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丸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ī jiǎo wán

2 处方

犀角屑(七钱半) 羚羊角屑(七钱半) 天麻(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远志去心.七钱半) 羌活去芦.七钱半) 沙参去芦.七钱半) 茯神(去木.七钱半) 川生麻(七钱半) 天门冬去心.七钱半) 萎蕤(七钱半) 玄参(七钱半) 牛黄(另研.二钱半) 麝香(另研.二钱半) 龙齿(另研.一两) 铁粉(另研.一两) 朱砂水飞.一两) 金箔(另.五十片) 银箔(另.五十片)

3 炮制

上为细末,研匀,炼蜜和捣五七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4 功能主治

心脏中风,语言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惊悸不安,并皆治之。

5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不拘时服,以薄荷汤送下。

6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7 《圣惠》卷八十三

7.1 方名

犀角丸

7.2 组成

犀角屑半两,牛黄1钱(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天竹黄半两(细研),铅霜1分(细研),腻粉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茯苓半两,蚱蝉1分(细研),龙脑1钱(细研),麝香1钱(细研),白附子1分(炮裂)。

7.3 主治

儿风热,心神惊悸

7.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薄荷汤研化下。

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8 疡医大全》卷三十

8.1 方名

犀角丸

8.2 组成

天竺黄防风羚羊角全蝎(酒洗)、白僵蚕羌活、明天麻、京墨(煅微烟为度)、川黄连犀角胆南星麻黄、西牛黄等分

8.3 主治

胎毒蓐疮。小儿百日内生疮,从身渐延至头。

8.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蒸饼打糊为丸,如芡实大,朱砂金箔为衣。

9 《金鉴》卷六十四

9.1 方名

犀角丸

9.2 组成

犀角1两,青皮1两,黑牵牛半生,半炒)1两,陈皮1两,连翘去心)5钱,新薄荷2斤(捣取汁),皂角2枚(去子皮弦,泡捶,以布绞取汁1碗)。

9.3 主治

诸般瘰疬,兼心火上攻,两目赤涩。

9.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滚汤送下。

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皂角汁,新薄荷汁同熬成膏,和入药末内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眼科全书》卷四

10.1 方名

犀角丸

10.2 组成

犀角2两,桑螵蛸2两,白菊花2两,赤芍2两,玄参2两,人参2两,山药2两,羌活2两。

10.3 主治

两睑粘睛脾胃虚弱,风冷邪气聚于睑,致胞睑风赤湿烂,肝膈虚热,眵粘四眦,夜睡上下胞睑胶凝粘紫,血滞不散,久则渐生翳膜。

1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滚汤送下。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1 普济方》卷一一九

11.1 方名

犀角丸

11.2 组成

犀角3两,黄连3两,黄芩3两,橘皮3两,滑石3两,大黄3两,牵牛头末4两,槟榔1两,木香1两,薄荷1两,青皮1两,川芎1两。

11.3 主治

积热,胸膈有停滞。

11.4 用法用量

量人虚实服。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宣明论》卷三

12.1 方名

犀角丸

12.2 组成

犀角末半两,赤石脂3两,朴消2两,白僵蚕1两,薄荷叶1两。

12.3 主治

风痫。日发作有时,扬手掷足,口吐痰涎,不省人事,暗倒屈伸。

12.4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1日3次,如觉痰多即减丸数。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2.6 用药禁忌

忌油腻物。

13 《鸡峰》卷十七

13.1 方名

犀角丸

13.2 组成

马鸣退2两,甘草2两,石膏2两,当归2两,川椒2两,蝉退2两,人参1两,干姜1两,附子1两,芎1两,藁本1两,白芜荑1两,柏子仁1两,白薇1两,白术1两,苍耳1两,白芍药1两,桔梗3两,白芷5分,泽兰9分,食茱萸5分,厚朴5分,防风5分,生犀半两。

13.3 主治

八风十二痹,寒气乳风血瘀万疾。如月经来往不止,乍多乍少,或在月前,或在月后,胎动不安胎衣不下,子死在腹,产后恶露不尽绝产无子寒热,腹中(疒丂)痛,绕脐撮痛,呕逆气冲心中烦闷;中风伤寒,汗不出;肠痛积聚,金疮败衄,头生恶疮不合,阴中痛泄痢呕逆不能食,及赤白痢

