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附睾炎

泌尿系统疾病 附睾炎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màn xìng fù gāo yán

2 英文参考

chronic epididymitis[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附睾炎(epididymitis)多见于青壮年[1]。常由泌尿系感染逆行蔓延到附睾引起[1]淋巴和血行途径感染少见[1]。在导尿、尿道扩张、长期留置尿管、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时有发生[1]附睾炎按病程可分为急性附睾炎慢性附睾炎,多为单侧发病[1]病原菌常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1]

4 附睾炎病因

急性附睾炎多由泌尿系、前列腺炎精囊炎沿输精管蔓延到附睾所致,血运感染较少见。经尿道器械操作、频繁导尿、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尿管等均易引起附睾炎

尽管阴囊外伤无菌尿从尿道输精管反流偶可引起附睾炎症,但是绝大多数病人主要是由病原体感染所致。国外有研究认为,35岁以前的附睾睾丸炎多在性交后感染沙眼衣原衣原体和(或)淋球菌病原体导致,而35岁以上的附睾睾丸炎则多由非性传播的革兰阴性肠道杆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所致。但是同性恋的男性也可在肛交后发生肠道杆菌导致的附睾睾丸炎

一般认为病原体进入尿路导致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由此穿过淋巴系统或经输精管直接侵入附睾睾丸。另外,扁桃体炎牙齿感染全身感染致病菌进入血流也可导致附睾炎发生。如果近期行器械操作如尿道扩张术,或曾留置尿管,则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感染是更常见的原因。幼儿附睾炎反复发作提示尿路可能存在解剖异常,从而使尿液进入精囊所致。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进步,约80%的附睾炎可以找到病因,但仍有20%的附睾炎病例病因不明,有人认为过敏及免疫因素在其中发挥一定作用

急性附睾炎治疗不彻底可转为慢性附睾炎

5 附睾炎的发病机

附睾炎早期是一种蜂窝织炎,一般在输精管开始再延伸至附睾尾部。在急性期,附睾肿胀高低不平。感染一般从附睾尾延至附睾头。此时如切开附睾可见小脓肿,鞘膜分泌液可呈脓状。精索变厚,睾丸的肿胀是继发于被动充血,极少数病例睾丸同时发生炎症

早期组织学水肿及中性白细胞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以后即出现脓肿感染后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管周围的纤维化可使管腔阻塞。如为双侧附睾炎,可发生男性不育症

6 慢性附睾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附睾炎较多见,部分病人因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而转为慢性,但多数病人并无明确的急性期,炎症多继发于慢性前列腺炎损伤。病人常感患侧阴囊隐痛、胀坠感,疼痛常牵扯到下腹部及同侧腹股沟,有时可合并有继发性鞘膜积液检查附睾常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变硬,有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可增粗。

7 慢性附睾炎的诊断

慢性附睾炎附睾常为均匀性肿大、质硬,有压痛。慢性附睾炎与典型的附睾结核鉴别常无困难,附睾结核有较大的硬块、表面不平、无压痛,结节 多在附睾尾部,但与无皮肤粘连、无瘘道形成、无串珠状输精管改变的附睾结核仅凭体检则不易鉴别。慢性附睾炎尚须与阴囊丝虫病相鉴别,后者是由丝虫侵犯精索淋巴管,继发精索炎或附睾周围炎,形成的硬结位于附睾输精管周围。

7.1 临床症状

患侧阴囊坠胀,不适[1]

7.2 体征

附睾局部硬结,与睾丸界限清楚,有轻度压痛。需要附睾结核等疾病鉴别[1]

7.3 辅助检查

7.3.1 血常规

急性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1]

7.3.2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附睾肿大。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与睾丸扭转鉴别[1]

8 慢性附睾炎的治疗

慢性附睾炎常和慢性前列腺炎同时存在,所以,一般治疗措施与慢性前列腺炎相同,治疗前列腺炎的同时可使慢性附睾炎症状缓解,附睾炎愈合后遗留附睾硬结,有时可造成病人的思想负担,手术切除后不一定都能缓解症状,因此,一般不作除睾切除术。因双侧附睾炎精子输出受阻的男性不育症,行输精管附睾梗阻部位近端吻合,虽能部分解精子引流问题,但术后受孕率不高。

(1)采用热敷、理疗[1]

(2)急性发作时可使用抗菌药物[1]

(3)慢性附睾炎久治不愈,疼痛不能缓解者可考虑行附睾切除[1]

9 参考资料

  1. ^ [1]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49-250.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慢性附睾炎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慢性附睾炎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慢性附睾炎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