蜕皮

昆虫 病媒生物控制术语 生物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tuì pí

3 注解

蜕皮(moulting;ecdysis,ecdyses(复))是指昆虫幼体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1]

体表具有角质层的昆虫、甲壳类等节肢动物线形动物等,在生长过程中脱掉其旧角质层的现象称为蜕皮脊椎动物的蛇和蛙以及软体动物的石磺等之皮肤更新,也称为蜕皮。另外,哺乳类的换毛,鸟类的换羽,也可看作是一种蜕皮现象。节肢动物随着蜕皮发生变态,并且体节数(甲壳类、多足类、原尾类的幼体)也增加。又再生也常在蜕皮时进行。线虫类,一生中蜕皮4次;昆虫在幼虫时期蜕皮5—7次,蛹一般蜕皮一次,但蜉蝣的幼虫蜕皮20次以上。另外,无翅昆虫与甲壳类等相同,成虫也继续蜕皮节肢动物蜕皮时,不仅脱掉体表的几丁质(chitin)。还弃掉前肠、后肠和气管内膜的上皮层。昆虫蜕皮可分3个阶段。(1)旧角质层与其下部重叠的真皮细胞分离(坠落)。(2)由真皮细胞分泌形成上表皮(epieuticula)。(3)形成由几丁质蛋白质构成的新角质的主要部分,同时由于蜕皮腺作用形成保护层,另一方面,旧角质在真皮细胞分泌的蜕皮液的作用下,从下面被消化(digestion),仅残留少许的上角质层,其线状薄皮部蜕皮线(ecdysialline)裂开,虫体便从此处脱出,于是蜕皮完成。这种蜕皮与坠落之间的时期,称为pharate instar。蜕皮时的力量,是依靠来自吸入消化管内的空气和水的压力,或血液移动引起的局部膨胀压以及局部肌肉蠕动等。脱掉的旧皮,称为蜕壳。甲壳类,把必需脱掉的旧角质层中的钙先一度溶于血液中,然后原样不动地或作为胃石和在身体一定部位(胸部、腹部腹面)生成钙块(称chalk)而留存下来,待新角质分泌之后,使钙向该处移动,以防钙的损失。引起动物蜕皮激素,一般称为蜕皮激素脊椎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昆虫类的前胸腺激素、甲壳类Y器官激素,都相当于蜕皮激素

4 参考资料

  1. ^ [1] GB/T 31721—2015, 病媒生物控制术语与分类[S].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