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燥

中医诊断学 中医内科学 中医学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病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wēn zào

2 英文参考

warm dry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warm drynes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温燥(warm dryness[1][2])为病名[3]

中医药学名词》(2004):温燥是指感受燥邪而偏兼热邪者,与凉燥相对而言[3]

中医药学名词》(2010):温燥是指感受秋燥偏热之邪,以初起身热头痛干咳无痰,即或有小量咯痰亦黏腻不爽,气逆而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心烦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燥等为常见症的秋燥证候[3]。与凉燥相对而言[3]

4 温燥病因病机

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久睛无雨,秋阳以曝,感之者多病温燥。”

5 温燥症状

初起多见身热头痛,鼻唇觉干,干咳无痰(或咳痰少许而粘滞不爽)咽喉干痛,心烦口渴,亦有咳逆兼见上气、微喘者,脉微数,苔薄白而燥,舌面少津或无津,舌质偏于红绛[3]

6 温燥的治疗

治宜辛凉解表,兼以润肺生津,用桑杏汤[3]

燥热甚而劫津伤阴者,宜甘凉濡润,选用沙参麦冬汤玉竹麦门冬汤清燥救肺汤[3]

燥劫胃阴,用五汁饮[3]

胃液干燥外感已净者,用牛乳饮[3]

燥证气血两燔者,用玉女煎[3]

若燥久伤及肝肾之阴,上盛下虚,昼凉夜热,或干咳,或不咳,舌光绛,脉弦细,甚则痉厥,则治宜育阴潜阳,方如三甲复脉汤专翕大生膏之类(见《温病条辨·秋燥》)[3]

7 关于凉燥

凉燥(cool dryness[3][3])为病名[4]。亦称燥凉[4]。为外感燥证之一[4]

中医药学名词》(2004):凉燥是指感受燥邪而偏兼寒邪者,与温燥相对而言[4][4]

中医药学名词》(2010):凉燥是指感受秋燥偏寒之邪,以初起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惟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等为常见症的秋燥证候[4]。与温燥相对而言[4][4]

7.1 病因病机

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燥凉,较严冬风寒为轻。”

温病条辨》卷四:“盖燥气寒化,乃燥气之正。……盖以燥统于寒,而近于寒。”

7.2 症状

凉燥初起多见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流涕,状类风寒,然又见唇燥咽干干咳连声,舌苔薄白而干,脉浮弦紧[4]

7.3 治疗

治宜辛开温润,用杏苏散葱豉汤[4]。如寒热已解,肺燥移于大肠,证见胸满腹胀便秘咳嗽不爽而多痰,治宜当肃肺化痰,润肠通便,用五仁橘皮汤[4]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8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80.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温燥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温燥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温燥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温燥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