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菌素

药物 多肽类抗生素 抗生素类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nián jūn sù

2 英文参考

Acrasin[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黏菌素介绍

3.1 药品名称

黏菌素

3.2 英文名称

Acrasin

3.3 别名

多黏菌素E哥利迈仙抗敌素可立斯丁可利迈仙黏杆菌素;Polymyxin E;Colimycine;Colimycin-S;Colistin;Colistinum;Coly-Mycin S;Kangdise;Colistin

3.4 分类

抗生素 > 多肽

3.5 剂型

12.5万U,25万U,50万U,100万U,300万U;

2.注射用黏菌素:100万U;

3.黏菌素硫酸注射剂黏菌素硫酸盐1mg相当于3万单位):50万U。

3.6 黏菌素的药理作用

黏菌黏菌素多黏菌素类。多黏菌素为一复合体,是从产孢子的多黏杆菌培养滤液中分离出的一组抗生素。有A、B、C、D、E五种不同的结构,由不同的菌株产生。多黏菌素A、C和D毒性较大,已淘汰,临床常用者为多黏菌素B多黏菌素E黏菌素抗菌作用机制主要是作用细菌细胞膜,使胞内重要物质外漏而起杀菌作用。当黏菌素细菌细胞膜接触时,其亲水基团与细胞外膜磷脂上的磷酸基形成复合物,而亲脂链则可立即插入膜内脂肪链之间,因而解聚细胞膜结构,导致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细胞内的重要物质外漏而造成细胞死亡。另外,黏菌素进入细菌细胞质后,也影响核质和核糖体功能黏菌素属窄谱抗生素,只对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属除外)及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强大抗菌活性。沙雷菌属、脑膜炎球菌淋球菌属、布鲁菌属、霍乱埃尔托型以及所有革兰阳性球菌均对黏菌素耐药黏菌素抗菌谱包括大肠埃希菌、肠杆菌属、克雷白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志贺菌属、沙门菌属、真杆菌属、流感杆菌百日咳杆菌及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其他类杆菌

3.7 黏菌素药代动力学

黏菌黏菌素口服很少吸收皮肤创面也不易吸收。肌内注射后血药浓度也较低。成人肌内注射黏菌素甲烷磺酸盐,2h后达血药峰浓度。儿童单剂肌内注射黏菌素甲烷磺酸盐2.5mg/kg,1~2h后达血药峰浓度,约为5~7mg/L。药物吸收后在肝、脑、心、肌肉和肺组织中有一定的分布(在肺、肾、肝及脑组织中的浓度比多黏菌素B高),黏菌素分子量相对较大,不易渗入胸腔关节腔感染灶内,也难以透入脑脊液中。黏菌素蛋白结合率较低。成人消除半衰期约为6h,儿童消除半衰期约为1.6~2.7h;肾功能不全时,半衰期可延长。药物在体内代谢缓慢,主要经肾脏排泄,肾排泄率可达60%。但给药后12h内仅有0.1%经尿液排出,随后才逐渐增加。连续给药会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连续给药尿药浓度可达20~100mg/L)。黏菌素不经胆汁排泄,未排泄药物在体内缓慢灭活。因黏菌素分子量较大,腹膜透析血液透析难以消除药物

3.8 黏菌素适应

1.适用于治疗对其他抗生素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其他革兰阴性杆菌变形杆菌除外)引起的严重感染。如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铜绿色假单胞菌脑膜炎大肠杆菌肠炎泌尿道感染等。

2.口服用于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缺乏者的细菌感染预防。

3.口服还可用于肠道手术前准备,以抑制肠道菌群。

4.外用于烧伤外伤引起的铜绿假单胞菌局部感染和耳、眼等部位敏感菌所致感染

3.9 黏菌素禁忌

尚不明确。

3.10 注意事项

1.(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长期用药时应监测尿常规及肾功能

3.11 黏菌素不良反应

1.肾毒性黏菌素最突出和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22.2%(发生率比多黏菌素B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最明显,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毒性进一步加重时可出现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直至急性肾小管坏死,但停药常可恢复。肾毒性一般发生在用药后4天内,有时停药后肾损害仍能继续加重。

2.神经毒性:轻者表现为头晕、面部麻木和周围神经炎,严重时出现意识混乱、昏迷共济失调等。也可出现可逆性神经肌肉阻滞,症状发生迅速且无先兆。神经毒性发生时间与肾毒性相似,停药后可消失。

3.过敏反应:少数患者用药后可出现瘙痒、皮疹和药物热等过敏症状,气溶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痉挛。

4.胃肠道反应:口服黏菌素后可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5.局部反应:肌内或静脉给药时可致注射部位疼痛、硬结,严重者可致血栓性静脉炎

