疥疮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病 中医学 中医皮肤科学 中医诊断学 寄生虫 皮肤科疾病 中医病名 寄生虫、昆虫及其他动物性皮肤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jiè chuāng

2 英文参考

scabie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疥疮(scabies[1])为病名[2]。是指由疥螨引起的传染性皮肤病[2]。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国外于1687年才使疥成为一有明确病因的疾病。我国早在隋朝已发现。建国后,由于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卫生条件改善,本病已少见[2]

4 疾病名称

疥疮

5 英文名称

scabies

6 别名

疥;疥螨病

7 分类

皮肤科 > 寄生虫、昆虫及其他动物性皮肤病 > 节肢动物所致皮肤

8 ICD号

B86

9 流行病学

国外于1687年才使疥成为一有明确病因的疾病。疥疮发生于各年龄组,无性别差异。可通过密切的肌肤接触而感染,通过性接触或家庭内部非性接触传播十分常见。患者身上的疥虫越多,传播的可能性越大。

疥疮曾在我国旧社会广泛流行,解放后已基本上被消灭,但近30余年,又复在各地流行。在世界其他国家有类似情况,据认为疥疮可有周期性流行,30年为一周期,在一次流行的末尾至下次流行的起始的间隔为15年。原因未明。可能系多种因素,如贫困、卫生条件、性关系混乱、错误的诊断、旅游交往增加、气候变化、人口增多、生态学情况以及免疫异常因素等,均可能成为疥疮流行的促发因素,原因甚为复杂。

疥疮由性关系传播在欧美是比较多的,在我国虽然说是可能的,但其他方式,如密切接触,家居拥挤,卫生条件差,集体生活居住条件差,车、船、旅馆的人群接触等也可传播

解放前,疥疮在我国流行。解放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医疗防治工作迅速开展与改善,到50年代,疥疮已基本消灭(除新疆外)但近20年来又逐渐流行,根据初步调查,新疆残余的疥疮从未间断,1969年长沙发现疥疮也是越南实习生传来的,1973年从港香传入广东。因此考虑新疆的再度流行可能是未消灭的疥疮再一次传播,我国的再度流行与世界的流行有关,即由越南传入。此次流行特点为来势凶猛,数年左右从南到北,从城市向农村和牧区蔓延。现在已传播全国。分布在南方各地如广东、广西、福建、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等地较多,北方除新疆外则较少。

中医亦称疥或疥疮,早在隋朝已发现,如《诸病源侯论》疥侯记载:“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甚至遍体。……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虫。”又如《医家金鉴》疥疮记载:“疥疮有干、湿、虫、砂、脓之分……凡疥先从手丫生起,遍周身,瘙痒无度”。(图1,2)

10 中医病因

多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接触传染而成[2]。《诸病源候论》卷五十:“疥疮多生于足指间,染渐生至于身体,痒有脓汁……其疮里有细虫,甚难见。”已分辨出疥虫为其病源体[2]

11 疥疮病因

疥疮是由人型疥螨寄生人体皮肤表层内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染,也可经衣物、内衣、毛巾间接传染,可在家庭或集体人群中流行。雌虫在离开人体后至少可存活数天,潜伏期约1个月左右,也可长达2个月。皮肤剧烈瘙痒,可能是人体对虫体所引起的获得敏感性所致。

疥螨俗称疥虫,是一种皮内寄生虫,种类很多。人的疥疮主要由人疥螨引起,疥虫分雌雄两种,雌虫约400μm长,肉眼刚可见到。成熟的雌虫为卵园形扁平体呈黄白色,它没有明确的头,但口突出体部前缘,常误认为头。它有四对足,各分5节,前2对末端有吸盘,后2对为长尾状硬毛。其腹部中央有产卵孔一个,躯干区的中央是肛门。雄虫比雌虫小一半,疥虫在温暖的皮肤上面爬行很快,1分钟走2.5cm。成熟雌虫在适当皮肤区,进入角质层藏在下面,用前两对爪凿遂道进入角质与颗粒层交界处,从该处细胞吸取营养

疥螨生活史为卵、幼虫若虫成虫四个阶段,成熟雌虫每开凿隧道0.5~5mm,在遂道数小时内排第一个卵,每天可产卵40~50个。产卵同时也排出粪便,产完卵即死在遂道的盲端。雌虫平均生存6~8周。

