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鹤虱 2009年01月12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南鹤虱

南鹤虱

Pructus Carotae

(英)Wild Carrot Fruit

别名 虱子草、野胡萝卜子。

来源 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果实。

植物形态 二年生草本,高15~120cm,全株有粗硬毛。基生叶长圆形,2~3回羽状分裂,最终裂片线形至披针形,长2~14mm,宽0.4~2mm。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花梗长10~60cm;总苞片多数,羽状分理解;伞幅多数;小总苞片5~7,线形;花梗15~25;花白色,在小伞形花序中心的花呈紫色。双悬果卵圆形,棱有狭翅,翅上密生短钩刺。花期5~7月,果期7~8月。

生于山野草丛中。主产江苏、河南、湖北、浙江。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果实为双悬果,椭圆形,多裂为分果。分果长3~4mm,宽1.5~2.5mm;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先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条突起的棱线,沿棱线密生1列黄白色的钩刺,刺长约1.5mm,棱线间的凹下处散生短柔毛。体轻。搓碎时有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化学成分 含细辛醚、细辛醛、没药烯(disaabolene)、胡萝卜醇、胡萝卜烯醇、巴豆酸(tiglic acid)、牦牛儿醇(eraniol)等。

性味 性平,味苦、辛。

功能主治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 、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药典标准

中药名称

南鹤虱

拼音名

Nanheshi

英文名

FRUCTUS CAROTAE

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罗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秋季果实成熟时割 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性状

本品为双悬果,呈椭圆形,多裂为分果。
  分果长3~4mm,宽1.5~2.5mm。
   表面淡绿棕色或棕黄色,顶端有花柱残基,基部钝圆,背面隆起,具4 条窄翅状次棱, 翅上密生1 列黄白色钩刺,刺长约1.5mm ,次棱间的凹下处有不明显的主棱,其上散生 短柔毛,接合面平坦,有3 条脉纹,上具柔毛。
  种仁类白色,有油性。
  体轻。
  搓碎时有 特异香气,味微辛、苦。

鉴别

本品分果横切面:外界皮细胞1 列,主棱处有分化成单细胞的非腺毛,毛长86~390μm。
  中果皮有大型油管,在次棱基部各1 个,接合面2 个,扁长圆形,直径50~120μm,内含黄棕色油滴;主棱内侧有细小维管束。
  内果皮为1 列扁平薄壁细胞。
  种皮细胞含红棕色物质。
  胚乳丰富,薄壁细胞多角形,壁稍厚,含脂肪油及糊粉粒,糊粉粒中含有细小草酸钙簇晶。

性味与归经

苦、辛,平;有小毒。
  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杀虫消积。
  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用法与用量

3~9g 。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