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性颅脑损伤

神经外科 疾病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ì hé xìng lú nǎo sǔn shāng

2 英文参考

closed trauma of head

4 疾病概述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仍属完整的颅脑损伤,虽然头皮和颅骨已有开放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交界,故而仍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

症状昏迷和近事遗忘昏迷时程长短,呕吐大小便失禁,抽搐癫痫发作等。

5 疾病描述

闭合性颅脑损伤是指硬脑膜仍属完整的颅脑损伤,虽然头皮和颅骨已有开放性创口,但颅腔内容物并未与外界交界,故而仍称为闭合性颅脑损伤。更确切地讲,应当是闭合性脑损伤,因为归属于颅部的头皮和颅骨,可以有开放伤。根据致伤因素和继发性损害两,前者是暴力作用有脑组织的一瞬间就已造成的损伤之后所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如颅内血肿脑水肿与肿长等。

6 症状体征

昏迷和近事遗忘昏迷时程长短,有无中间好转或清醒期,有无呕吐及其次数,大小便失禁,抽搐癫痫发作,肢体运动情况,接受过何种处理。伤前有无酗酒、精神失常、癫痫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

7 疾病病因

外伤

8 病理生理

病机制具体不是很清楚。

9 诊断检查

诊断

应根据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的变化,并结合辅诊手段作动态分析

1.病史询问  受伤时间、致伤原因、致伤时情况,了解伤后有无昏迷和近事遗忘昏迷时程长短,有无中间好转或清醒期,有无呕吐及其次数,有无大小便失禁,有无抽搐、癫癎发作,肢体运动情况,接受过何种处理。伤前有无酗酒、精神失常、癫癎、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等。

2.神经系统检查  重点检查意识瞳孔、肢体活动锥体束征和脑膜刺激征等。

3.头部检查  头皮伤情况,眼睑结膜和乳突部有无淤血,耳、鼻、咽部有无出血脑脊液流出。

4.生命体征  重点观察呼吸、脉搏血压变化。

5.全身检查  有无颌面、胸腹脏器、骨盆脊柱四肢损伤。有低血压休克时更应注意合并伤。

6.头颅X线平片检查  疑有颅骨骨折者应摄正、侧位片。枕部着力伤加摄额枕位(汤氏位)片,凹陷性骨折摄切线位片。疑有视神经损伤视神经孔位片,眼眶骨折摄柯氏位片。

7.腰穿  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程度及颅内压情况。重型伤颅内高压明显或已出现脑疝征象者禁忌腰穿。

8.CT扫描  是目前辅助诊断颅脑损伤的重要依据。能显示颅骨骨折脑挫裂伤颅内血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气颅、脑水肿或脑肿胀、脑池和脑室受压移位变形、中线结构移位等。病情变化时应行CT复查。

9.MRI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通常不作MRI检查。但对病情稳定的弥漫性轴索损伤大脑半球底部、脑干、局灶性挫裂伤灶和小出血灶、等密度亚急性颅内血肿等,MRI常优于CT扫描。

10 治疗方案

1.头皮损伤

(1)头皮擦伤和挫伤清洗消毒创口,不需特殊处理。

(2)头皮裂伤:创口清创后一次缝合包扎。

(3)头皮血肿:皮下血肿不需特殊处理。帽状腱膜下和骨膜下血肿早期加压包扎。伤后5~7d血肿仍无自行吸收征象,应在无菌条件下行穿刺抽吸血肿后加压包扎。

(4)撕脱伤:部分撕脱伤,蒂部有血供者,清创复位后缝合;完全性头皮撕脱伤污染不重者,行显微手术吻合血管头皮再植术。不能吻合血管时,可将撕脱头皮制成中厚皮片,回植于裸露的骨膜筋膜上。若创口污染严重,可先行清创包扎,创面肉芽形成后再植皮。若骨膜也撕脱,可在裸露颅骨上钻孔至板障或磨除颅骨外板,待肉芽形成后再植皮。

2.颅骨骨折

(1)线性骨折:不需特殊处理。

(2)颅底骨折:合并脑脊液漏时,应注意:①严禁堵塞、冲洗鼻腔外耳道。避免擤鼻以防逆行感染。②保持鼻部和耳部清洁。③应用适量抗生素。④禁忌腰穿。⑤脑脊液漏持续3周以上不停止或反复发作脑脊液漏者,应行破损硬脑膜修补术。

(3)凹陷性骨折:手术适应证:①颅骨凹入lcm以上。②位于重要功能区。③开放性凹陷性骨折。④横跨大静脉窦的凹陷骨折伴有硬脑膜外血肿并引起颅内压增高者。凹陷性骨折复位方法:边缘完整的凹陷性骨折宜采用钻孔直接抬起复位;粉碎性凹陷性骨折采用四周钻孔游离体骨瓣复位法。

3.脑震荡

(1)卧床休息1~2周。

(2)对症处理,给安神、镇静、止痛及维生素B类等药物

(3)耐心细致的解释消除患者顾虑。

(4)症状减轻后可早期恢复正常活动

4.脑挫裂伤

(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颅内高压引起的颅内血肿脑水肿

(2)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供氧。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高血糖症。

