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监护

医疗技术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lú nèi yā jiān hù

2 英文参考

ICP

monitor intracranial pressure monitor

3 注解

5 适应

1.重型颅脑伤患者

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3.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

4.某些择期开颅术患者

5.其他需要解颅内压动态变化的神经外科患者

6 方法及内容

6.1 脑室内压监护

通常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法。在冠状缝前或发际内2cm、正中矢状线旁2.5cm交点,用颅锥或颅钻钻孔,达硬脑膜。以穿刺针经颅骨孔刺入,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后下方,对准两侧外耳道连线,刺入5-6cm即可。见脑脊液流出,证明进入侧脑室前角。将硅胶管经导针置入侧脑室内。将硅胶管另一端连接引流瓶,直接测出颅内压,或连接于传感器,利用脑脊液作为传感物质,输入压力监护仪,经示波器显示颅内压或经记录仪描记打印出颅内压。

6.2 脑膜下压监护

颅骨钻孔并切开硬脑膜,将压力传感器置于硬脑膜下腔,经导线与压力监护仪装置相连接即可记录颅内压。

6.3 脑膜外压监护

与硬脑膜下压监护不同的是压力传感器置于硬脑膜外腔。

6.4 遥测监护法

将传感器完全置于颅内,经遥测技术监护患者的颅内压。因头部无导管或外接线路,患者可自由恬动。但临床很少采用,因为颅内压监护主要用于危重神经外科患者

6.5 光纤颅内压监测

将柔细的光纤颅内压探头(直径仅1.5mm,长3mm)直接放置在硬脑膜外、硬脑膜下、脑实质内或脑室内,经光导纤维传至颅外压力监护仪,能准确动态监测患者的颅内压。由于该系统操作简单、损伤少、性能稳定,是目前国际上最理想颅内压监护装置。

7 注意事项

1.装卸监护装置需要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尤其是经液体传导脑室内压监护的导管、接管、三通开关、储液瓶等必须严格消毒

2.脑室内或硬脑膜下压监护时间一般不超过1周,以免发生感染

3.颅内压监护期间,要保持接头的连接紧密和管道通畅。要注意由于导管损坏、导管折叠受压、脑脊液渗漏、监护仪零点漂移等因素所致的误差

4.护士应定时观察颅内压变化,若颅内压超过2.66kPa或反复出现“高原”波(A波),应及时报告医师

5.光纤颅压探头不能直接放置在减压皮瓣下方,以免造成颅内压波动不准。应放置在骨窗周围骨缘下方。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