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型头痛

神经内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ǐn zhāng xíng tóu tòng

2 疾病分类

神经内科

3 疾病概述

紧张型头痛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头痛类型,其发病与社会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精神因素、肌肉紧张、滥用止痛药物等有关。本病多发于成人,尤以女性多见,病程大多较长,可持续数十年,常反复发作,轻者仅在明显紧张或忧郁时才发生头痛,慢性者头痛可持续数天或数周。一般表现为双侧持续性枕部或额部钝痛,可扩展至整个头部,常有压迫沉重感或头周围紧箍感,尽管有时可有轻度头昏、视物模糊或耳鸣,但很少有恶心呕吐或全身不适。紧张、忧虑可诱发本病。

治疗:

1、心理治疗

针对不同的紧张型头痛病人应消除应激,解除焦虑忧郁情绪,告知病人疾病的功能性、可逆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行为治疗

行为治疗目前被单独或与药物治疗联合使用于复发性紧张型头痛控制,放松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紧张控制治疗是研究得最广泛的行为干预措施现有的实验对放松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在复发性紧张型头痛控制中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物理治疗:脊柱推拿术、按摩

4 疾病描述

紧张型头痛以往称紧张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是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压迫性头痛。约占头痛病人的40%,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5 症状体征

典型病例多在20岁左右起病,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两性均可患病,女性多见。特征是几乎每日双侧枕部非搏动性头痛,又称为慢性每日头痛。通常为持续性钝痛,像一条带子紧束头部或呈头周缩箍感、压迫感或沉重感,不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视力障碍等前驱症状。许多病人可伴有头昏失眠焦虑或抑郁等症状。或为较频繁发作的头痛头痛期间日常生活不受影响,可有疼痛部位肌肉触痛或压痛点,有时牵拉头发也有疼痛;经肩背肌肉有僵硬感,捏压时肌肉感觉舒适。传统让认为紧张型头痛偏头痛是不同的疾病,部分病例兼有两者的头痛特点,某些紧张型头痛患者可为搏动性头痛、一侧头痛或发作时伴呕吐。因此,将紧张型头痛偏头痛看成是代表一个临床疾病谱相对的两极可能更正确。

6 疾病病因

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肌肉或肌筋膜结构收缩或缺血,细胞内、外钾离子转运障碍,CNS单胺能递质慢性或间断性功能障碍等。紧张不是主要原因,曾认为与应激、紧张、抑郁等所致的持续性颈部及头皮肌肉收缩有关,但可能是继发现象。

7 诊断检查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排出颅颈部疾病如颈椎病、占位性病变和炎症性疾病等,通常可以确诊。国际头痛协会(1988)将TH分为两类,每类又分为两个洲型。诊断标准是:

1、发作性紧张型头痛

(1)至少有10次发作,头痛天数<180d/年(<15d/月);

(2)头痛持续30分钟至7小时;

(3)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

①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

②轻或中度;

③双侧性

④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

⑤无呕吐恶心,可有畏光或畏声,但不并存。本类包括伴颅周肌肉收缩和不伴颅周肌肉收缩两型(略)

2、慢性紧张型头痛

(1)6个月内平均头痛天数≥180d/年(≥15d/月);

(2)头痛至少有以下两项特点:

①压迫和(或)紧束感(非搏动性);

②轻或中度;

③双侧性

④行走楼梯或类似日常活动头痛不加重;

⑤无恶心,可有畏光或畏声。本类也包括伴颅周肌肉收缩和不伴颅周肌肉收缩两型(略)。应注意,如发性紧张型头痛发作次数未达到10次;慢性紧张型头痛发作时间尚不到6个月,均不符合紧张型头痛的诊断标准。

8 治疗方案

本病的许多治疗药物偏头痛用药相同。急性发作期用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非甾体抗炎药麦角胺或二氢麦角胺等有效。预防性治疗用阿米替林丙咪嗪或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如林或氯西汀)常有效,心得安对某些病例有用。失眠者可给予苯二氮桌类如地西泮10-20mg/d口服。选择性病例应用心理疗法、物理疗法和松驰术更有益处。

9 特别提示

面临高考的学生往往因自我增加学习时间更易患紧张型头痛

预防紧张型头痛的发作:

1、注意早晚保暖,注意早、中、晚衣服的增减。

2、饮食上要注意多食用酸甘养阴之物,如西红柿百合、青菜、草莓橘子等,忌食辛辣、油腻的食物。

3、调节情绪,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不要一天到晚埋头于书本,要多走出家门到户外进行锻炼,尽量缓解、放松情绪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紧张型头痛相关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紧张型头痛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