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俞

腧穴学 经外奇穴 针灸学 中医学 经外奇穴别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í shù

2 概述

胰俞经外奇穴别名,即胃管下俞胃脘下俞[1]。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

胃脘下俞经外奇穴名(wèiwǎnxiàshù EX-B3)[2][3]。又称胃管下俞胃下俞胰俞膵俞。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主治胃痛腹痛胸胁痛消渴呕吐咽喉干燥腹痛呕逆肋间神经痛等。

3 拼音

wèiwǎnxiàshù

4 代号

EX-B3

5 胃脘下俞的别名

胃管下俞(《备急千金要方》)

胃下俞(《千金翼方》)

胰俞《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974年版))

膵俞(《中国针灸学》)

6 出处

备急千金要方》:……胃管下俞……穴在背第八椎下横三间寸

7 胰俞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胃脘下俞穴在背部,当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3][4]

胃脘下俞穴在脊柱区,横平第八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4]

胃脘下俞穴在背部,当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5]

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

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

胃脘下俞穴的位置

经外奇穴——胃宛下俞的位置

8 胰俞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横平第8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6]

9 胰俞穴位解剖

胃脘下俞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最长肌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七、八、九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

9.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背阔肌[6]

9.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第8胸神经后支的肌支和肋间动脉分布[6]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斜刺0.3~0.5寸[7]

针向脊柱方向斜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或沿肋间传至前胸部[7]

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7]

注意胃脘下俞穴深部是胸膜和肺脏,针刺时不可直刺过深[7]

13.2 灸法

可灸[7][7][7]

14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消渴咽喉干,灸胃管下俞三穴各百壮。

15 胰俞研究进展

15.1 胰岛素的双向调整作用

针刺胃脘下俞肺俞脾俞肾俞等穴对胰岛素有良好双向调整作用,可加强胰岛素糖原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被组织利用的功能[7]

15.2 改善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

胃脘下俞埋线,可以降低血糖,还有降低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作用,对2型糖尿病代谢紊乱有明显改善作用[7]

1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48.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2.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4.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34.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95.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13.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