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气虚阳微证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证名 中医学 噎膈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ē gé ·qì xū yáng wēi zhèng

2 英文参考

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yang debilit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定义

噎膈·气虚阳微证(dysphagi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and yang debility[1])是指气虚阳微升降失常,以长期吞咽受阻,饮食不下,面色晄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面浮足肿,泛吐清涎,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噎膈证候[1]

4 噎膈·气虚阳微证症状

噎膈·气虚阳微证患者长期饮食不下,泛吐多量黏液白沫,面浮足肿,面色㿠白精神疲惫,形寒气短,泛吐清涎,面浮,足肿,腹胀舌质淡,苔白,脉细弱[2][3]

5 证候分析

脾肾阳虚,失于温养:病情严重发展,由阴损及阳。脾胃之阳气衰微,饮食无以受纳和运化,津液输布无权,放长期饮食不下,泛吐清涎,精神疲惫。面浮、足肿、腹胀,则为脾肾俱败,阳气无以化津之象。面色㿠白形寒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亦属气微阳虚之征。[3][3]

6 噎膈·气虚阳微证的治疗

6.1 治法

噎膈·气虚阳微证治宜温补脾肾[3]

噎膈·气虚阳微证治宜温中和胃补益脾肾[3]

6.2 方药治疗

噎膈·气虚阳微证可用补气运脾汤[备注]补气运脾汤(《统旨方》):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陈皮砂仁半夏曲生姜大枣温脾,用右归丸[备注]右归丸(《景岳全书》):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温肾补气运脾汤人参黄芪白术茯苓补气益脾为主;半夏陈皮生姜和胃降逆为辅。并可加入旋复花代赭石等以增强降逆止吐之力。右归丸以熟地、山茱萸当归枸杞等滋肾阴,又用鹿角胶肉桂附子杜仲温肾阳,为阴中养阳之法。噎膈至脾肾俱败阶段,一般宜先进温脾益气之剂,以救后天生化之源,待能稍进饮食与药物,再以暖脾温肾之方,汤丸并进,或两方交替服用。[3]

6.3 食疗

6.3.1 推荐食材

噎膈·气虚阳微证患者建议食用韭菜羊肾蘑菇牛肉枸杞子山药[3]

6.3.2 推荐食疗

[3]

1.姜韭牛奶蓝(《丹溪心法》):韭菜250g,姜25g,年奶250g。韭菜、姜分别切碎,同捣烂后绞汁;再与牛奶同放锅中,烘沸。日一次,热服

2.磁石羊肾粥(《圣济总录》):磁石30g,羊肾1对,粳米100g,黄酒少许。将羊肾洗净,去内脂,细切。先煎磁石,去渣,后入羊肾及米煮粥,临熟,加入黄酒少许,调和,稍煮。空腹食。

3.蘑菇炒肉(《中国药膳学》):鲜蘑菇、猪瘦肉、调料各适量。将蘑菇洗净,猪肉切片。油烧热,放人肉片翻炒片刻,入蘑菇,加料酒、葱、姜、胡椒粉炒熟。佐餐服食

7 关于噎膈

噎膈(dysphagia[3])为病名[4]。是指以吞咽不利,饮食梗塞难下为主要表现的疾病[4]。噎,指进食吞咽哽噎不顺;膈,指胸膈阻塞、饮食不下[5],或食入即吐[5]。张石顽《千金方衍义》:“噎之与膈,本同一气,膈证之始,靡不由噎而成。”临床上,噎虽可单独出现,而又每为膈的先兆,故往往以噎膈并称[5][5]

噎膈证古分五噎五膈外感噎膈内伤噎膈[5]

西医的食管狭窄、食管炎、食管憩室食管癌贲门癌贲门痉挛、胃神经官能症等,均可参照进行食疗

详见噎膈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2. ^ [2]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39-142.
  3. ^ [3]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59-6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26.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4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