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农本草经
概述:《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中药著作,约成书于西汉以前。在药物理论方面,书中提出了药有君臣佐使,阴阳配合,四气五味,七情和合等药物学理论。并介绍了每种药物的别名、性味、生长环境及主治功用和宜忌等。而流传较广的为清·孙星衍等氏辑本、清·顾观光辑本及日本·森立之辑本(后三种辑本1949年后均予重印)。
-
卷柏
拼音名:JuǎnBǎi拉丁名:HerbaSelagine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spikemoss(《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长生草、九死还魂草、万年松、回阳草、佛手草、老虎爪。中叶(腹叶)两行,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斜向或直向上排列,叶缘膜质,有不整齐的细锯齿或全缘;性味与归经:辛,平。
-
三品
药物分类法·三品:三品为《神农本草经》对药物的分类法。用量用法:先用呋喃西林棉球清洗宫颈、阴道,用双氧水、酒精分别擦洗宫颈管、宫颈阴道部后,贴敷"三品"饼于宫颈阴道部或插置"三品"杆于宫颈管。2.避免在月经期或经后1~上药后可服绿豆汤或土茯苓、金银花、紫花地丁、生甘草等清凉解毒药物,以预防和减轻反应。
-
杜仲
雌花子房狭长,单生于新枝基部;入肝、肾经。化学成分:杜仲树皮含杜仲胶,足反式异戊二烯聚合的橡胶类物质,还有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松脂醇二葡萄糖苷(Pinoresinoldiglucoside)愈创木酚基甘油、橄榄树脂素等及其糖苷、去氢栀子苷、杜仲多糖、桃叶珊瑚苷、绿原酸、山柰酚、氨基酸等。功能与主治:补肝肾,强筋骨,安胎。
-
肉螺
肉螺为病证名。见《医学衷中参西录·医方》。指眼生翳膜积厚如螺者。见《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片状薄膜,通常伴有血丝,从白睛发出,侵向黑睛,甚至遮盖瞳神,影响视力。一般以血丝疏密和红赤的浓淡不同,又有赤膜和白膜之分。
-
戎盐
概述:戎盐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即《中药志》记载的大青盐的别名。来源及产地:卤化物类矿物石盐Halite的结晶。主产青海。性味归经:咸,寒。入心、肾经。功能主治:功在凉血,明目。1.治尿血,吐血,齿舌出血。入煎剂溶化服,0.9~2.治目赤肿痛,风眼烂弦,以溶液点眼;使用注意:肾脏病患者忌服。
-
目珠痛
目珠痛为症状名。见《赤水玄珠》卷三。目痛一般日间痛属阳,夜间痛属阴。见《神农本草经》卷三。隐隐而痛,时作时止,为阴虚火动痛如针刺,持续无间,为火邪有余。赤痛而多分泌物,眵泪胶黏,为风热壅盛。二便不利,目赤痛甚为实火内燔。痛而拒按,喜冷敷为实;痛而喜按,热烫则舒为虚。痛连颞颥者,乃足少阳经受邪。
-
金疡
《周礼·天官》分疡医为肿疡、溃疡、金疡、折疡者。见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肺经燥热证:金疳·肺经燥热证(metalganwithpatternofdryness-heatinlungchannel)是指肺经燥热,以自觉涩痛畏光,泪热眵结,白睛上泡样颗粒隆起,其周赤脉粗大,全身伴有口渴鼻干,便秘溲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为常见症的金疳证候。
-
莫枚士
莫枚士清末文学家、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同治九年(1870年)中举人,后两次试于礼部不第,改习医学。因早年习经史,于小学颇有研究,习医后,致力于古医籍校疏,以经解经,或从文字训诂学解释医药术语,以示博学多闻。撰《研经言》四卷、《经方例释》三卷、《神农本草经校注》三卷。
-
膜
膜状组织·膜:膜指体内形如薄皮的膜状组织。如耳膜、筋膜等。《黄帝内经素问·疟论》:“横连膜原也。”如赤膜下垂、白膜侵睛等即是。凡膜薄色淡,尚未掩及瞳神者为轻证,膜厚色赤,掩及瞳神者危害较重。以血丝疏密和红赤的浓淡不同,可分为赤膜和白膜。膜的辨证分型:白睛、黑睛生膜皆由肺肝火盛而起。
-
苦瓠灸
苦瓠灸为隔物灸之一。《普济方》:“治悬痈……须得秋葫芦在架上而苦者,切皮片置疮上,灸二七壮。”秋葫芦即苦葫芦,《神农本草经》名苦瓠,故《串雅外编》称“苦瓠灸”。
-
空腹服
空腹服(administeredatemptystomach)是指早晨未进食前服药。又称平旦服。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宜空腹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
巨胜
概述:巨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为《三元延寿书》记载的黑芝麻之别名。性味归经:甘,平。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耳鸣,头痛,血虚风痹麻木,肠燥便秘,须发早白,病后脱发,妇人乳少。《周易参同契》:“巨胜尚延年。”据现代药理与临床研究,本品富含具有延缓衰老作用的维生素E、亚油酸等,为养生益寿的佳品。
-
经汁血
