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针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刺法灸法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kǒu zhēn fǎ

2 概述

针刺口腔特定穴位治疗疾病的方法,叫口针法。具有疏通经络、协调阴阳作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

3 口针穴位

口腔经脉具有密切的联系,十二经脉及冲、任、督、阴跷、阳跷等奇经八脉都直接或间接地分布口腔。根据它们的循行方向,可将口腔划分为12个区域(见图)。

1.左上肢区域:在上颌左侧,齿龈、粘膜及口腔前庭粘膜处。

2.右上肢区域:在上颌右则,与左上肢区域对应。

3.左下肢区域:在下颌左侧,与左上肢区域相对应。

4.右下肢区域:在下颌右侧,与右上肢区域相对应。

5.生殖泌尿区域:在上腭(包括软腭硬腭)。

6.头部区域:在下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7.腰部区域:在上唇系带周围及口腔前庭粘膜组织上。

8.眼及血压区域:在上颌两侧,一、二双尖牙上方粘膜处。

9.皮肤区域:在左右口角处。

10.神经区域:分布广,且较分散,约在上下唇上及上下颌连接处粘膜皱壁上。

11. 消化区域:在舌下腔内。

12. 脏腑区域:在舌下腔内。每个区域又有若干个穴位

4 器械

26~35号,15~90mm长毫针

5 操作方法

患者坐位,张口,直刺斜刺,不捻针、不行针留针20~30分钟。口针针感一般不明显,如出现明显针感应重新进针。针后令患者漱口。

6 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临床各科常见病(详见各穴主治)。尤其在中风偏瘫中风失语、坐内神经痛等病证的治疗上效果显著。

7 注意事项

(1)针具及术者手指必须严格消毒

(2)如患者出现头晕眩、恶心欲吐等晕针现象时,应立即起针,及时处理。

(3)孕妇慎用,传染病患者禁用。

(4)起针后应用干棉球压迫片刻,以防出血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