1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心温酒送下。如子死在腹,兼胎不安,1丸便安;如衣不下,1丸可下;如有妊娠,临月日服1丸,至产不知痛;寒热及腹中(疒丂)痛,绕脐撮痛,呕逆气冲,心中烦闷,1丸便止;如中风伤寒,汗不出,以麻黄3分(去节,为末),酒煎送下1丸,汗出愈,如汗不止,只用酒下1丸,便止;肠痛积聚,朝暮进1丸;若金疮败衄,恶疮生头不合,阴中痛月经来往不止,乍多乍少,或在月前,或在月后,不过3-5丸即愈;又绝产无子,朝暮服之;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14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14.1 方名

犀角丸

14.2 组成

犀角末1分,人参去芦头,切)、枳实(去瓤,炙),槟榔半两,黄连1两,大黄2两(酒浸,切片,以巴豆去皮100个贴在大黄上,纸裹,饭上蒸3次,切,炒令黄焦,去巴豆不用)。

14.3 主治

大人、小儿风热痰面赤大小便秘涩,三焦邪热,腑脏蕴毒。

14.4 用法用量

每服10-20丸,临卧熟水送下。未动加丸。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15 普济方》卷三八八引《汤氏宝书》

15.1 方名

犀角丸

15.2 组成

犀角屑1分,栝楼根半两,蛇退皮(炙赤色)1分,钩藤钩子1分,麻黄(去节)1分,黄耆蜜炙)半两,羌活半两,防风半两,白芍药半两,甘草1分。

15.3 主治

小儿摇头下血。乃肝血液盛,外有风热乘之,肝属木,木盛而脾土为木所克,脾与肺是子母,俱为肝所胜,而血遂浸溃于大肠,故便血不止。

15.4 用法用量

食后薄荷汤送下。只2服作效,头摇即止。便血次愈多,间服胃风汤,日减1日。

1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枣肉为丸。

15.6 临床应用

小儿摇头下血:郑都承令嗣患七年摇头,三年下血,已服百余方,前后服治摇头者,无非风药,止血者或作痢或作肠风百药备尝。偶安抚王尚书挽留都下,先君宰钱塘时与之有分,一日招饮,令其子劝酒,因视其疾,又扣其详,亦不能晓其标本,酒罢退思,遂处此方,但损肝祛风益脾,数服而愈,十余日后血止而下脓,自此断根。今数年矣。

16 《圣惠》卷八十五

16.1 方名

犀角丸

16.2 组成

犀角屑1分,蝉壳20枚(微炙),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牛黄1分(细研),青黛1分(细研),天浆子60枚(麸炒,去壳),地龙1分(微炒),蟾酥半钱(铁器上焙过,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防风半两(去芦头),蚕纸1张(烧灰),麝香1分(细研)。

16.3 主治

小儿慢惊风搐搦烦热

16.4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以温荆芥汤送下;先研1丸,著新汲水化,滴在鼻中。得嚏为效。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黍米大。

17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17.1 方名

犀角丸

17.2 组成

犀角(镑)2两,槟榔(锉)1两,白术1两,芎1两,羌活去芦头)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木香1两,防风(去叉)1两,石斛(去浮皮及根,锉,焙)1两,牛膝(锉,酒浸,焙干)1两。

17.3 主治

风毒脚气上冲,散入四肢虚肿无力。

1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幼幼新书》卷十七引《灵苑方

18.1 方名

犀角丸

18.2 组成

犀角1钱(醋末),白术1钱,桔梗1钱,陈橘皮1钱,金箔3片(以水银1钱,结成砂子),银箔3片(以水银1钱,结成砂子),巴豆3粒(去皮,枣裹烧令香熟,只取巴豆细研)。

18.3 主治

小儿痰实结滞,时发寒热胸中涎壅及哮呷喘急,烦躁不得睡眠

18.4 用法用量

每服1、2丸,薄荷水送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19 《圣惠》卷五十六

19.1 方名

犀角丸

19.2 组成

犀角屑半两,天雄半两(炮裂,去皮脐),鬼臼半两(去须),桂心半两,莽草半两(微炙),珍珠半两(细研),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雄黄半两(细研),蜈蚣5节(微炙),贝齿5枚(烧赤),川乌头半两(炮裂,去皮脐),麝香1分(细研),巴豆15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羚羊角屑半两。

19.3 主治

诸尸百病恶气,腹内疼痛,毒肿。

19.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空腹以粥饮送下,渐增至2丸。卒腹痛飞尸,服大豆大1丸;若恶气肿,以醋和涂之,以囊盛之,男左女右系之臂上,祛邪气极效。

