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分泌

生理学

目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hén jīng nèi fèn mì

2 英文参考

neuroendocrine

3 注解

德国科学家 E Scharrer 等(1928年)报道,在硬骨鱼视前区神经元胞浆中发现含有类似腺细胞的分泌颗粒,指出下丘脑某些神经元可能有分泌功能,同时推测可能是内分泌性的,并首次提出了神经分泌(neurosecretion)的概念。但直到10多年后, Bargmann (1949年)观察到下丘脑神经元延伸到神经垂体纤维束才开始逐渐引起人们重视,随后相关的研究深入展开。 Harris ( 1955年)根据前人的研究资料和自己 的 研究成果 ,提出下丘脑调节腺垂体神经体液学说,在《垂体神经控制》一文中论证了下丘脑腺垂体是一个完整的功能控制单元。他认为,各种神经性传入最终将通过下丘脑具有神经分泌功能神经元转化为神经分泌的输出。这些神经元分泌的体液因子(促垂体激素或因子)通过正中隆起的末梢释放到垂体门脉初级毛细血管丛,由门静脉血流带到腺垂体,调节相应垂体细胞的分泌。 Harris 的这一假说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首次将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要证实这一假说,使其成为科学理论,关键在于证实促垂体激素或因子的存在。由起初直到1968年人们从下丘脑的粗提物中发现了大约十种促垂体因子。其中最为著名的工作是美国的 Guillemin 和 Schally 两个实验室,最先提纯并确认下丘脑激素。 1968 年 Guillemin 的实验室从约30万只羊的下丘脑中成功地分离出几毫克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并在一年后确定其 为 三肽的基本化学结构。同期的 Schally 实验室也在 1971 年从 16 万头猪的下丘脑中提纯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GnRH ),又经过6年的努力,阐明了 GnRH 化学结构为十肽。因为他们发现了下丘脑激素的卓越贡献,与放射免疫检测技术( RIA )发明人之一的 Yalow 共同分享了1977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此后,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GHIH, SS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 )与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HRH )陆续分离成功,并相继确定了化学结构。所有这些事实都为 Harris 的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使这一假说成为十分重要的理论。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