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风邪外袭证

耳鸣、耳聋 中医耳科 中医证名 耳鸣 中医耳鼻喉科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míng ·fēng xié wài xí zhèng

2 英文参考

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定义

耳鸣·风邪外袭证(tinnitus with pattern of external assault by wind)是指风邪外袭,以耳鸣初起,病程较短,常伴耳内堵塞感或听力下降,多有近期外感史,或伴有鼻塞、流涕、头痛咳嗽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等为常见症的耳鸣证候[1]

4 耳鸣·风邪外袭证症状

耳鸣·风邪外袭证患者开始多有感冒等先趋表现,起病较速[2]。自感耳中憋气作胀有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而自声增强[2]。耳内作痒[2]

局部检查,可见到耳膜轻度潮红及内陷[2]

大多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眩晕呕逆、心中烦闷、鼻塞、流涕、咳嗽口干[2][2][2]

舌淡红,苔薄白、薄白腻或薄黄,脉浮或弦数[3][3][3]

5 证候分析

外感风热上扰,故见耳鸣头痛眩晕[3]风热之邪,固然大多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但因七窍内通,相互影响,所以也可表现于耳窍[3]。耳部经气痞塞不宣故有耳内阻塞感、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3]

胃气不和气机不调,所以呕逆、烦闷[3]

外邪上扰,耳窍被遏,故耳中作痒[3]

客邪未解,则寒热身痛不除[3]

脉浮、苔薄腻,均为外感之征[3]

6 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治疗

6.1 方药治疗

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4]

6.1.1 治法

疏风清热散

6.1.2 方药

常用方如银翘散蔓荆子散等:方中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等祛散风邪,使邪从汗泄;金银花连翘竹叶芦根甘菊花、桑白皮甘草清解热。更配以桔梗蔓荆子升麻者,使清气上升,邪气得于清解。同时还可酌用石菖蒲路路通等,以行气通窍[4]

6.1.2.1 方一

[4]

银翘散[备注]银翘散(《温病条辨》):金银花连翘豆豉牛蒡子薄荷荆芥穗桔梗甘草竹叶、鲜芦根加减:方中银花、薄荷连翘清热散郁;荆芥豆豉解表疏风;苇茎、桔梗清热化痰。可随证加用僵蚕蒺藜、蝉衣、菊花疏风柴胡青皮疏肝寒热不解者中加防风川芎

热病后期,或反复感冒后,耳聋不愈者,此病后脾胃肝胆余热,不可多事清降,可与养阴和胃,饮食渐加,耳鸣、耳聋亦可渐愈。

6.1.2.2 方二

蔓荆子散李杲东垣十书》)加减处方蔓荆子12克,菊花15克,升麻15克,前胡12克,赤芍15克,木通15克,生地黄15克,桑白皮15克。水煎服。若热较盛者,可加黄芩12克、夏枯草15克。耳窍闭塞较甚者,加白蒺藜15克。路路通15克。

6.1.2.3 中成药

(1)防风通圣丸,口服,成人每次6克,每日2次;儿童酌情服成人1/3~1/2量。

(2)清开灵口服液,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6.2 外治法

1)可用滴鼻灵滴鼻,以宣利鼻窍,开通耳[4]

2)用鲜菖蒲捣汁,滴耳[4]

3)可用咽鼓管自行吹张法耳膜按摩术

咽鼓管自行吹张法:用于治疗耳闭耳鸣、熏听、耳膜内陷等。其法如《保生秘要》说:“定息以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目,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之二三日,窍通为度。”

耳膜按摩术:用于治疗耳闭耳膜内陷。其法如《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致暴聋,或鸣不止者,即宜以手中指耳窍中轻轻按捺,随捺随放,随放随捺。或轻轻摇动,以引其气,捺之数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

6.3 针灸治疗

6.3.1 方一

翳风听宫侠溪中渚等穴为主。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5]

6.3.2 方二

取穴上星迎香合谷,针刺、捻转留针10~15 min,每天1次[5]

7 关于耳鸣

耳鸣(tinnitus)为病证名[6]。即耳中鸣响[6],是指以无相应声源时自觉耳中或头颅有鸣响声为主要表现的耳病[6]。它是多种耳科疾病的症侯群之一,但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6]

外科证治全书》卷二:“耳鸣者,耳中有声,或若蝉鸣,或若钟鸣,或若火熇熇然,或若流水声,或若簸米声,或睡着如打战鼓,如风入耳。”

文献常把耳鸣、耳聋并列:

医学入门》卷五:“耳鸣乃是聋之渐也。”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有不先鸣者。”

耳鸣现常分为风邪外袭证肝火上扰证、痰火郁结证、肾精亏虚证脾胃气虚证等证型。

详见耳鸣条。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2. ^ [2]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5-29.
  3. ^ [3] 张伯臾主编.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60-264.
  4. ^ [4] 王德鑑主编.中医耳鼻喉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5.
  5. ^ [5]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8.
  6. ^ [6]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0.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穴位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方剂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治疗耳鸣·风邪外袭证的中成药

以下内容自动匹配而来,非人工筛,请自行鉴别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