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痹

中医病证名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sān bì

2 英文参考

three kinds of arthalgi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三痹为病名,指行痹痛痹著痹三种痹证的合称[1]。《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三痹各有所胜,用药用胜者为主,兼者佐之。如行痹以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宜防风汤痛痹以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宜加减五积散著痹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宜川芎茯苓汤加芪、术。另有统治风寒湿痹三痹汤等。

类证治裁·痹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痹非偏受一气。其风胜者为行痹。风行而不定,如走注之类。寒胜者为痛痹。寒凝则阳气不行,痛有定处,即痛风。湿胜者为着痹。重著不移,或肿痛,或不仁,湿从土化,痛发肌肉,即麻木也。……风胜脉必浮,寒胜脉必涩,湿胜脉必缓。三痹各有所胜,用药以胜者为主,而兼者佐之。治行痹散风为主,兼去寒利湿,参以补血,血行风自灭也,防风汤。治痛痹温寒为主,兼疏风渗湿,参以益火,辛温解凝寒也,加减五积散。治著痹利湿为主,兼去风逐寒,参以补脾补气,土强可胜湿也。川芎茯苓汤加芪、术。”

4 风痹·三痹

风痹为病名。见《黄帝内经灵枢·寿天刚柔》。又名行痹筋痹[2]。《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证治准绳·杂病》:“风痹者,游行上下,随其虚邪与血气相搏,聚于关节筋脉弛纵而不收。”《症因脉治》卷三:“风痹之症,走注疼痛,上下左右,行而不定,故名行痹。……风痹之治:风寒攻痛,防风汤表里有邪者,防风通圣散和血散痛汤大秦艽汤风热痛者,四物二妙丸风湿之邪,苍防二妙汤。”亦可用虎骨散加减。一说风痹痛风,《景岳全书·杂证谟》:“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

5 寒痹·三痹

寒痹为病证名,又名痛痹骨痹。《黄帝内经灵枢·贼风》:“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腠理闭而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证治准绳·杂病》:“寒痹者,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症因脉治》卷三:“寒痹之症,疼痛苦楚,手足拘紧,得热稍减,得寒愈甚,名曰痛痹……寒痹之治,寒伤太阳,在营分无汗麻黄续命汤;伤卫有汗桂枝续命汤;寒伤阳明,干葛续命汤;在少阳柴胡续命汤。今家秘立十味羌活汤通治之。”亦可用茯苓汤五积散等方。痛甚者,可用五灵散。一说寒痹皮痹[3]。《张氏医通》卷六:“皮痹者,即寒痹也,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初起皮中如虫行状。”

6 着痹·三痹

着痹为病名。出《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又名湿痹[4]

湿痹为病名,指湿气盛而成痹者。见《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又名着痹肌痹。《证治准绳·杂病》:“湿痹者,留而不移,汗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症因脉治》卷三:“湿痹之症,或一处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举,或半身不能转侧,或湿变为热,热变为燥,收引拘挛作痛,蜷缩难伸,名曰着痹,此湿痹之症也。湿痹之因,或身居卑湿,湿气袭人,或冲风冒雨,湿留肌肉,内传经脉,或雨湿之年,起居不慎……湿痹之治,发汗羌活除湿汤胸满闷,茯苓汤风湿,苍防二妙汤寒湿术附汤湿热,苍柏二妙丸。”亦可用茯苓川芎汤除湿蠲痹汤等方[5]

7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49.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97.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31.
  5. ^ [5]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77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三痹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三痹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三痹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三痹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