卵呈椭园形,色淡黄,壳很薄,约为雌虫体积的一半大小。卵在遂道中孵化3~4天后,形成幼虫,其形态成虫相似。只有三对足。它可在遂道内保持1天。然后皮肤表面移动,又很快凿遂道进入皮内,并在遂道中隐蔽和摄取食物,约3天多幼虫变为若虫若虫已有四对足,可分雌雄,此时雌雄若虫在夜间于表皮进行交配交配后雄虫大多死亡,雌性若虫交配2~20分钟钻入人的皮肤角质层内,不久即蜕皮变为成虫然后在体内进行卵细胞受精,经2~3天即在遂道内产卵,一边前进一边产卵,以后雌虫死在遂道内。从产生的卵到长大为成虫约7~10天。

疥螨的致病因素有2种,一是疥虫在皮肤角质层凿遂道所引起的皮肤机械性损害,二是疥虫分泌的毒素刺激使皮肤瘙痒。

疥疮主要是疥螨人体密切传染,还可通过衣服、内衣、毛巾而传播,雌虫在离开人体后至少可存活数天,潜伏期约1个月左右,也可长达2个月。皮肤剧烈瘙痒,可能是人体对虫体所引起的获得敏感性所致。

12 病机

疥疮的发病,迟发性变态反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疥疮感染期,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的检测略可反映B细胞活性,感染期间IgA明显降低,IgG和IgM水平明显升高,治疗后恢复正常。疥疮患者血清中IgE水平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患者治愈后,IgE水平随之降低。疥螨感染后所产生的IgE具有特异性,它与尘螨抗原无交叉性。

Hoefling用免疫荧光技术发现疥疮患者的真皮血管壁有IgM和C3沉积,似皮肤血管炎表现,而真皮连接处有颗粒状IgM、IgG沉积,似红斑狼疮表现,说明疥疮体液免疫成分。Neste等在疥疮患者血清中检出有与补体C1q结合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又有人研究发现患者表皮中郎格罕细胞损伤,其密度下降,树突减少或缩短或胞体增大,而且胞内出现空泡和线粒体嵴断裂现象。治疗一年的疥疮患者,常有对疥螨浸出物有超敏反应结节疥疮患者抑制T细胞调节B细胞功能有缺陷。

疥疮皮肤损害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疥疮瘙痒性红色丘疹疥螨钻入皮肤直接引起;

水疱或小脓疱的形成可能是疥螨或角层内的排泄物,作为一种致敏物使表皮和真皮毛细胞血管扩张渗出所致;

③隧道系疥虫挖掘所致;

结节是机体对疥虫抗原发生超敏反应

13 疥疮的临床表现

本病以手指缝最为多见,亦常见于腋下、肘窝、脐周围、腹股沟、臀腿等处,甚则遍及全身[2]。呈粟米样的丘疹和水泡,剧烈瘙痒,夜间尤甚[2]。体表常见有抓痕和结痂;如因搔抓破皮引起继发感染化脓者,则称脓窝疥[2]

疥螨常侵犯皮肤薄嫩部位,故疥疮发病多从手指间开始,好发于手腕屈侧、腋前缘、乳晕、脐周、阴部及大腿内侧,多对称发生幼儿婴儿疥疮常继发湿疹样变化,分布部位不典型,可累及头、颈、掌及趾(图3)。经常洗手者,手部无损害或仅有少数。

疥疮的皮损损害初发为米粒大红色丘疹水疱脓疱和疥虫隧道。丘疹常疏散分布或密集成群,少有融合,有的可演变为丘疱疹水疱一般由米粒至绿豆大,多见于手指缝间。隧道长约0.5~1cm,呈灰色或浅黑色弯曲线,顶端与丘疹水疱相接,有的不易见到典型隧道,可能因清洗、搔抓或继发性病变而破坏。日久因搔抓可继发化脓感染湿疹样变或苔藓化等。此外在阴囊阴茎、龟头等处,可发生红褐色结节性损害。亦可因对疥虫(图4)粪便过敏,发生全身风团丘疹荨麻疹。严重者偶可伴发急性肾炎

夜间奇痒,白天轻微瘙痒,可能因为疥虫在夜间活动频繁,分泌物的毒素刺激皮肤,在皮内掘隧道时刺激皮肤神经末梢所引起。由于搔抓,常致全身抓伤、结痂、色素沉着湿疹样变或引起继发感染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淋巴结炎甚至肾炎等。损害处查到疥虫可以确诊。

有几种治疗十分困难的特殊形式的疥疮,如下:

13.1 讲究卫生者所患疥疮

因为疥疮患者极讲究卫生,所以皮损及隧道、洞穴很难被发现。

13.2 隐形疥疮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局部或全身)可能掩盖症状疥疮特征,但并不影响疥疮传播,所以常致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广泛传播疥疮