经汁血名词。出《神农本草经》。即月经。详该条。
-
经方
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分列记载了医经和经方,是在说明中医学在汉代已经形成各具特点的两大医学体系,已明确指明经方是独具特点的医学体系,其概念和特点是:“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
-
目痛
目痛的辨证分型:《证治准绳·杂病》认为:“目痛有二,一谓目眦白眼痛,一谓目珠黑眼痛。外障眼病引起的目涩痛、灼痛、碜痛、刺痛,多属阳;胞睑赤痛肿硬,伴大便燥结,多属阳明实火;隐隐胀痛,多为阴精不足,阳亢于上;眼珠深部疼痛,多为肝郁气滞,或阴虚火旺。二便不利,目赤痛甚为实火内燔。
-
金伤
出《五十二病方》,为所论“诸伤”之一种。《周礼·天官》名金疡。若重者则伤口深而筋断、骨折,疼痛剧烈,出血不止,或因出血过多而面目苍白、头晕眼黑,脉芤微细,引致虚脱者。伤重者:应立即急救止血,或施清创缝合,若失血过多而休克者,宜速抢救,或输血补液,内服益气养血之剂。
-
红障
概述:红障为病证名。指翳膜之色红赤者。症状:《审视瑶函》卷三:“大抵红障凹凸,怕如血积肉堆。”见《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片状薄膜,通常伴有血丝,从白睛发出,侵向黑睛,甚至遮盖瞳神,影响视力。一般以血丝疏密和红赤的浓淡不同,又有赤膜和白膜之分。
-
红膜
《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红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眼生膜障,其血丝红赤稠密者为赤膜。红膜的治疗:临床上宜审证求因,辩证用药。治宜行气活血清热,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见《神农本草经》卷二。是指从白睛或黑睛边缘起薄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方向蔓延的表现。
-
顾观光
顾观光晚清医家。字尚之,又名漱泉。江苏金山人。世医出身。初为太学生,博通经史百家、天文历算,屡试不第,遂弃儒承家学。致力于本草学研究,博览古医籍,搜采散见各书中之《本草经》佚文,重辑《神农本草经》,对整理和继承古代本草学有一定贡献。
-
方剂配伍
概述:方剂配伍为方剂学术语。而配伍的宜忌,则有相须、相使、相反、相畏四种情况。《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谓君”。臣药:臣药为方剂配偶中协助君药(主药)或加强君药功效的药物。使药:使药为方剂中具有调和诸药作用,或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的统称。分调和药、引经药等。如乌头反半夏。
-
单行
概述:单行(drugusedsingly)为药物配伍的七情之一。出《神农本草经》。指药物单独发挥作用,以起应有的效能。又称独行。如甘草汤、独参汤等。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杀、相反(《神农本草经》)。
-
大药
概述:大药:1.道家对内丹和外丹的总称;内丹炼成,也称金丹大药。别名:苦桔梗、玉桔梗、大药来源及产地: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痞闷,肺痈咳吐脓血。
-
赤膜
概述:赤膜(redmembrane)为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赤膜的治疗:临床上宜审证求因,辩证用药。《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白睛红膜红伞纸者,此气滞血凝热证。”治宜行气活血清热,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见《神农本草经》卷二。是指从白睛或黑睛边缘起薄膜一片,或白或赤,渐渐向黑睛中央方向蔓延的表现。
-
百节
概述:百节:1.全身关节的泛称;2.中药马陆别名。《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马陆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千脚虫、大草鞋虫。来源及产地:圆马陆科动物约安巨马陆Prospirobolusjoannsi(Brolemann)或其他马陆类动物的全虫。功能主治:破积,解毒。1.治癥瘕,痞结。
-
白膜
中医·白膜:白膜为病证名。在说明电离射线的生物学作用时,对吸收的能量引起了什么样的生物学变化,德绍尔(F.Dessauer1923)注意到放射能开始并不是同样地给予生物体,而是沿着电离粒子的径迹不连续的给予的,由此他推测产生只限于热转换的点状位置。在生物学中引入量子理论是这个学说起了很大的作用。
-
禹余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性味归经:禹余粮味甘、涩,性寒;禹余粮的功效与主治:禹余粮具有涩肠,止血,止带的功效,治虚寒久泻、久痢,便血,崩漏,带下。禹余粮治大风疠疾(眉发脱落,遍身顽痹):用禹余粮二斤、白矾一斤、青盐一斤,共研细,装在罐子里,封牢,周围用炭火煅烧自晨至晚约十二小时。
-
阳起石
