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邪

中医病证名 中医诊断学 中医病因病理学名词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fú xié

2 英文参考

hidden pathoge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伏邪是指感而不随即发病,而伏藏于体内的病邪,也指这一类发病类型[1]。《温疫论》下卷:“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温病学说亦称伏邪为“伏气[2]伏气为病证名[2]。又称伏气温病[2]。《伤寒论·平脉法》:“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成无己注:“冬时感寒,伏藏于经中,不即发者,谓之伏气。”(见《注解伤寒论》)伏气之说源出《内经[2]。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如《黄帝内经素问·热论》:“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暑”。关于邪气伏藏的部位,各家说法不一[2]。晋·王叔和伤寒例》认为:“中而……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发为温病,至夏发为暑病。”宋·成无己认为邪“伏藏于经(脉)中。”明·吴又可认为邪伏募原(见《温疫论》)[2]。清·王盂英认为:“若伏气温病,自里出表,乃先从血分而后达于气分。”(见《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2]伏气之说为温病所重视,特别是王孟英更为强调,把温病分为外感温病伏气温病两大类[2]。后世认为,凡初起不见表证,而先见里热甚至血分热证者为伏气温病,例如春温伏暑之类便是[2]

4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35.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治疗伏邪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伏邪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伏邪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