3]

鱼腥草能增强人体白细胞吞噬功能槲皮苷有利尿作用[3]

另称鱼腥草有抗癌作用[3]

此外,鱼腥草还有镇痛,抗惊厥、抗炎、抑制浆液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作用[3]

15 鱼腥草的食用价值

鱼腥草全株具鱼腥气,可炒食、凉拌或作汤。

15.1 鱼腥草营养价值

鱼腥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因其所含的鱼腥草素、月桂醛等挥发油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作用较强。

实验表明,鱼腥草鲜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抑制作用,加热后作用会有所减低。

同时鱼腥草素鱼腥草煎剂均能明显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增进机体免疫功能

另外鱼腥草所含槲甙具有扩张血管作用,能有效扩张肾血管,所含大量钾盐有增强利尿作用

最后鱼腥草还能改善毛细血管脆性,促进组织再生,有镇痛、止血止咳的功效,但无祛痰平喘作用

15.2 鱼腥草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流行性感冒患者、经常便秘脾胃湿热、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者;

2. 但是虚寒体质疔疮肿疡阴寒,无红肿热痛者,不宜服食

15.3 鱼腥草食疗功效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

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水消肿通淋的功效;

主治扁桃体炎、肺脓疡、尿路感染肺热喘咳疟疾水肿、痈肿疮毒、热淋湿疹脱肛等病症。

16 鱼腥草中毒

鱼腥草主要含有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葵酰乙醛、蕺菜碱、丁香烯、月桂醛等。药理作用有抗炎,抗肿瘤,抗细菌,抗真菌免疫调节,止血利尿平喘,镇咳,镇痛,促进组织再生[3]

16.1 不良反应机制

其内含有的挥发油剂量使用时可致肺严重出血和血栓。[3]

16.2 临床表现

头晕咽干,胃部有烧灼感,极大剂量致肺出血,可发生过敏反应过敏性紫癜等,还可出现急性肺水肿[4]

16.3 治疗

鱼腥草中毒的治疗要点为[5]

对症治疗。出现过敏反应时,肌注异丙嗪,静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

17 鱼腥草的药典标准

17.1 品名

鱼腥草

Yuxingcao

HOUTTUYNIAE HERBA

17.2 来源

本品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干燥地上部分。鲜品全年均可采割;干品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17.3 性状

鱼腥草茎呈圆柱形,长20~45cm,直径0.25~0.45cm;上部绿色或紫红色,下部白色,节明显,下部节上生有须根,无毛或被疏毛。叶互生,叶片心形,长3~10cm,宽3~ll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绿色,密生腺点,下衰面常紫红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具鱼腥气,味涩。

17.3.1 鱼腥草

茎呈扁圆柱形,扭曲,表面黄棕色,具纵棱数条;质脆,易折断。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上表面暗黄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

17.4 鉴别

(1)取干鱼腥草粉末适量,置小试管中,用玻棒压紧,滴加品红亚硫酸试液少量至上层粉末湿润,放置片刻,自侧壁观察,湿粉末显粉红色或红紫色。

(2)取于鱼腥草25g(鲜鱼腥草125g)剪碎,照挥发油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 D)加乙酸乙酯1ml,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沸4小时,放置半小时,取乙酸乙酯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甲基正壬酮对照品,加乙酸乙酯翩成每1ml含10u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μl、对照品溶液2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二硝基苯试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17.5 检查

17.5.1 水分

(干鱼腥草)不得过15.0%(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H第一法)。

17.5.2 酸不溶性灰分(干鱼腥草

不得过2.5%(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Ⅸ K)。

17.6 浸出物

鱼腥草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时录X 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10.0%。

17.7 鱼腥草饮片

17.7.1 炮制

17.7.1.1 鱼腥草

除去杂质。

17.7.1.2 鱼腥草

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段干燥

本品为不规则的段。茎呈扁圆柱形,表面淡红棕色至黄棕色,有纵棱。叶片多破碎,黄棕色至暗棕色。穗状花序黄棕色。搓碎具鱼腥气,味涩。

17.7.1.2.1 鉴别、检查、浸出物

药材(干鱼腥草)。

17.7.2 性味归经

辛,微寒。归肺经

17.7.3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

17.7.4 用法与用量

15~25g,不宜久煎;鲜品用量加倍,水煎或捣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患处。

17.7.5 贮藏

鱼腥草干燥处;鲜鱼腥草置阴凉潮湿处。

17.8 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7.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7.
  4. ^ [4]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7-248.
  5. ^ [5]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48.
编辑:wangyuan、banlang 审核:sun

用到中药鱼腥草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用到中药鱼腥草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