1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及巴豆,都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0 《外台》卷十五引《广济方》

20.1 方名

犀角丸

20.2 组成

犀角屑5分,防风5分,人参5分,升麻5分,防葵5分,槟榔仁5分,青木香8分,光明砂(研)8分,牛膝8分,龙齿(炙)6两,铁精6两,露蜂房(炙)3分,银箔(研)3分。

20.3 主治

心虚,热风上冲头面心系急,时时惊,四肢烦,腰膝冷,邪气发,神不定。

20.4 用法用量

每服20-25丸,酒送下,1日2次。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20.6 用药禁忌

忌生血物、热面、荞麦、炙肉、葵、蒜,粘食。

21 《圣惠》卷三十二

21.1 方名

犀角丸

21.2 组成

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麦门冬1两(去心,焙),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玄参1两,牛黄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郁金半两,川芒消1两(去苗),柴胡1两。

21.3 主治

眉骨遍痛及头疼,心躁,小便赤黄,四肢烦热,不得睡卧。

21.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甘豆汤送下。

21.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牛黄天竹黄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2 《圣惠》卷二十三

22.1 方名

犀角丸

22.2 组成

犀角屑1两,槟榔1两,人参1两半(去芦头),防风1两半(去芦头),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半,茯神1两,桂心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马牙消1两半,地骨皮1两。

22.3 主治

风热,语涩心躁,舌根急,四肢痛,腰背闷,气壅不通。

22.4 用法用量

每次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2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3 《圣惠》卷三十五

23.1 方名

犀角丸

23.2 组成

犀角屑、川升麻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半两,玄参1两,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半两(锉),甘草半两(生锉),蓝叶半两,桔梗半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别研入)。

23.3 主治

风热上攻,咽喉干痛,如欲生疮,心胸壅闷。

23.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

23.5 制备方法

上为散,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4 《圣惠》卷九十

24.1 方名

犀角丸

24.2 组成

犀角屑3分,川升麻半两,黄芩半两,玄参半两,黄耆半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皂荚1两(去皮,涂酥炙令黄焦,去子用),坐(如手)半两,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

24.3 主治

小儿热毒气壅,外攻皮肤生疖,赤肿焮痛,或时烦热,少得睡卧。

24.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以生甘草汤送下。

2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25 《圣惠》卷九十二

25.1 方名

犀角丸

25.2 组成

犀角屑半两,当归半两(锉,微炒),川大黄1两(锉,微炒),巴豆10枚(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丹砂半两(细研,水飞过)。

25.3 主治

小儿脏腑壅滞,腹胁妨闷,大便不通

25.4 用法用量

3岁儿每服3丸,以温水送下。

2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巴豆丹砂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26 《圣惠》卷六十六

26.1 方名

犀角丸

26.2 组成

犀角屑1分,水蛭1分(微炒令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黑豆半合(炒熟,去皮)。

26.3 主治

浮疽瘘。

26.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以温酒送下。至3日小便内当下恶物,此是病出尽,即自止。如未止,即不得住药。

2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27 《外台》卷十九引《深师方》

27.1 方名

犀角丸

27.2 组成

犀角屑2分,獭肝3分(炙),雄黄4分(研),桂心2分,丹砂4分(研),贝齿10分(炙,研),巴豆30枚(熬,去心),蜈蚣1枚(去头足,炙),珍珠4分(研),射罔1分,麝香1分(研),羚羊角屑2分,牛黄2分(研),附子1分(炮),鬼臼2分。

27.3 主治

百病鬼注恶风皮肤,淫淫液液,流移无有常处,四肢不仁,牵引腰背,腹胀满,心痛逆,胸满不得饮食,吸吸短气寒热羸瘦,夜喜恶梦,与鬼神交通,咳嗽脓血。

27.4 用法用量

平旦服2丸,酒、饮送下并得,1日3次。

27.5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胡豆大。

27.6 用药禁忌

猪肉、冷水、生葱、生血物、芦笋

28 圣济总录》卷五

28.1 方名

犀角丸

28.2 组成

犀角(镑)1两,独活去芦头)1两半,芎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防风(去叉)1两,天麻1两,人参1两,白僵蚕(微炒)半两,天南星(炮,去皮脐)半两,干蝎(炒)半两,丹砂(细研)1两,龙脑(细研)1分,麝香(细研)半两。