概述:阳起石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羊起名、白石、石生。性味归经:咸,温。功能主治:功在温肾壮阳。治肾阳虚衰,阳痿,遗精,早泄,子宫虚寒,不孕,腰膝冷痹。1、丹毒肿痒。2、滑精(元气虚寒,精滑不禁,手足常冷,大便溏泄)。3、阳萎阴汗。化学成分:本品含氧化铁、氧化钙、氧化镁、氧化硅等。
-
王瓜
王瓜概述:王瓜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雹瓜,马瓟瓜、苦瓜莲、吊瓜、土瓜。性味归经:苦,寒。入心、肾经。功能主治:清热,生津,通乳。1、小儿发黄。用王瓜根捣汁,清晨温服一小升,午刻黄水从小便排出。6、月经不利(小腹胀痛、带下或一月两次月经)。用王瓜烧存性,取一钱加枣肉、平胃散二钱,酒送下。
-
云雾草
松萝科植物长松萝或破茎松萝的丝状体·云雾草:云雾草为中药名,出自《陕西中草药》,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松萝之别名。性味:苦、甘,平。1.治痰热温疟,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咳嗽痰多,风湿痹痛,头痛,目赤翳膜,蛔虫病,血吸虫病。松萝酸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
-
猪苓
概述:猪苓猪苓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猪苓具有利尿渗湿的功效,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淋浊,带下。猪苓含孔菌甾酮、α-羟基二十四碳酸、麦角甾醇、生物素、水溶性多聚糖(猪苓聚糖)。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
-
乳难
概述:乳难:1.难产;见《针灸甲乙经》。乳难出《神农本草经》滑石、贝母、泽泻等条。据《脉经》乳作产解,则乳难当为产难、难产之意。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乳难:乳难指乳汁分泌不足或乳汁不下。
-
芫花
药鱼草、头痛花、老鼠花、癞头花、棉花条、芫条花、银腰带。茎略带紫褐色,幼时有柔毛。治水肿胀满,臌胀,痰饮胸水,咳逆上气,痛引胸肋,瘴疟,精神病。化学成分:芫花含芫花素、羟基芫花素、芹菜素、苯甲酸及谷甾醇等。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稀乙醇作溶剂,不得少于20%。
-
辛夷
拉丁名:FlosMagnoli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biondmagnoliaflower-bud(《中医药学名词(2004)》)YulanMagnoliaFlowerBud别名:木笔花、望春花、玉兰花。性味归经:辛夷味辛,性温;花被片10~13μm,基部细胞短粗膨大,细胞壁极度增厚似石细胞。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鼻鼽,鼻渊。10g,包煎。
-
茵陈
概述:茵陈茵陈为中药名,出《本草经集注》。入肝、胆、脾经。茵陈蒿含蒿属香豆素(Scoparone),α-对羟苯氧基-6-甲氧基-5,7-二羟基色酮,绿原酸,脂肪油,挥发油等;4层,卵形,苞片3裂;(2)取本品粉末0.5g,加50%甲醇20ml,超声处理30分钟,离心,取上清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用于黄疸尿少,湿温暑湿,湿疮瘙痒。
-
瞿麦
蒴果长筒形,4齿裂,有宿萼。瞿麦的功效与主治:瞿麦具有利尿通淋,破血通经的功效,用于热淋、血淋、石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增长经。瞿麦具有清热利水,破血通经的功效:瞿麦治小便赤涩,或癃闭不通,尿路结石,血淋,水肿,经闭,目赤障翳,痈肿:煎服,4.5~瞿麦鲜草含皂苷、少量生物碱及维生素A类物质。
-
败酱草
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PatriniavillosaJuss.的全草。地下茎细长,地上茎直立,密被白色倒生粗生或仅两侧各有1列倒生粗毛。茎生叶对生,卵形或长卵形,长4~败酱草的功效与主治:败酱草具有清热解毒,祛瘀排脓的功效,用于阑尾炎、痢疾、肠炎、肝炎、眼结膜炎、产后瘀血腹痛、痈肿疔疮。
-
地肤子
地肤子为眼科常用除湿止痒药,具有清热利水,止痒的功效:(1)用于眼睑皮肤湿烂生疮、睑眩赤烂、白睛黄浊、目痒等。本品能清利湿热且能止痒,可与白鲜皮、防风等同用。(2)用于益肾明目,常与熟地黄、菟丝子、覆盆子等同用,治疗肝肾亏虚、阴血不足之干涩昏花,视瞻昏渺、青盲等,如四物五子丸(《审视瑶函》)。
-
大枣
(2)取本品粉末2g,加石油醚(60~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药材溶液各10μl、上述两种对照品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一乙酸乙酯一冰醋酸(14:4: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用于脾虚食少,乏力便溏,妇人脏躁。
-
陈皮
