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淋

中医内科学 常见病方药治疗 常见病饮食疗法 中医学 常见病针灸治疗 中医常见病 中医病名 淋证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gāo lìn

2 英文参考

stranguria due to chylur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unctuous strangury[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概述

膏淋(stranguria due to chyluria[1]、unctuous strangury[2])为病名[3]五淋之一。又名肉淋[3]。是指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为主要表现的淋证[3][3]膏淋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3]

膏淋可见于西医的乳糜尿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等疾患[3]

4 膏淋症状

膏淋实证患者小便混浊如米泔水,置之沉淀如絮状,上有浮油如脂,或夹有凝块,或混有血液尿道热涩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濡数。[4][5][6]

膏淋虚证患者:病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反见减轻,但形体日渐消瘦头昏无力,腰酸膝软,舌淡,苔腻,脉细弱无力。[6][6][6]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膏淋者,淋而有肥状似膏,故谓之膏淋,亦曰肉淋。此肾虚不能制于肥液,故与小便俱出也。”

证治要诀·淋闭》:“有似淋非淋,小便色如米泔,或便中有如鼻涕之状,此乃精液俱出,精塞窍道,故便欲出不能而痛……此即膏淋。”

5 膏淋病因

膏淋多因肾虚不固或湿热蕴蒸下焦所致[6]

6 证候分析

实证湿热蕴结下焦的表现:湿热下注气化不利,脂液失于约束,故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尿道热涩疼痛实证[6][6][6]

虚证是脾肾两虚(以脾虚为主)的表现:如日久反复不愈,肾虚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脂液下泄,故见淋出如脂,形瘦、头昏乏力腰酸膝软等虚证[6][6][6]

7 类证鉴别

尿浊虽然小便浑浊,白如泔浆,与膏淋相似,但排尿时无疼痛滞涩感,与膏淋不同[6]

8 膏淋辨证分型

8.1 膏淋·湿热下注证

膏淋·湿热下注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downward diffusion of damp-heat[6])是指湿热之邪侵及膀胱,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尿频急淋漓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6]

8.2 膏淋·脾虚气陷证

膏淋·脾虚气陷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qi collapse and spleen deficiency[6])又称膏淋·中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虚弱,中气下陷,以小便浑浊如米泔水或滑腻如膏脂,神疲乏力头晕食少,腹胀便溏,或脘腹坠胀,食后益甚,或便意频数,舌淡苔白,脉缓弱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6]

8.3 膏淋·肾阴虚证

膏淋·肾阴虚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in deficiency[6])是指肾阴亏虚,以淋出如脓,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头昏乏力遗精,质嫩红,苔少或无苔,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6]

8.4 膏淋·肾阳虚证

膏淋·肾阳虚证(unctuous strangury with syndrome of kidney yang deficiency[6])是指肾阳亏虚,以淋出如脂,腰膝酸软头昏乏力,舌淡,脉细弱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膏淋证候[6]

9 膏淋的治疗

实证

9.1 方药治疗

9.1.1 方一

膏淋实证治宜清热利湿,分清泄浊;膏淋虚证治宜补虚固涩[6]

膏淋实证可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备注]程氏萆薢分清饮(《医学心悟》):萆薢车前子茯苓莲子心、菖蒲、黄柏丹参白术加减治疗。方中萆薢、菖蒲清利湿浊;黄柏车前子清热利湿白术茯苓健脾除湿;莲子芯、丹参清心活血通络,使清浊分,湿热去,络脉通,脂液重归其道。若少腹胀,尿涩不畅者,加乌药青皮小便挟血者,加小蓟草、藕节茅根[6]

膏淋虚证可用膏淋汤[备注]膏淋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药芡实龙骨牡蛎生地黄党参白芍。方中党参山药补脾地黄芡实滋肾;龙骨牡蛎白芍固涩脂液。[6]

若脾肾两虚,中气下陷,肾失固涩者,可用补中益气汤[备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李东垣医书十种》摘出)):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七味都气丸[备注]七味都气丸(《医宗已任篇》):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五味子益气升陷,滋肾固涩。[6]

9.1.2 方二

主方:程氏萆薢分清饮(程锺龄《医学心悟》)加减处方萆薢30克,石苇20克,黄柏12克,车前子15克,石菖蒲10克,莲子心12克,茯苓12克,滑石3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水煎服。

若久病肾虚下元不固者,可选用膏淋汤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减:党参山药各30克,熟地黄芡实白芍菟丝子山萸肉各15克,龙骨牡蛎20克,炙甘草6克。

9.1.3 方三

膏淋的治疗宜补益脾肾,固涩脂液为主[6]。方用鹿角霜丸菟丝子丸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6]

