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穴

经穴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pí xué

2 英文参考

Píshū BL20[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注解

脾穴脾俞。出《备急千金要方》。[1]

脾俞经穴名(Píshū BL20)。出《黄帝内经灵枢·背腧》。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脾的背俞穴。脾:脾脏。俞:输注。本穴是脾气转输于后背的部位,故名。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俯伏或俯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背阔肌→下后锯肌→竖脊肌。有健脾化湿作用。主治脾胃等疾患。如呕吐噎膈胃痛胸胁胀痛黄疸水肿、不欲饮食、食不生肌、痃癖积聚泄泻痢疾痰疟寒热四肢不收虚劳尿血遗精白浊吐血便血喘息腰背痛等。现代又多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肝脾大贫血、慢性出血性疾病、肝炎、肠炎神经衰弱、自细胞减少症、子宫下垂、荨麻疹糖尿病等。一般向椎体方向斜刺0.5~0.8寸。可灸。内脏下垂患者脾俞处常可出现明显的压痛或凹陷。胃病患者在此穴可出现皮下组织松弛、凹陷或结节阳性反应物,是胃病等常用的诊断穴。[2]

脾俞[2]

4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79.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80.
编辑: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