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刺法

针灸学 中医学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uǎn cì fǎ

2 概述

短刺法的记载始见于《黄帝内经》,《灵枢官针》云:“凡刺有十二节,以应十二经……八日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皮。短刺法常用于催气导气,有扩大针刺感应作用,特点是边摇边刺,直深刺至骨部,近骨时上下提插如摩刮骨样。短刺五刺中的输刺相近,都是深针至骨、治疗骨痹方法。《素问•长刺节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深者刺,无伤脉肉为故。其道大分小分,骨热病已止。临床所见四肢关节沉重,疼痛活动困难者多属骨痹

在部分文献中提及的“阳性反应点”、“病灶点”以及皮下触及的结节,对于这些病变区域的诊断,跟经筋表现的酸胀、重滞、倦乏、发麻等相似;《灵枢卫气》云:“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乃刺而予之”。提示了阳性反应点的存在;经筋系统“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的组织结构十二经脉十二经筋的临床症候,具有相互渗透、融合的表现。《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云:“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坚紧者,破而散之,气下乃止,此所谓以解结者也。前者提及的横络即古人所指的结节。后者是对结节的治疗手段。

短刺是强调手技的方法进针要慢、边摇边刺,目的在于扩大针刺的感应,还要在近骨处上下提插,刺到骨膜,在皮下做快提慢插。这种刺法从阳引阴之意,以治疗寒气入骨的“骨痹”。短刺法对病痛位置固定、范围较小、病程较长者尤为适宜。短刺法在临床上治疗病位深的疾病,是一种深刺结合提插捻转的针刺法,可松解黏连,改善局部微循环祛瘀生新,促进局部病灶的愈合。现代应用多结合穴位(夹脊穴、膝三穴、手三里)、其他针法输刺浮刺)与灸法热敏灸温针灸),在临床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经筋系统的深入探究,将有助于阳性反应点(病灶区)的定位寻找,可发挥短刺手法的优势。临床上使用指切(押手进针可准确锁定结节,针刺进入皮下深处后采用磨骨刺激手法,可松解肌筋膜黏连,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

3 短刺法合穴位的运用

短刺法并不局限于病灶区皮下结节处,以下介绍夹脊穴、膝三穴、手三里穴位短刺法在临床上的结合运用。夹脊穴治神经根型颈椎病。康民等选取华陀夹脊穴治疗颈部痛或枕部痛伴感觉障碍,取颈椎3、4棘突间旁开1.5cm的夹脊穴;如颈部痛,经肩部到上臂外侧、前臂桡侧至腰部有放射性疼痛麻木者,取颈椎4、5、6棘突之间旁开1.5cm的夹脊穴。观察治疗50例,有效率为100%。严伟等报道,膝三针短刺法可治疗髌下脂肪劳损,因髌骨本身无血液淋巴液供应,故刺激内、外膝眼穴及膝下穴有镇痛消肿的效果。严氏认为,该病的发病机理在于邪结于筋,膝部经筋疼痛拘急活动受限;膝部为六经气血汇聚之处,亦是邪气深藏之地,病位较深,非一般疗法能及。共观察治疗50例,有效48例,有效率为96%。杜琳等应用短刺手三里治疗腰腿痛。在古代文献中找不到用此穴治疗腿痛的记载。杜氏发现手三里之位与当今全息医学中前臂反应点“腿”的位置基本一致,而现代研究发现手三里可治疗精神阳痿,且对齿痛喉肿有效。根据《灵枢终始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的原则,远端取穴,针刺压痛明显侧的手三里进针后行强刺激的摩骨手法并让患者配合腰腿部活动,观察46例全部有效。

4 短刺法结合其他针法的应用

临床常见短刺与其他刺法结合应用以提高疗效的报道。吴新忠应用输短刺配合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输刺短刺主治骨痹,配合手法治疗可解除肌肉痉挛、黏连。共治疗38例,有效36例。陈建军和鲍奇勇应用多痛点短刺治疗肩周炎,采用5寸毫针,在肩周可触及索状结节,并沿着疼痛传导走向行短刺手法刺激,待肩关节疼痛缓解后,将针退至皮下,再寻下一个痛点。此手法报刺之意,治疗45例全部有效。邵志刚和赵修照报道,以定向浮刺短刺治疗棘上韧带劳损。在棘上韧带找寻压痛点,用短刺手法后,在棘突反应点的上下左右各6cm处定向浮刺,两者结合可促进韧带损坏组织恢复。观察治疗98例,有效93例,有效率为94 .90%

5 短刺法结合灸法的应用

郭霖和张海山报道,应用短刺温针灸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短刺手法可加大刺激量,在针柄处结合艾灸温阳补气、祛寒止痛。共观察76例,有效率为96.05%。“针是泄法,灸是补法”,短刺法灸法结合,对于病灶深处的寒邪起到散寒温作用

6 短刺适应

短刺临床常用于以下几种:刘志刚和王辉1-18]应用指切短刺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即用指切锁定病灶反应点,避免进针时的偏差,而达到松解黏连与痉挛的目的。共观察68例全部有效。张建明和陈章妹n’’报道,肌肉起止点短刺治疗上后锯肌(位于菱形肌深层)损伤,在起点与止点范围寻找病灶反应点,行快速的短刺手法后速出针,达到行气活血功效。共治疗53例,总有效率为96.23%。刘志刚。应用毫针短刺法、结合远红外线直接照射于病灶治疗冈下肌损伤,其温热效应可加速血液循环,使代谢更加旺盛,提高机体组织功能。沈国伟等观察了短刺法对屈指肌腱鞘炎、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网球肘、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跟痛症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结果认为,短刺手法对于这类疾病可促进炎性物质的代谢、提高痛阈。严伟应用风池天柱颈夹脊治疗颈源性头痛进针时将针尖朝向邻近的阳性反应点针刺手法是将短刺恢刺结合,观察40例全部有效。吴世忠报道,应用短刺热补法与定位侧搬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于腰椎间盘突出周围3cm处行短刺手法后,再行热补法导气血。治疗60例,总有效率为96.7%。靳建宁和周万宝应用短刺法配合牵引、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42例,在C4~C7华陀夹脊穴短刺,松解颈神经根压迫造成的水肿炎症。结果总有效率为83.3%。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