陈皮为眼科常用理气药,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功效:(1)用于脾胃气滞,或脾失健运所致的小儿疳积上目,兼有腹胀满疼痛,泄泻,不思饮食等。化学成分:橘的外层果皮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为柠檬烯,还含橙皮苷、新橙皮苷、红橘素(Tangeretin)、米橘素(Citromitin)、5-去甲米橘素。性味与归经:苦、辛,温。
-
北五味子
北五味子概述:五味子为中药名,出自《医学入门》,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五味子之处方名。果肉味酸;治久嗽虚喘,消渴,津少口干,自汗,盗汗,遗精,久泻,瞳孔散大,健忘,失眠。五味子能增强机体对非特异性刺激的防御能力,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促进基础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汁分泌,五味子还可抗肿瘤,并可抑菌。
-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微温。C、芳樟醇氧化物、甲基丁香油酚等,还含莫罗忍冬苷(Morroniside)、7-甲基莫罗忍冬苷、当药苷、番木鳖苷、山茱萸裂苷、熊果酸、鞣质以及皂苷。浸出物:同药材含量测定:同药材,含马钱苷(C17H26010)不得少于0.60%。用于眩晕耳呜,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白及
概述:白及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拉丁名:RhizomaBletillae(拉)(《中医药学名词(2004)》)英文名:commonbletillarubber(《中医药学名词(2004)》)别名:白芨、白根、白鸡儿、地螺丝。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
藁本
概述:藁本为中药名,出《神农本草经》。性味归经:藁本味辛,性温;藁本的功效与主治:藁本具有祛风,胜湿,止痛的功效:藁本治风寒感冒,巅顶痛,偏头痛,风湿骨痛,寒湿腹痛,泄泻:煎服,3~本品辛温升散,善达巅顶,有止痛之功,常与川芎、白芷配伍,如神术散(《和剂局方》)。理论板数按阿魏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
-
射干
乌扇、扁竹根、开喉箭、剪刀草、蝴蝶花根、铁扁担、山蒲扇。性味归经:射干味苦,性寒,有小毒;入肺、肝经。射干具有泻火解毒,利咽消痰,祛瘀散结的功效:射干治咽喉肿痛,痰咳气喘,肝脾肿大,瘰疬结核,闭经,痈肿疮毒:煎服,3~外表皮黄褐色、棕褐色或黑褐色,皱缩,可见残留的须根和须根痕,有的可见环纹。
-
白薇
概述:白薇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1.治阴虚内热,病后余热不清,产后虚烦呕逆,风温灼热,肺热咳血,瘅疟,温疟。3.治乳痈。(2)用于漏睛、胞睑疮疡、风赤疮痍等。木纤维长160~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
-
白头翁
1.治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温疟,鼻衄,痔血,白带。原白头翁素具强烈刺激作用,在豚鼠试验中有抗组胺作用。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Ⅹ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用水饱和的正丁醇作溶剂,不得少于17.0%。含量测定: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D)测定。用于热毒血痢,阴痒带下。
-
白蔹
掌状复叶互生,小叶3~浆果球形或肾形,熟时蓝色或白色,有针孔状凹点。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散结,生肌止痛。2.治温疟,血痢,肠风,痔漏,赤白带下。运用:白蔹的果实名白蔹子,煎服亦治温疟,热结痈肿。化学成分:本品含鞣质和黏液质。性味与归经:苦,微寒。注意: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
巴戟天
概述:巴戟天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性味归经:辛、甘,微温。主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小便不禁,子宫虚冷,风寒湿痹。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XA)项下的冷浸法测定,不得少于50.0%。本品呈扁圆柱形短段或不规则块。用于阳痿遗精,宫冷不孕,月经不调,少腹冷痛,风湿痹痛,筋骨痿软。
-
甘遂
概述:甘遂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入脾、肺、肾经。主治水肿腹满,二便不通,胸胁积液,癥瘕积聚,痰迷癫痫,噎膈痞塞。经传统的炮制后,其中枢抑制及腹泻作用减弱,利尿活性可增强,巨大戟二萜醇酯有强烈的皮肤刺激性及促癌变作用。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风痰癫痫,痈肿疮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