膏淋湿热蕴蒸下焦所致者[6]。尿出时灼热,涩痛较虚症明显[6]。《医碥·淋》:“膏淋湿热伤气分,水液浑浊,如膏如涕如米泔。”治宜清利湿热为主[6]。方用萆薢饮八正散海金沙散[6]

9.1.4 中成药

萆薢分清丸,每次9克,每日3次。

9.1.5 单方验方

乳糜尿方(赖天松等《临床奇效新方》)处方:石苇、萹蓄萆薢刘寄奴鸡血藤各30克,茯苓生地黄各12克,红花10克。水煎服。

9.2 食疗

9.2.1 实证

9.2.1.1 治法

膏淋实证食疗清热利湿,分清泄浊[6]

9.2.1.2 推荐食材

膏淋实证患者建议食用车前子茯苓莲子心小蓟藕节白茅根[6]

9.2.1.3 推荐食疗

[6]

1.小藕莲车汤:小蓟15~30g,蒲公英15~30g,藕节50~100g,车前子15~3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食用煎煮后的汁液。

2.小英花茶小蓟15g,蒲公英15g,金银花10g,泡水代茶饮

9.2.2 虚证

9.2.2.1 治法

膏淋虚证食疗宜补虚固涩[6]

9.2.2.2 推荐食材

膏淋虚证患者建议食用党参山药芡实牡蛎黄芪大枣[6]

9.2.2.3 推荐食疗

[6]

1.实山参:汤芡实I5~30g,山药50~100g,党参15g,茯苓50~100g,将以上食物放入锅内煎煮30分钟以上,食用煎煮后的汁液。

2.二黄茶:黄精15g,黄芪15g,泡水代茶饮

9.3 针灸治疗

9.3.1 方一

[6]

治法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泻浊;虚证宜补虚固涩。

选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穴为主。取膀胱俞中极肾俞命门阴陵泉三阴交穴。淋证膀胱气机不利为主,故取膀胱俞中极以疏利膀胱气机。肾俞命门补肾固涩。三阴交阴陵泉实者分清泌浊;虚者滋补脾肾,以达补虚固涩之功。

随证配穴小便混浊如膏者,加灸气海俞百会

刺灸方法:针用平补平泻法;或实证宜泻,虚证宜补。

9.3.2 方二

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等穴为主,加灸气海俞百会[7]

10 关于淋证

淋证(stranguria[7][7])为病名[7][8]。是指以小便频急,淋沥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的统称[8][8]。又称淋沥[8]

淋证病因膀胱湿热为主,病位在肾与膀胱,初起多邪实之证,久病则由实转虚,亦可呈现虚实夹杂证候,其临床症状有二类,一类是膀胱气化失司引起的证候;一类是各种淋证的特殊症状,前者是诊断淋证的依据,后者是区别不同淋证的特征。应与淋证进行鉴别的病证有癃闭尿血尿浊等。[8]

根据病因病机症状不同,淋证分为热淋石淋气淋血淋膏淋劳淋六种类型,在辨证时,除要辨明不同淋证的特征外,还要审察证候虚实。初起湿热蕴结,以致膀胱气化失司者属实,治宜清热利湿通淋,佐以行气。病久脾肾两亏,膀胱气化无权者属虚,治宜培补脾肾。虚实夹杂者,宜标本兼治。并根据各个淋证的特征,或参以止血,或配以排石,或佐以泄浊等。针灸治疗本病急性期可迅速缓解疼痛。对尿路中、下段结石,针刺后排石效果较好,而尿路上段和肾盂、肾盏部位的结石则应采取综合疗法。若淋证并发严重感染,肾功能受损,或查知结石体积较大,针灸难以奏效,则采用其他疗法。患膏淋劳淋气血虚衰者,应适当配合中药补气养血[8][8]

各种淋证之间,彼此又有一定的关系,表现在转归上,一是虚实的相互转化,在不同淋证之间和同一淋证的本身都存在这种情况。二是各种淋证之间的相互转化。也可二种淋证虚实同时并见。认识这种转化,对临床有实际指导意义。[8]

现代医学中的一些泌尿系感染、结石、结核、急慢性前列腺炎乳糜尿等病,有类似六淋证候者,可参考淋证施治[8]

详见淋证条。

11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3.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01.
  4. ^ [4] 石学敏主编.针灸治疗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00-103.
  5. ^ [5]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33-238.
  6. ^ [6] 施洪飞,方泓主编.中医食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86:92-95.
  7. ^ [7]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47.
  8. ^ [8]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5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膏淋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膏淋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膏淋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膏淋相关药物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