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热下利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xié rè xià lì

2 英文参考

diarrhea due to internal cold and superficial heat[湘雅医学专业词典]pyretic dysentery[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注解

协热下利为病证名[1]表热入里而致泄泻。见《卫生宝鉴·补遗》:“协热下利,脐下热,大便赤黄,或有肠垢者,治用仲景黄芩汤。”

参见热泻火泄

热泻为病证名[2]。又称热泄火泻火泄[2]。因热迫肠胃所致[2]。症见肠鸣腹痛,痛泻阵作,泻下多黄色稠黏,或注泻如水,或米谷不化,肛门灼痛后重不爽,口渴喜冷,小便赤涩,脉数[2]。《丹溪心法·泄泻》:“热泻,粪色赤黄,肛门焦痛,粪出谷道犹如汤烧,烦渴,小便不利。”治宜清热泻火,可用黄芩汤柴葛芩连汤加味四苓散香连丸等方[2]气虚有热者,可用卫生汤[2]阴虚火动者,可用升阴丸[2]。本病可见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肠炎、菌痢等疾病[2]

火泄为病证名[3]。又称火泻热泄[3]。《证治汇补·泄泻》:“火泄者,暴注下迫,焦黄秽臭。”《杂病源流犀烛·泄泻源流》:“又有火泄,即热泄。脉数实,腹痛肠鸣口干喜冷烦渴,小便赤涩后重如滞,泻水,痛一阵,泻一阵,泻后尚觉涩滞,仲景谓之协热自利是也。宜黄芩芍药汤。”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1.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09.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77.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协热下利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