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麻

针刺麻醉 针灸学 中医学 刺法灸法学 耳针疗法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ěr má

2 英文参考

ear acupuncture anesthesi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耳针麻醉(ear acupuncture anesthesia)是通过刺激耳穴达到镇痛作用,以施行手术的一种针刺麻醉方法[1]。为针刺麻醉的一种[2]。临床较为常用[3]

4 耳针麻醉的起源和发展

耳针麻醉是在耳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自60年代初问世以来,经过20余年的大量临床实践,现已对其适应范围和临床规律积累了一定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可供临床选择使用的新型麻醉技术。

5 耳针麻醉的特点

耳穴集中分布耳廓上,便于针刺操作和术中管理,而且比较安全,生理干扰少,能够让病人在清醒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耳麻没有明显的麻醉后遗症,术中血压脉搏较为平稳,术后并发症少,且恢复较快。

6 耳针麻醉的适用范围

耳针麻醉现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使用针麻外科手术[3]。尤其以颅脑、五官、颈、胸部手术效果较佳[3]

7 耳针麻醉的操作

针麻要求在耳穴上针刺以进行手术[3]

7.1 选穴

通常除了按心藏神肺主皮毛藏象学说选取耳部神门穴和肺穴为各种手术的基本穴外,还根据手术部位和有关脏腑选取耳部相应刺激点,如胃切除选胃穴,脾切除选脾穴[3][3]。此外,还可配合现代医学生理病理学知识选穴,如胸腹部手术常选取有调节自主神经功能交感穴等等[3]

耳麻选穴一般只取患侧,少数手术也可双耳取穴

7.2 操作方法

操作时采用捻转法频率为每分钟180~300次;如用电麻仪以双相尖波电脉冲为宜,频率一般亦为每分钟180~300次[3]刺激强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度[3]

耳穴刺激有特殊要求,手法宜用捻转而不宜提插运针要轻柔,用力要均匀,不可改变针尖方向,要求病人耳廓有胀、热等感觉。为了易于统一刺激参数,大多数情况下选用电脉冲刺激代替传统的针刺方法。在常用的电脉冲波形中,因断续波人体组织可产生较为持久的感应,可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为临床较多应用的一种波形。刺激强度一般以患者对酸、麻、胀、重的针感能够耐受为宜。

8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74.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7.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