28.3 主治

肝脏中风。肢体拘急头痛旋运。

28.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食后、临卧嚼破,以荆芥茶清送下。

28.5 制备方法

上除研药3味外,为细末,入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9 圣济总录》卷十二

29.1 方名

犀角丸

29.2 组成

犀角(镑)半两,防风(去叉)1两,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1两,丁香1两,木香1两,桂(去粗皮)半两,独活去芦头)1两,丹砂(研)2两,麝香(研)1分,龙脑(研)1分,天麻1两,人参1两,天南星(炮)2两。

29.3 主治

风,肌肉瞩动,头目昏眩,肢节麻痹,瘙痒疼痛

29.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以荆芥或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29.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入研药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实大。

30 圣济总录》卷十三

30.1 方名

犀角丸

30.2 组成

犀角(镑)1两,黄芩(去黑心)1两,栀子仁1两,吴蓝1两,升麻1两半,黄耆(锉)1两半,防风(去叉)1两半,甘草(炙)1两半,大黄(锉,炒)3两。

30.3 主治

热毒风头面咽嗌肿痛。

30.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早、晚食后米饮送下。

3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1 圣济总录》卷三十六

31.1 方名

犀角丸

31.2 组成

犀角屑1分,常山1两,蜀漆叶半两,豉(炒)1合。

31.3 主治

足少阳疟,身体解(亻亦),或寒或热。心惕惕然汗出。

31.4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未发前米饮送下。

3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2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32.1 方名

犀角丸

32.2 组成

犀角(镑)半两,半夏浆水煮透)2两,天南星(黄牛胆内浸3宿,焙)2两,大黄(用醋煮一复时,焙干)半两,白矾(熬令汁枯)半两,丹砂(研)半两,人参半两。

32.3 主治

热痰。噎闷干呕头疼目昏如醉。

32.4 用法用量

肥皂荚15挺,水2碗,慢火熬成膏,入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食后生姜薄荷汤送下。

3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33 圣济总录》卷一八三

33.1 方名

犀角丸

33.2 组成

犀角屑1两,五加皮(锉)1两,黄芩(去黑心)1两,苦参1两半,大黄(锉碎,微炒)1两半,芍药1两半,大青3分,甘草(炙)3分,麦门冬去心,焙)。

33.3 主治

乳石发动,口干寒热

33.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渐加至20丸,食后以蜜水送下,早晨、日午、晚后各一服。

3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4 圣济总录》卷七十六

34.1 方名

犀角丸

34.2 组成

犀角(镑)1两半,地榆1两半,黄芩(去黑心)1两半,黄柏(去粗皮)1两半,甘草(炙,锉)1两半,茜根2两,柏叶(炙)3两。

34.3 主治

血痢,腹中(疒丂)痛。

34.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米饮送下。

3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5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注文)引《肘后》,名见《普济方》卷二○九

35.1 方名

犀角丸

35.2 组成

犀角屑2两,黄柏2两,黄连3两,苦参3两,当归

35.3 主治

苦下,无问冷热及脓血痢

35.4 用法用量

每服1方寸匕,空腹以糯米煮作饮调下,1日2次。

35.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35.6 用药禁忌

忌粘滑、生菜、油腻。

35.7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犀角散”。方中当归用量原缺,《普济方》五物各等分

36 《千金》卷二十四

36.1 方名

犀角丸

36.2 组成

犀角屑4钱匕,羚羊角屑4钱匕,鬼臼屑4钱匕,桂心末4钱匕,天雄1两,莽草1两,真朱1两,雄黄1两,贝子5枚(烧),蜈蚣5节,射罔(如鸡子黄大)1枚,巴豆50枚,麝香2分。

36.3 功效

鬼疰蛊毒

36.4 主治

蛊毒百病,腹暴痛,飞尸恶气肿。

36.5 用法用量

每服1丸,1日2次,含咽,不知少增之。卒得腹满飞尸,服如大豆许2丸;若恶气肿,以苦酒和涂之,缝袋子盛药,系左臂。

36.6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小豆大。

37 《外台》卷二十四引《近效方》

37.1 方名

犀角丸

37.2 别名

小犀角丸

37.3 组成

犀角12分,蜀升麻4分,黄芩4分,大黄5分,防风4分,巴豆22枚(去心皮,熬令黄),人参4分,当归4分,黄耆4分,干蓼蓝4分,黄连4分,甘草(炙)4分,栀子仁4分。

37.4 主治

肠痈乳痈发背,一切毒肿。

37.5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暖汤送下。得利两三行,吃冷粥止即愈;不利,加至4-5丸。初服取快利,后渐减丸数,取鸭溏微泄为度,肿消及和润乃止。利却黄水即觉轻,皮皱色变,一切肿皆内消

