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 2010年03月27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茄科颠茄属多年生草本。全草供药用。原产欧洲中南部及亚洲西部。现中国有栽培。

株高1~2米,茎直立,上部多分枝。茎下部叶互生,上部每节有大小叶各1片,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花单生于叶腋或枝顶,花冠钟状,淡紫色。浆果球形,成熟时呈黑紫色,有光泽。种子多而细小,肾形、褐色,有网纹。喜湿润温暖气候,不能适应高温和严寒。适于阳光充足、灌溉方便、肥沃的砂质壤土栽培。用种子繁殖。中国南方一般在9月中、下旬育苗,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定植;北方在1月下旬至2月中旬温床育苗,5月定植。如用种子直播,春播多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多在8月下旬,按株行距60×50厘米开穴,每穴播种子5~6粒。及时除草、松土、培土、增施磷肥和防除根腐病、立枯病等。一般在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植株开花期收叶2次,晒干或烘干均可。 也可在7月下旬植株梢部仍在开花而全株果实已有一半发紫黑色时,同时采收叶、幼枝和种子。根则多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采挖洗净、晒干。

颠茄的主要有效成分为莨菪碱,此外还有微量东莨菪碱等。颠茄为抗胆碱药。有解除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扩大瞳孔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肠胃道、肾胆绞痛等。

药品说明书

药理作用及用途

有效成分为茛菪碱,作用与阿托品相同,但较弱。

主要用于胃痉挛,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胆绞痛,输尿管结石等引起的腹痛,胃炎及胃痉挛引起的呕吐和腹泻,迷走神经兴奋导致的多汗、流涎、心率慢、头晕、晕服等。

用法及用量

酊剂:0.3~1ml/次,每日3次或按需服用。

极量:1.5ml/次,4.5ml/日。

浸膏剂:8~16mg/次

极量:50mg/次,150mg/日

不良反应

可见口干、皮肤潮红、干燥、呼吸道分泌物减少、痰粘、腹胀、便秘。用量大时可引起心悸、视力模糊、头晕等,中毒量可引起神志不清、谵妄、躁动、幻觉,类似阿托品中毒。

注意事项

①青光眼、前列腺肥大者禁用。

②不能与促动力剂(甲氧氯普胺等)合用。

③酊剂浓度用量不可过大,以免发生阿托品化现象。

规格

酊剂: 含生物碱0.03% 浸膏剂: 含生物碱1%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