13.3 婴儿幼儿疥疮

怀疑疥疮几率十分低。其次,湿疹化和不适当的治疗都可引起误诊婴儿幼儿疥疮主要表现为瘙痒,皮疹遍及全身,常涉及面部、头皮、掌跖,最常见的皮损是丘疹、小脓疱结节。继发湿疹化和小脓疱疹十分常见,但疥虫的洞穴十分难找。在一个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常被感染,因为常被已患病的成人抱来抱去。疥疮在两岁以内的幼儿最为流行。可有不同的诊断如异位性皮炎丘疹性荨麻疹

13.4 老年性疥疮

老年人来说,对疥螨反应较弱,就象过敏性或刺激性皮炎一样,但瘙痒严重。青年人中见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在老年人中常没有意识到是疥疮,而将其归为“老年性皮肤瘙痒”,干性皮肤或焦虑所致。对于常受护理的老年人特别是那些长期卧床不不起者,局限于持续接触床单的背部易患疥疮,这一点和青年人相比有特殊性。

13.5 结痂性(挪威)疥疮

结痂性(挪威)疥疮不常见,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因为脱落的片状鳞屑中有不计其数的疥虫。可有甲营养不良和红斑鳞屑性改变,与银屑病相似患者往往瘙痒轻微。常见于那些智力迟钝、身体衰弱或免疫抑制的人。部分病人成T淋巴细胞白血病

13.6 疥疮艾滋病

疥疮艾滋病有一定交叉性。约2%~4%患艾滋病患者发生疥疮。常为结痂性疥疮和不典型疥疮。大多数患者被认为是药物反应,但药停后,症状并不消失。不典型性可增加疥疮传播他人的可能性,一旦艾滋病患者瘙痒症状就可怀疑疥疮。也可能与其机会感染同时存在,或发生于其他机会感染之后。

13.7 头部疥疮

疥疮发生婴儿幼儿时,及受到特殊护理的老人,居住于热带地区的免疫功能低下而患结痂性疥疮的及患疥疮艾滋病病人都可有头皮疥疮,除这些以外,疥疮很少见于成人头皮。

13.8 大疱疥疮

水疱常见于患疥疮儿童,少见于成人。成人的大疱疥疮,可能临床上类似于大疱性类天疱疮,多数患者超过65岁。多数患者被误认为是大疱性类天疱疮而给予皮质激素。在皮肤中形成洞穴十分常见。

14 疥疮的并发症

严重的疥疮患者偶可伴发急性肾炎

15 辅助检查

组织病理:表皮可见不规则棘层增厚,炎性细胞外渗,海绵形成,以至表皮水疱,隧道多见角质层以内,可见虫体或虫卵。真皮中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显著。

16 疥疮的诊断

根据接触传染史,皮损的好发部位多见于皮肤柔嫩处,奇痒,夜间瘙痒剧烈,隧道和丘疱疹为主的皮疹,常一家人同患病,不难诊断。若能于损害处查到疥虫,则诊断尤为确实。

疥螨检查方法

16.1 寻找隧道的方法

用蓝墨水滴在可疑隧道皮损上,再用棉签揉擦30秒钟至1分钟,然后酒精棉球清除表面黑迹,可见染成淡蓝色的隧道痕迹。

16.2 针挑方

在指侧,掌腕皱纹及水疱脓疱等处找到疥虫隧道。并仔细找到隧道的末端发现白色虫点,此处最易查出疥虫的皮疹。

方法:选用6号注射针头,持针与皮肤平面成10°~20°角,针口斜面向上。在隧道末端虫点处,距离虫点约1mm垂直于隧道长轴进针,直插至虫点底部并绕过虫体,然后放平针干(成5°~10°)稍加转动,疥虫即落入针口孔槽内,缓慢挑破皮肤出针(或直接退出)。移至有水(或10%KOH,NS)的玻片上,然后显微镜下查疥虫。

16.3 刮片法

丘疹提倡用此法检查,先用消毒外科刀片沾少许矿物油,寻找新发的炎性丘疹,平刮数下以刮取丘疹顶部的角质部分,至油滴内有细小点为度,连刮6~7个丘疹后,移至载玻片,镜下可发现的常是幼虫,偶有虫卵及虫粪。

17 鉴别诊断

疥疮要与以下疾病鉴别:

17.1 痒疹

痒疹多自幼童开始发病。慢性病程,丘疹较大,好发于四肢伸侧,经过慢性,始自幼童时期,秋冬加重,常并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7.2 湿疹