37.6 制备方法

上为末,别捣巴豆成膏,入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7.7 用药禁忌

忌热面、蒜、猪肉芦笋、鱼、海藻菘菜、生冷、粘食。

38 《外台》卷二十三引《经效方

38.1 方名

犀角丸

38.2 组成

犀角4分,升麻3分,大黄6分,牛蒡子8分,乌蛇10分(炙,去头尾),玄参8分。

38.3 主治

瘰疬

38.4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午后煎牛蒡汤送下。

3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39 《圣惠》卷四

39.1 方名

犀角丸

39.2 组成

犀角屑3分,天麻3分,防风3分(去芦头),远志3分(去心),羌活3分,沙参3分(去芦头),茯神3分,龙齿1两,川升麻3分,天门冬3分(去心焙),葳蕤3分,羚羊角3分,铁粉1两(细研),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玄参3分,牛黄1分(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麝香1分(细研)。

39.3 主治

心脏中风。言语颠倒,神思错乱,头面心胸烦热,或时舌强语涩,忪悸不安。

39.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以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3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0 《圣惠》卷五十三

40.1 方名

犀角丸

40.2 组成

犀角屑3分,铅霜半两(细研),麦门冬2两(去心,焙),铁粉1两(细研),甘草半两(炙微赤,锉),郁金半两,地骨皮半两,栝楼根3分,子芩半两,茯神半两,玄参半两,胡黄连3分。

40.3 主治

消渴。口舌干燥,烦热,心神如狂。

40.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竹叶汤送下。

4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1 《局方》卷一

41.1 方名

犀角丸

41.2 组成

黄连(去须)10两,犀角(镑)10两,人参去芦)20两,大黄80两,黑牵牛120两(炒,别捣取粉60两)。

41.3 功效

三焦邪热,疏一切风气

41.4 主治

风盛痰实,头目昏重,肢节拘急,痰涎壅滞,肠胃燥涩,大小便难。

41.5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至20丸,临卧温水送下。

41.6 制备方法

上与牵牛粉合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2 《圣惠》卷十五

42.1 方名

犀角丸

42.2 组成

犀角屑1两,栀子仁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铁粉(细研)1两,马牙消1两,甘草3分(炙微赤,锉)。

42.3 主治

时气热毒在脏,谵语口干烦躁

4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竹叶汤送下,不拘时候。

4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 《圣惠》卷二十二

43.1 方名

犀角丸

43.2 组成

犀角屑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牛黄1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天麻1两,白附子1两(炮裂),蝉壳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半两,当归半两,芎半两,羌活半两,白僵蚕半两(微炒),五加皮半两,乌蛇肉1两(酒浸,炙微黄),薏苡仁半两,麻仁1两(去根节),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远志半两(去心),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仙灵脾1两,道人头1两,地骨皮半两。

43.3 主治

风軃曳。手脚不能收摄,肌肤顽痹筋脉不利,心神恍惚,骨节疼痛

43.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至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4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研了药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3.6 用药禁忌

忌生冷羊血

44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44.1 方名

犀角丸

44.2 组成

犀角屑1两,防风(去叉)1两,升麻3分,萎蕤3分,枳实麸炒)半两,石膏(碎)半两,甘草(炙,锉)1分。

44.3 主治

阳气偏胜,气厥多怒,心胸烦满,状如狂邪,颈脉皆动者。

44.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加至30丸,温熟水调下,不拘时候,1日3次。

4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5 《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45.1 方名

犀角丸

45.2 组成

犀角屑2分,麝香2分(碎),朱砂4分(光明者,研),桔梗2分,莽草2分(炙),鬼臼2分,附子2分(炮),桂心2分,贝齿5枚,甘草6分,芫花2分(熬),巴豆20枚(去心皮),赤足蜈蚣2枚(去足,炙)。

45.3 主治

久心痛腹痛积年,定不过一时间还发,发甚则数日不能食,又便出干血

45.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日渐加至3丸,饮送下。以利为度。

4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45.6 用药禁忌

忌生葱、猪肉野猪肉芦笋、生血物。

45.7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犀、麝、雄黄等味辟除恶毒为主,明砂镇心安神贝齿磨坚破血,桂、附鼓激诸药之性也。

45.8 附注

《千金》有甘遂雄黄,无甘草

46 圣济总录》卷八十二

46.1 方名

犀角丸

46.2 组成

犀角(镑)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五味子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木通(锉)1两,车前子1两,桑根白皮1两。

