胞门

经穴别名 腧穴学 经外奇穴 中医基础理论 针灸学 中医学 人体部位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āo mén

2 英文参考

orifice of the uterine cervix[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Guānyuán CV4[中国针灸学词典]

Qìxué KI13[中国针灸学词典]

uterine ostium[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胞门:1.经穴别名;2.经外奇穴名;3.人体部位名

4 经穴别名·胞门

胞门经穴别名。[1]

4.1 关元·胞门

胞门经穴别名,即关元。《经穴纂要》云出《经脉发挥》。[1]

关元经穴名(Guānyuán CV4)。出《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篇。属任脉小肠募穴;足三阴任脉交会穴。关:关藏;元:元气。穴在脐下3寸,为关藏人身元气之处,故名。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处。仰卧取穴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脂肪→壁腹膜。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清热利湿作用。主要用于泌尿、生殖及肠胃疾患。如脐腹绞痛、癓瘕臌胀小腹胀满、小便赤涩遗尿癃闭水肿遗精阳痿早泄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胞衣不下、产后恶露不尽腹痛泄泻痢疾脱肛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休克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尿路感染肾炎盆腔炎睾丸炎神经衰弱高血压等。并有保健作用。本穴配中极小便频数;配带脉三阴交血海月经不调带下;配命门肾俞太溪百会阳痿。一般直刺0.5~1.0寸。针前排空小便,孕妇慎用。可灸。现代研究:①针刺实验性细菌性痢疾狗或猴的“关元”,可使抗体效价增高。②关元捻针,可使膀胱神经支配完整的尿潴留患者逼尿肌收缩。[2]

关元[2]

4.2 气穴·胞门

胞门经穴别名,即气穴[2]。出《针灸甲乙经》。

穴位气穴
汉语拼音Qixue
罗马拼音Chihsueh
美国英译名Energy Cave
各国代号中国KI13
日本13
法国莫兰特氏R13
富耶氏R13
德国N13
英国K13
美国Ki13

气穴经穴名(Qìxué KI13)[3]。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胞门、子户[4]。属足少阴肾经[4]气穴冲脉足少阴肾经交会穴[4][4]。气指肾气,穴即孔穴,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处,故名气穴[4]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泄泻痛经腹泻,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角膜炎等。

4.2.1 气穴的别名

胞门(《针灸甲乙经》),子户(《针灸甲乙经》),子宫(《杨敬斋针灸全书》)。

4.2.2 出处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气穴主之。

4.2.3 穴名

气指肾气,穴即孔穴,此穴在关元旁,为肾气藏聚之处,故名气穴[4]

气,在此意指原气。穴,即腧穴,亦窟藏之意。肾主纳气,是处为肾气归聚之所,因关元原气生发之处,下焦元气关藏之处,穴在其旁,也是养生凝神入气之处,故名之。气穴本为孔穴的通称,如《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5]

4.2.4 特异性

气穴足少阴肾经冲脉交会穴

4.2.5 所属部位

下腹[6]

4.2.6 气穴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气穴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7]

气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7]

气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3寸,旁开0.5寸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7]。另说在脐下2.5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下3寸,旁开1寸(《针灸大成》);脐下3寸,旁开1.5寸(《针灸资生经》)。

气穴穴在足少阴肾经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气穴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肌肉

气穴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内脏

气穴的位置

气穴穴在下腹的位置

4.2.7 气穴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横骨上2寸,关元任脉)旁开0.5寸处取穴

气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仰卧取穴[7]

仰卧位,当脐中耻骨联合上缘的上3/5与下2/5交点处,旁开中线0.5寸处取穴[8]

4.2.8 气穴穴位解剖

气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筋膜血管分布大赫。为肋下神经分布处。皮肤由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和第一腰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腔内相应的器官大网膜小肠等。

4.2.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缘→腹直肌[8][9]

4.2.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下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支分布;深层有肋下神经肌支和腹壁下动脉分支分布[9]

布有肋下神经及髂腹下神经的分支,并有腹壁下动、静脉的肌支通过[9]

4.2.9 气穴穴的功效与作用

气穴具有调理冲任,益肾暧胞的功效。

气穴调经止泻作用[9]

气穴肾经冲脉会穴,有调补肝肾、温经散寒之功,养生家静观脐下,其凝神聚气处,约方寸许,关元左右各有一气穴,每穴各距关元5分。关元之上为石门,之下为中极中极石门相距2寸,则关元穴位之领域,横竖各为1寸,其为方寸之地明矣。且本穴又为本经冲脉会穴,故其治症多与冲脉有关,如奔豚气、妇人月事、宫冷等症。[9]

4.2.10 气穴穴主治病

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泄泻痛经腹泻,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角膜炎等。

气穴主治肝肾、胎产、少腹部等疾患,如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闭、经痛、崩漏带下不孕堕胎腹痛小便不利泄痢不止、奔豚胁痛腰脊痛[9]

气穴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小便不利泄泻[9]

气穴穴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崩漏小便不利泄泻[9]

气穴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不孕带下腹泻小便不利[9]

现代又多用气穴治疗肾炎膀胱麻痹、性机能障碍、子宫脱垂、肠绞痛[9]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路感染遗精阳痿阴茎痛,肾炎膀胱麻痹

2.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不孕症

3. 其它:腹泻角膜炎

4.2.11 刺灸法

4.2.11.1 刺法

一般直刺0.5~0.8寸[9]

直刺0.5~1寸[9]

直刺1~1.5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可扩散小腹[9]

注意:本穴针刺宜缓慢,以免刺伤膀胱[9]

4.2.11.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4.2.12 气穴穴的配伍

气穴关元三阴交,有益肾气,暖胞宫,调冲任的作用,主治闭经

气穴天枢上巨虚,有调胃肠,清利湿热的作用,主治泄泻痢疾

气穴关元中极肾俞气海三阴交,治月经不调;②配命门关元肾俞三阴交,治不孕[9]

4.2.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月水不通奔豚,泄气,上下引腰脊痛冲脉足少阴之会。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月事不调。

循经考穴编》:妇人子宫久冷,不能成孕,赤白淋漓,月事不调,败血逆气攻冲,两胁疼痛

针灸大成》:主奔豚气上下引腰脊痛泄利不止,目赤内眦始,妇人月事不调。

5 经外奇穴名·胞门

胞门经外奇穴[9]

千金翼方·针灸》:“若堕胎腹痛漏胞见赤,灸胞门五十壮,关元左旁二寸是也。右旁名子户。”

参见胞门、子户

胞门、子户经外奇穴名。出《脉经》。位于脐下3寸(关元)再旁开2寸处。左称胞门,右称子户。与经穴水道同位。主治妇女不孕漏胎下血腹痛难产白带过多、腹中积聚等。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孕妇禁针[9]

胞门、子户[9]

6 人体部位名·子宫口·胞门

胞门又称“子门[9]。即胞宫口(子宫口)[9]。《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之病……胞门寒伤,经络凝坚。”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28.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0.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42.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11.
  5. ^ [5]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6. ^ [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7.
  7. ^ [7]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8. ^ [8]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73.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4.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