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

分类索引

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是一组以焦虑症状群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障碍的总称。焦虑障碍的特点是过度恐惧焦虑,以及相关行为障碍恐惧是指面临具体不利的或危险的处境时出现的焦虑反应焦虑是指缺乏相应的客观因素下出现内心极度不安的期待状态,伴有紧张不安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根据 ICD-11 和 DSM-5 的疾病分类,目前的焦虑障碍包括:①广泛性焦虑障碍;②惊恐障碍;③场所恐惧症;④社交焦虑障碍;⑤特定恐惧障碍;⑥分离性焦虑障碍;⑦选择性缄默;⑧其他药物或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本章的焦虑障碍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场所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障碍这 5 种常见类型。

1 流行病学

2019 年发布的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MS)结果显示,焦虑障碍是我国最常见的精神障碍,年患病率为 5.0%,终生患病率为 7.6%。焦虑障碍发生于各个年龄,通常起病于儿童期或少年期,到成年期就诊。焦虑障碍有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是男性的 2 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焦虑症状越来越常见,并常与抑郁症状共存。研究发现,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很高,可以同时共病一种或多种精神障碍。

2 病理、病因及发病机

焦虑障碍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涉及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包括遗传生物节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HPA)功能失调、神经递质平衡失调等。心理因素包括童年经历、性格特点、生活事件等。社会因素包括社会文化、生活节奏、经济状况等。与焦虑障碍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焦虑障碍家族史,童年期焦虑障碍病史,童年期不良的养育方式,应激性或创伤生活事件,女性,离异,丧偶,失业,经济困难,共病精神障碍(尤其抑郁障碍)等。

3 临床特征

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为焦虑症状群,包括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担忧、害怕、恐惧、紧张不安;躯体症状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口干出汗、肌紧张性震颤、颜面潮红、苍白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目前主要依据焦虑的临床症状群和病程来确定特定的焦虑障碍。在诊断焦虑障碍前,应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排除躯体疾病。部分躯体疾病可以出现焦虑症状,如二尖瓣脱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常规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查肾脏 B 超,头颅磁共振等。焦虑症状存在与否及严重程度可通过焦虑症状的评估量表评定。常用的焦虑症评估量表包括: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超过 50%的焦虑障碍患者伴有抑郁症状,故对焦虑障碍患者需要同时进行抑郁症评估。常用的抑郁症评估量表包括: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焦虑障碍患者常有一定的人格特质,故需要焦虑障碍患者进行人格测定,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患者情况,指导治疗。常用的人格测定包括艾森克人格测定(EPQ)、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MMPI)。

5 治疗原则与常用药物

目前焦虑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其他治疗。焦虑障碍需要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联合,不同治疗阶段的侧重点不同。药物治疗起效快,心理治疗起效慢。治疗焦虑障碍的常用药物包括:抗抑郁药抗焦虑药苯二氮䓬类药物等。常用的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治疗行为治疗人际关系治疗、精神动力治疗等。各种治疗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有机结合,以发挥更好的治疗作用焦虑障碍是一类慢性疾病,患病时间长、复发率高,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影响大。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强调全病程、综合治疗。全病程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和维持期治疗三个时期。在临床症状缓解后需要巩固治疗,世界各国指南推荐焦虑障碍药物维持治疗至少 1~2 年。维持治疗中需要加强心理治疗,以便患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减少复发。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