46.3 主治

脚气肿,上冲心腹。

46.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与旋覆花汤相间服。

4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7 圣济总录》卷一○九

47.1 方名

犀角丸

47.2 组成

犀角(镑)1两,人参1两半,白茯(去黑皮)1两,芍药1两,羌活去芦头)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玄参1两,山芋2两。

47.3 主治

胬肉粘睛,热痛

47.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米饮送下,临卧再服。

4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8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48.1 方名

犀角丸

48.2 组成

犀角(镑)1分,木香1分,硇砂(研,水飞)1钱,白茯苓(去黑皮)半两,皂荚(去皮子,酥炙)1两,干白薄荷1两,大黄(锉,炒)1两,原蚕蛾2两,何首乌2两,天麻2两。

48.3 主治

恶核

48.4 用法用量

每服7丸,茶清送下,不拘时候。

4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生羊肉精者,细切研成膏,为丸如黍米大。

49 《圣惠》卷三十一

49.1 方名

犀角丸

49.2 组成

犀角屑1两,獭肝1两(微炒),柴胡1两(去芦头),地骨皮1两,鳖甲1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襕),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人参1两(去芦头),柏脂1两,黄耆1两(锉),天灵盖1两(涂酥,炙令黄),甘草1两(生用)。

49.3 主治

骨蒸劳疾,羸瘦,晚即面赤,手足痠疼,口干壮热

49.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童子小便送下。

49.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49.6 用药禁忌

炙煿、热面、苋菜

50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50.1 方名

犀角丸

50.2 组成

犀角屑1两半,巴豆10粒(去皮心,炒研,去油),大黄3分(蒸三度,锉),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防风(去叉)半两,人参半两,当归(切,焙)半两,黄耆(细锉)半两,藜芦去芦头)半两,山栀子(去皮)半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升麻半两。

50.3 主治

一切痈疽,发背,肿毒。

50.4 用法用量

每服3丸,加至4-5丸,空心米饮送下。利下黄水为度。

5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51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

51.1 方名

犀角丸

51.2 组成

犀角(镑屑)1两1分,黄连(去须)1两半,女蒌1两,白头翁去芦头)1两半,茜根3分,枳壳(去瓤,麸炒黄)3分,甘草(炙)半两,赤石脂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干蓝半两,榉皮(炙)3分,龙骨1两,黄柏(去粗皮,炙)半两。

51.3 主治

小儿赤痢,经时不止。

51.4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3丸,3-6岁儿每服4-5丸,空心、午后各1服,米饮送下。

5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52 《圣惠》卷二十七

52.1 方名

犀角丸

52.2 组成

犀角屑半两,胡黄连半两,知母半两,赤芍药半两,贝母(煨令微黄)半两,地骨皮半两,黄芩半两,槟榔半两,紫苑(洗去苗土)半两,木香半两,款冬花半两,乌梅肉(微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大熟黄瓜1枚(去瓤)。

52.3 主治

虚劳骨热,四肢烦疼,小便赤黄,眼涩少睡。

52.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52.5 制备方法

上为末,入黄瓜内,蒸熟烂研,入蜜少许和丸,如梧桐子大。

53 普济方》卷二一二

53.1 方名

犀角丸

53.2 组成

犀角屑半两,茜根1两,青黛1两,黄连1两(一方有桔梗)。

53.3 主治

下痢。其色瘀黑,或如猪肝,五内切痛,此或因素服五石汤,致攻伤五脏阴气将绝,如蛊毒之状。

53.4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米饮送下。

5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54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54.1 方名

犀角丸

54.2 组成

犀角(镑)半两,青橘皮(去白,焙)半两,京三棱(炮,锉)半两,木香半两,巴豆去心膜,出油尽,取霜)半钱,皂荚3挺(不蚛大者,锉,炭火内烧烟绝为度,净水内蘸去火毒),黑牵牛(炒)2两。

54.3 功效

止痰逆,利胸膈,进乳食。

54.4 主治

小儿宿食不消,心腹胀满。

54.5 用法用量

每服7-10丸,食后生姜橘皮汤送下。

54.6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与巴豆研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55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55.1 方名

犀角丸

55.2 组成

犀角尖(镑)1分,牛黄(研)1分,黄连(去须)1分,代赭1分。

55.3 主治

小儿胎风

55.4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3丸,用乳汁研化服;3-4岁儿每服5丸,次服虎睛丸

5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拌匀,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