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药

民族医学 民族药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ín zú yào

2 英文参考

ethnodrug[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民族药为少数民族医学所采用的药物,如藏药、蒙药等[1]

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与疾病抗争,维系民族生存繁衍的过程中,以各自的生活环境自然资源,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等为根基,创立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医药体系。我们少数民族使用的,以本民族传统医药理论和实践为指导的药物,称为民族药

民族药是各兄弟民族在长期历史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中发现和使用的药物,是经过反复实践积累起来防病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中国医药学宝库的组成部分。各兄弟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医药经验,有的还形成了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如藏医藏药、蒙医蒙药、维医维药、傣医傣药等。民族药大多是取材于本民族居住地区的天然药物,如虫草、雪莲、芦荟马钱子血竭等;也有一些民族由于历史上与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交往和交流,使用一些交叉的或进口的药物,但都具有其民族特点,如诃子在汉族并非常用药,而在藏药和蒙药中则是最常用的,功用很广。据统计,全国民族药在3500种以上。

民族药发源于少数民族地区,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传统。据初步统计,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自己的药物,其中有独立的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建国以来,由于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民族药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出版了一批全国和地区性民族药专著。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民族药已达3700多种。

中国民族药志》是在全面调查,收集我国少数民族所用药物的基础上选编而成的民族药的荟萃,已出版的第1卷收载了39个民族的135种药物,基原种511个:第2卷收载35个民族的120种药物,基原种425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77年版收载了11个民族的士32种药物。1985和平共处1990年版各收载了4个民族的12种药物,其中藏药有土木香总状土木香小叶莲鬼臼),毛诃子余甘子:蒙药有广枣冬葵果草乌叶等藏药,蒙药共用的有沙棘:维药有菊苣毛菊苣黑种草:傣药有亚乎奴等。

中药大辞典》包含的民族药有藏药404种,傣药400种,蒙药323种,彝药324种和畲药200种。

参见《藏药标准》、《蒙医本草图鉴》:

《藏药标准》为民族药学专著[2]。西藏卫生局等编[2]。全书分3册,第三册待出版[2]。第一、二册合编[2]。共收药物174种,方剂290个[2]药物部分记载药物性状、鉴别、炮制性味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注意事项及贮藏等内容[2]方剂部分介绍方剂组成、制法、性状、标准检查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规格贮藏[2]。有藏汉两种文版[2]。1979年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

《蒙医本草图鉴》又名《蒙药正典》[3]。蒙药书[3]。占布拉道尔吉用藏文撰于19世纪[3]。载药879种[3]。按药物性能分为8部24类[3]。重点论述每种药物的产地、形态性味功能、主治、药用部分、采集时间及炮制[3]。附药物图谱576幅[3]。1988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将书名改为《无误蒙药鉴[3]

4 相关药品

阿拉坦五味丸、巴特日七味丸白脉软膏百癣夏塔热片冰黄肤乐软膏、藏茵陈胶囊、藏茵陈片、草果四味汤散、 调经养颜胶囊独一味胶囊独一味片独一味软胶囊饿求齐胶囊二十味肉豆蔻丸二十五味大汤丸二十五味鬼臼丸二十五味珊瑚丸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珍珠丸风湿二十五味丸肤舒止痒膏茯蚁参酒复方金凤搽剂复方木尼孜其颗粒、 复方伸筋胶囊复方血藤药酒甘露酥油丸隔山消积颗粒、 嗨诺惰秋齐胶囊、寒喘祖帕颗粒红花清肝十三味丸虎杖伤痛酊黄花杜鹃油滴丸藿香万应散、吉祥安坤丸、洁白胶囊洁白丸金果榄凝胶金红止痛消肿酊筋骨伤喷雾剂九味痔疮胶囊抗妇炎胶囊良姜胃疡胶囊疗痔胶囊流感丸六味安消胶囊六味安消散六味能消胶囊六味能消丸绿及咳喘颗粒、那如三味丸、暖宫七味散、 暖宫七味丸诺迪康胶囊平痔胶囊七生力片七十味珍珠丸七味红花殊胜丸七味胃痛胶囊青鹏膏剂清肤止痒酊清感九味丸清热八味散清心沉香八味散清心沉香八味丸仁青芒觉肉蔻五味丸如意珍宝丸伤痛克酊十味蒂达胶囊、十味诃子散、十味诃子丸十味龙胆花胶囊十味龙胆花颗粒十味乳香胶囊十味乳香丸石榴健胃石榴健胃胶囊石榴健胃散石榴健胃丸双姜胃痛丸通滞苏润江胶囊透骨灵橡胶膏、外用溃疡散五味麝香丸西帕依固龈液消痛贴膏心胃止痛胶囊雪山金罗汉止痛涂膜剂、炎消迪娜儿糖浆、养心达瓦依米西克蜜膏益心巴迪然吉布亚颗粒扎冲十三味丸珍宝丸智托洁白丸壮腰健身丸、 祖卡木胶囊、祖卡木颗粒坐珠达西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9.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62.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18.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