6.其他:用药后偶诱发白细胞减少和肝毒性

3.12 黏菌素的用法用量

1.(1)口服给药:每天100万~150万U,分2~3次服用;重症时剂量可加倍;(2)肌内注射:黏菌素硫酸盐,每天100万~150万U;(3)静脉滴注:黏菌素硫酸盐,每天100万~150万单位;(4)鞘内给药:每天1次,每次5mg,共3~4天;以后每次5mg,隔日1次。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5)局部给药:1万~5万U/ml,用氯化钠注射剂溶解,涂于患处;(6)肾功能不全时剂量黏菌素的肾毒性剂量相关,因此,应根据肌酐清除率或血中肌酐水平提示的肾功能情况来调整剂量。①肌酐清除率正常或>正常80%,每天2.5~3mg/kg;②肌酐清除率为正常80%至>正常30%,第1天2.5mg/kg,以后每天1~1.5mg/kg;③肌酐清除率<正常30%,第1天2.5mg/kg,以后每2~3天1~1.5mg/kg;④无尿时,第1天2.5mg/kg,以后每5~7天1mg/kg。

2.儿童:(1)口服给药:每天量2万~3万U/kg,分2~3次服用。(2)肌内注射:多黏菌素E硫酸盐,每天2万~3万U/kg;(3)静脉滴注:多黏菌素E硫酸盐,每天2万~3万U/kg;(4)鞘内给药:①对2岁以上儿童:每天1次,每次5mg,共3~4天,以后每次5mg,隔日1次。以上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②对2岁以下儿童:每次2mg,每天1次,共3~4天;或2.5mg,隔日1次。以上至少维持到脑脊液培养转阴,糖含量恢复正常2周后;(5)局部给药:1万~5万u/ml,用氯化钠注射剂溶解,涂于患处。

3.13 药物相互作用

1.黏菌素利福平合用呈协同抗菌作用

2.黏菌素磺胺类药和(或)TMP联合应用,可增强黏菌素大肠杆菌、肠杆菌属、肺炎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敏感菌的抗菌作用。且联用时对耐黏菌素的沙雷菌属、变形杆菌属也呈协同抗菌作用

3.黏菌素与能酸化尿液药物合用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4.黏菌素低浓度时能促进四环素透过真菌细胞膜抑制其蛋白合成。

5.黏菌素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甲氧西西林等同用可增加肾毒性

6.黏菌素头孢噻吩同用易发生毒性

7.黏菌素与箭毒、肌肉松弛剂和麻醉药同用可增强其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3.14 专家点评

黏菌素为慢效杀菌剂,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细菌均有杀菌作用黏菌素抗菌谱与多黏菌素B相似,但抗菌活性稍弱于后者。

4 黏菌素中毒

[1]

多黏菌素类抗生素有A、B、C、D、E五种成分,其中多黏菌素B阿罗多黏)和多黏菌素E,应用于临床,因其对肾脏神经系统毒性,即使应用治疗剂量也可发生,很少全身用药。对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口服不吸收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给药,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主要应用于创面、尿路以及眼、耳、气管部位的感染。应用<3mg/(kg·d)即可发生毒性,>3~4mg/(kg·d)即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急性肾衰竭常用量肌肉注射每天2.5~3mg/kg,分次给药。每4~6h用药1次;静脉滴注每天1.5~2.5mg/kg,分2次,每12h 1次,缓慢滴注。

4.1 临床表现

1.肾毒性: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甚至发生急性肾衰竭肾小管坏死时出现低血钾、低血钠、低血钙、低血氯等电解质紊乱,停药1~2周肾脏损害可继续发展。

2.神经系统毒性发生率为7%,肾损发生率可高达80%。在用药开始或每次给药后出现眩晕、软弱、嗜睡皮肤感觉异常或感觉过敏手足麻木舌麻眼花复视眼球震颤、步伐不稳、共济失调等;尚可发生剂量有关的、无先兆的呼吸麻痹。少数患者应用中发生耳蜗神经损害,引起耳聋

3.鞘内注射超过10mg可引起明显的脑膜刺激症状头痛颈强直呕吐发热脑脊液中可见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严重者下肢瘫痪、二便失禁、抽搐等。

4.静脉给药可发生静脉炎

5.偶见暂时性白细胞减少、肝脏毒性和二重感染

6.有皮疹、药物热等反应发生的报道,偶有发生过敏性休克。曾报道1例严重哮喘患者雾化吸入本药支气管扩张剂时哮喘发作加重,导致呼吸衰竭

4.2 治疗要点

1.本药过量无特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2.如果出现呼吸麻痹,立即予以人工呼吸,用10%葡萄糖酸钙10~20ml加入50%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用新斯的明无效。

3.透析疗法不能清除本类药物,当发生急性肾衰竭时,可予透析治疗。

4.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予以相应治疗。

5 参考资料

  1. ^ [1] 张彧主编.急性中毒[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202-203.
编辑:wangyuan、fengchuile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