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法

熨法 中医治法 针灸学 中医学 中医外科学 外治法 外科治法 中医治疗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yùn fǎ

2 英文参考

medicated ironin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topical application of heated powd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hot packet metho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熨法:1.治疗方法之一;2.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

4 外治法之一·熨法

熨法(hot packet method)为外治法之一[1]。是指把药物加酒、醋炒热,布包熨摩患处,使腠理疏通而达到治疗目的的外治法[2]。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目前常因药物的炒煮不便,而较少应用,但临床上单纯热敷还在普遍使用。

黄帝内经灵枢·寿夭刚柔》:“刺大人者,以药熨[2]。”

因其用药不同,名称与作用亦异[2]

酒能升阳发散,故暴寒袭人肌肤,采用酒熨[2]

米醋能消坚破结,故疽毒初生,则用醋熨[2]

还有盐熨、葱熨、姜熨、橘叶熨、蚕砂熨、紫苏熨等,都是将药加入布包,置于腹上熨之,使药气入腹,起到散寒祛邪、缓和疼痛作用[2]

4.1 原理

熨法药物炒热,布包,热熨患处;或以棉布浸渍药汁后趁热熨之,借药性及温暖作用,产生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3]

4.2 适应

熨法适用于风寒湿痹、脘腹冷痛等证[3]

熨法适用于虚证寒证经气壅滞等[3]

适用于风寒湿痰凝滞筋骨肌肉等证,以及乳痈的初起或回乳

4.3 用法

熨风散药末:取赤皮葱连须240g,捣烂后与药末和匀,醋拌炒热,布包熨患处,稍冷即换,有温经祛寒、散风止痛之功,适用于附骨疽流痰皮色不变、筋骨酸痛。又如取皮硝80g,置布袋中,覆于乳房部,再把热水袋置于布袋上待其溶化吸收,有消肿回乳之功,适用于乳痈初起或哺乳期回乳

4.4 注意事项

随时听取患者对治疗部位热感程度的反映,不得引起皮肤灼伤。室内烟雾弥漫时,要适当流通空气。

一般阳证肿疡禁用。

5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名称·熨法

熨法中医眼科外治方法[3]。《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三:“温熨之法,盖欲发散血气,使之宣流[3]。”一般常用布包炒热的食盐葱白艾叶吴茱萸药物,待温度适宜后,贴熨患眼之眼睑太阳穴等处[3]适应阴寒内盛的目疾疼痛等证[3]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43.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5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有熨法作用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