湿疹为多形性皮损,常融合成片,倾向湿润渗出。无一定好发部位。

17.3 虱病

虱病的皮损主要为继发性抓伤,以腋窝两胁、腰围、阴部等以及与衣缝皱褶接触皮肤多见,可查到虱及虱卵,指缝间无皮疹。

17.4 脓疱疮

脓疱疮好发于儿童,以头面部等露出部位为多,初发为小脓疱,破后复有黄色脓痂,夏秋常见。

17.5 丘疹荨麻疹

丘疹荨麻疹为多数散在性小丘疹丘疱疹或坚硬小疱,搔抓后形成小风团风团消退后仍为小丘疹。患儿多为过敏性体质,常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及扁桃体肿大,昆虫刺咬后易于发生

17.6 皮肤瘙痒症

发无定处,指缝少见。皮肤瘙痒症患者主要为皮肤瘙痒,皮损多为继发抓伤。发病常与情绪波动、内脏疾病或更年期有关。

18 疥疮的治疗

疥疮局部治疗原则为杀虫,止痒,处理并发症。治疗用10%硫磺软膏优力肤,治疗后应勤洗澡并消毒衣物、被褥。同居住者应注意隔离消毒

18.1 常用药物

18.1.1 (1)10%~20%硫磺、20%苯甲酸苄酯、1% Lindane霜

10%~20%硫磺、20%苯甲酸苄酯等,可配成软膏乳剂等,根据情况选用。苯甲酸苄酯乳剂杀虫力强,又无刺激性,可每日搽药1~2次,共2~3天,效果较好。

亦可应用1% Lindane霜即666霜(苯体六氯苯,GBH)液,此药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杀疥虫药。药应从颈部以下全身涂搽,尤其需注意指间、腕部、肘部、腋窝乳房、臀部及外阴部等好发部位。一般成人搽遍躯干和四肢平均需30~60g或60~120ml,外搽此药后,保持一定时间,24小时全部洗去,药物不可触及眼部及粘膜。本药可经皮肤吸收,如浓度过高或在皮肤持续时间过久,易使神经中毒,因此对婴幼儿妊娠和哺乳妇女及有癫痫发作或其他神经疾患的病人不宜应用。

18.1.2 (2)10%乙基邻丁烯甲苯胺

克罗米通(10%乙基邻丁烯甲苯胺优力斯)冷霜外搽,每天2次,涂后保留48h,然后洗去,本药并有止痒作用,亦可有原发刺激和变应性过敏,忌用于急性炎症皮损及婴幼儿

18.1.3 (3)5%~10%噻苯达唑

5%~10%噻苯达唑(thiabendazole)乳剂,每天擦2次,连擦5天,或口服21-噻苯达唑〔25mg/kg·d〕连服10天为一疗程。

18.1.4 (4)皮质类固醇制剂

对瘙痒剧烈的疥疮患者,可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或短期(7~10天)口服皮质类固醇制剂如泼尼松,解除瘙痒后逐渐递减药量,疥疮结节和外用激素软膏或皮损内注射激素

18.1.5 (5)农药鱼藤根粉

农药鱼藤根(Derris root)粉30g、肥皂粉(或肥皂切碎)30g、热水300ml,混合外擦,干后着衣,每天1次,连用2天效果甚佳。

18.1.6 (6)5%二氯苯醚菊酯、5%硫磺

对婴幼儿疥疮,可选用5%二氯苯醚菊酯或5%硫磺乳、硫酐浴或含硫矿泉浴,疗效甚佳。

18.2 方药治疗

治疗以外治为主[2]。先以花椒9g,地肤子30g煎汤熏洗,再选用蛇床子散臭灵丹一扫光硫黄软膏等外搽[2]

18.3 治疗常规

疥疮治疗前先洗澡换衣,在擦药期间不洗澡,不换衣,以保持药效擦药时应先将好发部位及损害密集处擦药1次,然后再普遍地涂搽全身。擦药时间为每天早晚各1次,连续3天为一疗程,必要时作第2疗程。

疗程结束后,换用清洁衣服。治疗后需要观察1~2周(因疥虫卵需10天左右才能变成成虫),如无新损害发生,才能认为痊愈。2周后还发现新发皮疹者,应再重复第2疗程。

每一疗程结束后,先洗澡换衣,换下衣褥及被单等物可用水煮或浸入杀菌药液(如苯扎溴铵),以彻底消灭疥虫和虫卵。同居患者应同时治疗,以根绝传染源

19 预后

疥疮严重者偶可伴发急性肾炎。预后与诊断、治疗密切相关

20 疥疮的预防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衣被勤洗晒,发生患者后,应进行隔离,并积极治疗,家中患者应同时治疗,以消灭传染源,防止扩大传染。未治愈前应避免和别人接触,包括握手。患者穿过的衣服,被褥等必须消毒或在阳光下晒。

22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06.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疥疮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疥疮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疥疮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疥疮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