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原饮

中医学 方剂学 方剂 中药学 辟秽排浊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dá yuán yǐn

2 英文参考

Dayuan Yi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达原饮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

4 瘟疫论》卷上方之达原饮

4.1 别名

原名达原散[1]

4.2 处方

槟榔二钱,厚朴知母芍药黄芩各一钱,草果甘草各五分[1]

槟榔6克 厚朴3克 草果仁1.5克 知母3克 芍药3克 黄芩3克 甘草1.5克

4.3 功能主治

瘟疫论》卷上方之达原饮功能开达膜原,辟秽化浊[1]。主治瘟疫疟疾邪伏膜原,先憎寒而后发热,继之但热而不憎寒,或昼夜发热,日晡益甚,头疼身痛,脉数[1]

避瘟去暑,解热,止呕利便。主瘟疫初起,先憎寒而后发热,日后但热而不憎寒。初得之2-3日,其脉不浮不沉而数,昼夜发热,日哺益甚,头疼身痛,其时邪在伏脊之前、肠胃之后,舌上白苔,甚则如积粉满布无隙。

4.4 用法用量

水煎[1]

用水200毫升,煎至160毫升。午后温服

4.5 运用

胁痛耳聋寒热,呕而口苦,此邪热溢于少阳经,加柴胡一钱;腰背项痛,此邪热溢于太阳经,加羌活一钱;目痛眉棱骨痛眼眶痛,鼻干不眠,此邪热溢于阳明经,加葛根一钱[1]

胁痛耳聋寒热往来,呕而口苦,加柴胡3克;腰背项痛,加羌活3克;目痛眼眶痛,鼻干不眠,加干葛3克。

4.6 方解

方中槟榔厚朴草果开达膜原,辟秽化浊;知母滋阴芍药和血;黄芩清热;甘草调中[1]。诸药合用,可使秽浊得化,热毒得清,阴液得复,病邪得解,故推为瘟疫初起,或疟疾邪伏膜原的首要方剂[1]

4.7 各家论述

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厚朴戾气所结;草果辛烈气雄,除伏邪盘踞,三味协力直达其巢穴,使邪气溃败,速离膜原,是以为达原也。热伤津液,加知母滋阴;热伤荣气,加白芍以和血;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以后4味不过调和之剂耳。

4.8 临床应用

1.病毒感染发热:16例患者发热舌苔厚腻为主症,兼有头晕口苦,身体倦怠,胸闷纳呆,脉弦滑。体征有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体温在37.8℃~40℃。用达原饮柴胡葛根大黄煎服,每日2剂,每煎300ml,每隔6小时服150ml。结果:仅2例6天热退,其余为2~3天热退。肝、脾、淋巴结随体温下降而恢复正常。

2.梁某某,男,10个月。患水痘,用达原饮改为散剂治疗,共服3.6g,分6次服用而获痊愈

3.小儿食积:周某某,男,6岁。伤食便溏,日行5~6次,不思饮食,腹胀大时痛,舌红苔腻,以达原饮山楂神曲,服1剂后,腹胀消失,食饮如故。

4.9 附注

本方方名,《杂症会心录》引作“达原散”。改为丸剂,名“达原丸”、“至圣达原丸”(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吉林方)。

4.10 摘录

瘟疫论》卷上

5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之达原饮

5.1 组成

黄芩一钱,槟榔知母各二钱,生姜七片,大枣一枚[1]

黄芩1钱5分,甘草(炙)1钱,白芍1钱,知母2钱,厚朴1钱,槟榔2钱,草果1钱,生姜7片,大枣1枚(擘)。

5.2 功能主治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之达原饮主治疫疟壮热多汗而渴[1]

5.3 用法用量

水煎,发作前热服,温覆取微汗[1]

5.4 运用

若见少阳阳明太阳证、必兼柴胡葛根羌活开泄之;设里气不通,势必盘错于中而内陷,则加大黄以攻下之,又可专工瘟疫

5.5 各家论述

本方以吴又可达原饮为主方,然表证未罢,误用里药则有结胸传里之变,即尚未离表,但须姜、枣佐芩、芍、甘草,以和解之。

6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8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