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焦辨证

针灸学 中医学 中医辨证 温病辨证 中医辨证方法 中医诊断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jiāo biàn zhèng

2 英文参考

analyse and differentiate diseases according to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riple warmer[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triple energizer[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differentiation of tri-Jiao[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sanjiao theo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三焦辨证温病辨证方法之一[1]。是以三焦所属部位,将外感温热病,尤其是湿温病的病理变化归纳为上、中、下三焦证候,用以阐明其病变先后、病位深浅、邪正盛衰传变规律的辨证方法[2]。出自清代医家吴鞠通撰写的《温病条辨[2]三焦辨证吴鞠通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总结出来的一种温热病辨证方法,尤其适用于对温热病辨证[3]。着重阐述三焦所属脏腑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和传变规律[3]

三焦辨证根据前人经验,按温热病传变情况,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三个阶段,作为辨证施治的提纲[3]。初期属上焦肺、心包病变。手太阴肺病发热恶寒头痛、汗出而咳等证[3]手厥阴心包病有神昏谵语,或舌謇肢厥舌质红绛等证[3]高热极期属中焦脾、胃病[3]足阳明胃经发热恶寒、汗出口渴、脉大等证[3]足太阴脾病发热不扬、体痛且重、胸闷呕恶、苔腻脉缓等证[3]末期下焦肝、肾病[3]足少阴肾病有身面赤手足心热心烦不寐唇裂舌燥等证[3]足厥阴肝病热深厥深、心中憺憺手足蠕动抽搐等证[3]

4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1.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