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微生物药

分类索引

多数感染性疾病是由侵入机体并进行繁殖的微生物所引起的。由于机体的免疫功能薄弱,不能将病原菌限于局部,以致病原菌及其毒素向周围扩散,经淋巴道或直接侵入血液中,引起全身感染。导致血液心脏、肺、脑、肾、肝和肠道等的变化,进一步发展为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及脓毒血症。抗微生物药抑制或杀灭有关病原微生物,多用于治疗或预防相关微生物的各种感染

1 抗微生物药分类

抗微生物药按照它们的化学结构或所作用微生物分类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其他抗生素磺胺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抗结核病药;抗麻风病药;抗真菌药抗病毒药

2 抗菌药物作用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作用作用机制各不相同,详见各条。

3 抗微生物药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控制各种细菌感染性疾病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广泛应用,病原微生物耐药性愈来愈严重和复杂,已引起全世界高度重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包括:接触抗生素后,细菌产生灭活抗生素的酶;细菌细胞外膜透性改变,对有的抗生素到达靶位起到屏障作用;改变靶位蛋白,使抗生素不能与其结合或亲和力降低,或与靶位蛋白结合数量减少。细菌耐药的机制非常复杂,许多细菌耐药往往是多种耐药机制共存,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严格掌握使用指征,避免滥用,对降低耐药菌的增长率和延长抗菌药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中的重要环节,为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我国发布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第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对于病毒感染,除非有继发细菌感染,否则不宜使用。第二要尽快确定病原菌并进行药敏测定。第三要根据抗菌药物抗菌活性抗菌谱、药动学特征和不良反应,结合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第四要联合用药仅限用于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药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或混合感染;长期用药致病菌有产生耐药性的可能,同时注意毒性相加和适当减少剂量。此外,对毒性大的药物注意监测血药浓度,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关注不良反应,强调综合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才能安全合理地使用好抗感染药物。

3.1 选择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尽早明确病原学诊断,是合理选择和使用抗感染药物的先决条件。

1)采集标本送检:缩短临床标本采集、送检时间,规范操作流程,减少操作产生的误差,以获得准确的病原学诊断。

2)进行常规药物敏感试验:体外药敏试验是临床选用抗菌药物的重要依据,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可达80%以上。

(2)熟悉各类抗菌药物抗菌活性作用抗菌谱、药代动力学特征和不良反应;根据药物抗菌效应及疾病严重程度选择药物;根据药代动力学特点和感染部位选药。

(3)按患者的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等状态合理用药。

(4)尽量应用序贯治疗,即感染得到控制稳定后,由肠外给药改为生物利用度相对较高的口服给药,这种方法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5)对老年人的选药需谨慎。老年患者宜掌握下列原则:①选用杀菌剂(如氟喹诺酮类),并严密观察可能发生不良反应:②避免使用肾毒性大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黏菌素等,必须应用时需定期检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调整给药剂量和间隔;③老年人肝、肾等重要器官清除功能减退,药物易积蓄,剂量宜采用低治疗量,避免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④注意心脏功能以及水和电解质平衡等全身状况。

(6)了解、掌握抗菌药物使用禁忌证和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减少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

3.2 应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

(1)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抗感染药分为浓度依赖型和时间依赖型两类,以时间依赖型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为例,对中度以上感染,一日给药2次是不够的,最好每隔6小时给药1次,使血浆组织中药物浓度尽可能长时间地维持在有效水平。浓度依赖型的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药则有所不同,其药物浓度越高,杀菌活性就越强,且有抗生素效应,即足量用药后即使浓度下降到有效水平以下,细菌在若干小时内依然处于被抑制状态。因此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无须一日给药多次,将全日剂量一次静脉滴注效果更好,耳和肾毒性也更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也仅需间隔12小时给药1次。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氯霉素类、四环素类等抗生素有明显的抗生素效应

(2)注意给药方法的合理性。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4)注意肝肾功能减退者的应用。

(5)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关系树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