(4)脱水利尿剂。

(5)严重蛛网膜下腔出血无明显颅内高压者,尽早行腰穿放血性脑脊液

(6)防治癫癎。

(7)给脑细胞活化剂。

(8)必要时行低温疗法

(9)脑挫裂伤水肿加重导致颞叶沟回疝早期征象时,尽快行开颅去骨瓣减压和清除挫裂伤手术,以挽救生命

(10)加强护理,后期注意功能训练。

5.脑干伤  昏迷时程较长的重度原发脑干伤,要尽早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及亚低温治疗。余同脑挫裂伤

6.丘脑下部损伤

(1)高热时行亚低温治疗。

(2)尿崩症给予垂体后叶素5~10U皮下注射,2~3/d。

(3)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多种止血剂输血、口服冰盐水加去甲肾上腺素液、凝血酶等。若以上措施无效时,可行内镜止血;必要时行胃大部切除术。其余同脑挫伤

7.颅内血肿

(1)非手术治疗:仅用于病情稳定的小血肿

适应证:①无意识进行性恶化。②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出现或原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无进行性加重。③颅内压无进行性增高症状和体征。④CT扫描:除颞区外大脑凸面血肿量<30ml,颅后窝血肿<10ml,无明显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5mm)、环池和侧裂池  >4mm。

治疗方法基本同脑挫裂伤。但特别注意动态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必要时行头颅CT复查。若发现病情变化或血肿增大,应立即行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适应证:①有明显颅内压增高症状和体征的颅内血肿。②CT扫描示明显脑受压的颅内血肿。③幕上血肿量>30ml、颞区血肿量~20ml、幕下血肿>10ml。④患者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再昏迷

治疗方法:①颅骨钻孔引流术:适用于亚急性和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急性硬脑膜下积液。②开颅血肿清除术:适用于各种类型急性颅内血肿和迟发性颅内血肿

8.颅脑伤后并发症和后遗症

(1)脑外伤后综合征:颅脑伤后数月仍存在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乏力症状。处理:①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和心理咨询,消除顾虑。②对症治疗;③鼓励病人适当地参加体力锻炼,恢复日常生活和工作。

(2)颅内低压综合征:颅脑伤后出现直立头痛头昏。腰穿颅内压<0.49kPa(50mmH20)诊断可成立。处理:①平卧或头低脚高位;②鼓励患者多饮水和静脉补充平衡液或5%葡萄糖盐水3500~4000ml/d;③腰穿注入过滤空气或氧气10~20ml,或注入生理盐水10~20ml,每日或隔日一次;④脑脊液漏经久不愈所致的颅内低压,应予手术修补。

(3)颈内动脉—海绵窦瘘:①伤后出现突眼、眼结膜充血水肿眼球活动障碍、颅内有杂音、压迫同侧颈动脉杂音消失,即可明确诊断。②脑血管造影确定病变范围。处理: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是本病的首选方法,包括可脱性球囊栓塞术和微弹簧圈栓塞术;栓塞疗法无效时,可考虑直接开颅手术,包括电凝固术、经海绵窦颈内动脉修补术。

(4)外伤性脑脊液漏颅底骨折脑脊液鼻腔或耳道流出。急性期常混有血液,低头时脑脊液漏出明显增多。下列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①流出液糖定性试验:试验阳性即为脑脊液。②漏出液含血性时含糖检查不可靠,可用一干纱布或吸水纸滴数滴漏出液,在血斑外有液体向周围浸出即为脑脊液。③头颅X线平片或CT扫描可见气颅。④CT脑池造影有助于确定漏口。处理:大多数可自行愈合;非手术疗法3~4周以上不愈;反复发生漏或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者,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开颅找到硬脑膜破损处将其修补缝合。若脑脊液漏来自蝶窦、应经鼻蝶窦进行修补缝合时,可采用肌肉覆盖或在鞍结节处钻孔将肌肉填塞到蝶窦内。

(5)长期昏迷:目前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将颅脑伤后持续昏迷1个月以上,称为长期昏迷。对于颅脑伤患者挣续昏迷6~12个月以上,并出现去大脑状态或去皮质状态,但生命体征稳定,经脑复苏系列治疗无确定效果者,可考虑为植物生存状态,但仍应积极处理,以观后效。处理:①防治各种并发症。②终止使用苯妥英钠巴比妥类药物。③尽早使用脑细胞活化剂,如ATP、辅酶A、B族维生素胞二磷胆碱神经节苷脂、纳络酮等。④中医中药针灸治疗。⑤尽早让患者听喜爱的歌曲、亲人谈话等。⑥尽早行高压氧治疗,通常需2~3个疗程以上。

(6)颅骨缺损:①手术适应证:颅骨缺损直径3cm以上,病人伴有不安全恐惧感,有明显体位头昏头痛颅骨缺损综合征或影响美观者。②手术禁忌证:创伤部位感染、颅内高压、缺损处头皮广泛疤痕或血液供应不良、严重脑功能障碍、长期卧床患者。③手术时机:一般在伤后3~6个月,若伤口曾有感染,应在创口愈合一年后修补。④修补材料:可采用自体或异体骨金属材料(如钛合金)、有机玻璃硅橡胶等。

(7)外伤性癫癎:颅脑损伤后出现局灶性或全身性癫癎发作。脑电图检查对确定癫癎诊断和病灶部位有重要价值。处理,①对于颅脑损伤后已发生癫癎患者应该正规服用抗癫癎药物治疗,疗程通常为1~3年。目前临床常用抗癫癎药物包括苯妥英钠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等。②对于正规药物治疗2~3年以上,仍有癫癎频繁发作者,可考虑外科癫癎灶切除和药物治疗。

11 预后及预防

无特殊预防方式。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