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成立

历史事件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2015年1月18日,中国卒(注:读“猝”音,突然的意思)中(注:读“众”音,中风的意思)学会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赵继宗教授当选为会长;王拥军教授、董强教授、徐安定教授、葛均波教授、纪力农教授当选为副会长,这标志着我国首个心脑血管疾病领域的国家级学术社团成立。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卒中组织(WSO)、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等多个组织和单位派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华医学会为中国卒中学会的成立发来了贺信。

卒中,也就是大家俗称的脑中风,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脑血管循环障碍性疾病,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血压脑血管病血管性痴呆等。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四高”特点已成为危害健康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城乡每10万人中就有约200人会发生卒中,每10万人中就有约130人死于卒中,现有人群中每10万人中就约有400~700人患有卒中疾病。依此推算,我国每年新发卒中病人约250万,每年死于卒中的人数超过150万,卒中幸存者约有600~700万。

卒中的发病率跟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不良饮食和作息习惯、疾病预防意识薄弱等多种因素或原因有关,而且首次卒中发生的平均年龄呈低龄化发展态势。卒中的人群叠加效应和快速增长给社会、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已成为严重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据2010年原卫生部《中国卫生年鉴》数据统计显示: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疾病死亡原因。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卒中患者主要就诊于神经科,治疗模式也很简单。随着各种诊断、治疗技术的发展和科研成果向临床转化,现在医学界已普遍认同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学科、多个科室共同协调完成,如:诊断设备开始用于治疗,康复科前移到了监护室,内科、外科影像、介入、康复、生理、病理等有关科室之间开始相互融合,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们也都在积极探索多学科联合防治卒中的有效模式,医药研发领域也在不断的针对卒中预防、治疗、康复和预后等各个环节开发新的药物、器械和技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主要是按技术种类进行分科,中国卒中学会成立之后,将会致力于制定和推广不同科室,如: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内科、内分泌科、急诊科、检验科、康复科等的协作模式,对卒中防治工作做出学术指导和统筹。

中国卒中防治事业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各种诊疗规范和学术指南也不断推出和更新,临床医药科研成果不断展现在国际学术舞台,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卒中科研技术能力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中国卒中学会的成立,将加强与国外学术组织的合作与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学术领域的影响,促使“国外专家走进来,国内专家走出去”成为常态,并以“中国学术声音”影响国际学术发展。

来源:365医学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扫码访问

可用医学百科App / 微信 / 手机浏览器 扫码

用户喜欢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