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疝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īn shàn

2 英文参考

yin hern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阴疝:1.厥疝;2.㿗疝;3.肠㿗、卵㿗、气㿗水㿗之合称。

4 厥疝·阴疝

阴疝为病证名[1]。是指厥疝[1]。出《黄帝内经素问·五藏生成》。

4.1 症状

宣明论方》卷一:“阴疝牵引小腹痛,诸厥疝,即阴疝也。嘻欲劳痛,不可忍之。”

证见脐周绞痛恶心胃脘疼痛,吐出冷涎四肢厥冷,脉象虚大等[2]

4.2 病因病机

多因积于腹中之寒气上逆所致[2]

多由七情内郁或房事过度,厥阴受病所致[2]

医林绳墨》卷四:“或遇忧怒所感,郁而不发,反将房劳触动,结为阴疝者有之。”

4.3 治疗

治宜理气解郁、泻邪补经,用蒺藜汤茴香楝实汤等方[2]

类证治裁》卷七:“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言脾受肝尅,气逆上升,《宝鉴》当归四逆汤苦楝汤。”或用吴茱萸汤当归干姜汤等方[2]

5 㿗疝·阴疝

阴疝为病证名[2]。是指㿗疝[2]。㿗又作颓[3]

证治准绳》卷六:“阴疝,一名㿗疝。”

圣济总录》:“邪气聚于阴,致阴器肿大而痛者,阴疝也,一名㿗疝。”

6 肠㿗、卵㿗、气㿗水㿗之合称·阴疝

阴疝为肠㿗、卵㿗、气㿗水㿗之合称[3]。见《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6.1 肠㿗

6.1.1 寒湿侵犯下焦而致的小腹睾丸牵引作疼,肿、痒、坠、胀的病证

肠㿗指因寒湿侵犯下焦而致的小腹睾丸牵引作疼,肿、痒、坠、胀的病证[4]。治宜散寒止痛,服木香金铃丸[4]

6.1.2 直肠脱出

肠㿗指直肠脱出[4]。《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五:“故冷气冲下广肠脱出名曰肠㿗。”

6.2 卵㿗

卵㿗多因过劳所致[5]。《医学入门》卷五:“卵癫,玉茎肿硬,引脐绞痛,甚则阴缩肢冷,囊上生疮生痈。”治宜桃仁捣烂外敷,燥即易之;内服天台乌药散橘核丸[5]

6.3 气㿗

气㿗阴㿗之一[6]。即疝气,俗称小肠气[6]。《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四:“病者久蓄忧思,恐怒兼并,随脏气下坠阴㿗,肿胀急痛,名曰气㿗,属内所因。”治宜大戟丸[6]

6.4 水㿗

水㿗多因水湿内积而成[7]。证见阴囊肿大,不痛不痒,或肿胀坠痛[7]。宜服五苓散小茴香韭汁为丸;偏热者宜服三白散橘核散[7]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90.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79.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1.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06.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7.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3.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阴疝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疝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阴疝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阴疝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