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起病于儿童少年的行为和情绪障碍

分类索引

1 行为情绪的基本概念

1.1 行为的基本概念

行为是个体在由遗传决定的背景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基于经验的动作集合。学习是在环境中获得的经验,是个体所有生活经历的总和,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过不断修正、定义和改变的行为获得。人们通过研究学习行为的影响建立了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强调行为的即刻原因。巴甫洛夫证明学习条件反射或简单联系的结果;华生认为行为自然的、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结果;桑代克效果律阐述了那些导致令人“满意”结果的反应会受到强化并可能重复,而导致“不满”结果的反应相反;斯金纳认为个体的行为应该包括该个体所有的言语、思维行为,并断言任何行为都是可以预测和影响的。

1.2 情绪的基本概念

情绪是个体对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者由于外界事件、想法或观念及生理变化引起的态度的变化。儿童情绪发展有其自身独特的机制、固有的发展规律和其他心理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功能。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情绪的认知、表现和调节能力越来越丰富和完善。儿童情绪功能表现在三个方面:①从进化意义上讲,情绪能够使儿童组织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具备更好的适应和生存功能。②儿童情绪和认知过程相互影响,不仅认知过程可以产生情绪反应,而且情绪也会影响认知过程。这种认知和情绪的结合导致儿童认知能力不断发展,也会促进儿童断产生高级的、复杂的情感动机。③情绪可以引发、保持或减弱其他行为心理过程

2 儿童行为情绪发展规律

了解儿童行为情绪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儿童行为情绪特点,矫正和调节他们的行为情绪,识别正常或异常的行为情绪问题,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2.1 学龄期儿童行为发展规律

学龄期儿童行为发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也是体现个体逐渐成熟的过程。从学龄期儿童社会化行为发展的角度,把学龄期儿童行为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孤立期:一年级前半期,儿童互相不认识,交朋友还处在探索之中。②水平分化期:1~2 年级,座位靠近、回家同路的同学自然接近并建立关系。

③垂直分化期:2~3 年级,根据学业、体能的优劣分化出支配儿童服从儿童

④部分集团形成期:3~5 年级,形成若干个小集团,每个小集团内有自己的领头人。

⑤集团期:5~6 年级,各部分集团合并成一个班级的整个集团,集体意识增强,出现了制约成员行为的规范。

2.2 儿童情绪发展规律

儿童期的情绪发展表现为以下特点。

1.情绪的产生

生命最初的几个月里,婴儿用微笑、唧唧咕咕和视线接触对他人做出反应,并对不同的人显示出明显的差别。这种情绪反应是在进化中获得的并在外部刺激的诱发下发生和展现。哭泣是婴儿期最常见的情绪表达方式,理解和解释他人的面部表情能力开始突显。

2.情绪内容不断丰富

儿童在 2 岁时,已经能够初步表达内疚、害羞、嫉妒和自豪等复杂的情绪内容。在拥有语言交流能力以后,儿童不仅具备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及其前因后果的能力,而且还可以用语言来交流情感体验。3~4 岁的儿童可以熟练地用语言描述情绪的因果关系,可以对情绪做出更复杂的理解。5 岁的儿童不仅可以表达复杂的情绪,而且能够以更为多变和可控的方式表达基本情绪。6~7 岁时,开始出现掩盖自己真实情绪状态的能力,可以知道根据社会文化规则表达自己的情绪

3.情绪深刻性不断增加

一般来说,儿童情绪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增加,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情绪逐渐减少。学龄期儿童的这些表现尤为突出。

4.情绪趋于稳定

与学龄前儿童相比,学龄期儿童情绪逐渐内化,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能力也逐步增强。

5.情绪的正常波动

青少年期的个体,在情绪体验情绪表现上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在情绪体验方面,情绪爆发的频率减少,心境稳定时间延长,情绪控制能力提高,情绪稳定性增强。在情绪表现方面,通常表现为内隐修饰性和两极波动性,自控能力的提高会加强内隐修饰性,躯体和生理变化、学业压力和心理发育未完全成熟等原因导致青少年情绪的两极波动的特点。

3 DSM 系统和 ICD 系统分类与诊断原则的异同

3.1 DSM 系统分类与诊断原则

1952 年,美国精神病学协会(APA)颁布了《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DSM)的分类标准。直到 2013 年,DSM 已经出版第 5 个更新版本(DSM-5)。

DSM 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受到争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①诊断是否歪曲了事实,暗示正常行为和异常行为有本质的区别;

②如果诊断减少正常与异常之间的变化的过渡阶段,不同疾病之间的区分度就会减低;

③诊断是否提供了错误的解释;

④诊断标签是否伤害了个体。

例如,儿童和成人分属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他们的疾病信息不同,而疾病诊断就应该不一样。这也是在上世纪 80 年代,学者们强调将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疾病与成人精神疾病区别对待的原因之一。

自 1980 年的 DSM-Ⅲ到 2013 年的 DSM-5,DSM 诊断系统不断地完善。其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尽量建立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对于每一种研究成果都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通过临床实验来验证使用新版本和旧版本效果的差异。

在 DSM-5 中,以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基准,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强调发育过程中症状综合征甚至疾病的发育性、连续性和功能性。

虽然 DSM-5 不强调多轴诊断系统,但更多强调了疾病的社会功能受损情况,体现出疾病的诊断和分类系统是对“人”,而不仅仅是对“病”。

3.2 ICD 系统分类与诊断原则

在目前 ICD-11 草案中,其在分类和诊断标准上逐渐与 DSM-5 趋于一致。将“智力发育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发育性学习障碍”“刻板性运动障碍”“原发性抽动或抽动障碍”划入“神经发育障碍”的范畴,但名称与 DSM-5 有略微的不同。ICD 系统取消了“通常起病于童年与少年期的行为情绪障碍”的分类,将其中的“多动性障碍”划入神经发育障碍;将相关内容分散于“焦虑相关障碍”“应激相关障碍”和“破坏性行为与社交紊乱障碍”之中。由于撰写本章内容的原则仍然以 ICD-10 为依据,因此在目录中仍然保留了该范畴。撰写该内容时参照使用 ICD-10 和ICD-11(草案)的诊断分类,借鉴 DSM-5 但不作为主要参考内容。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