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注解
心气血两虚为证候名[1]。指气血两虚,心与心神失养,以心悸,神疲头晕,多梦健忘,面白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
气血两虚为证候名[2]。亦称气血两亏。指气血均亏损不足的证候。多由久病不愈,气血两伤所致。可因气虚不能生血而致血虚,亦可因血虚而致气虚。临床表现气虚与血虚同时存在,症见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晕、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黄等。治当气血双补。可用八珍汤。
心脾两虚为证候名[3]。指心脾两脏气血虚弱的病变。主要症状有心悸怔忡,失眠多梦,健忘,食少,便溏,倦怠乏力,或见崩漏,便血,皮下出血,舌淡,脉细弱。可见于贫血、紫癜、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病证。治宜补气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