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明代 中医学 中药学 书籍 中药学著作 古籍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1 拼音

běn cǎo gāng mù

2 英文参考

Bencao Gangmu[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本草纲目》为中药著作[1]。五十二卷[2]。明·李时珍[2][2]。刊于1596年[2]

4 主要内容

本书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明代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广泛地向药农、民间医生、猎人、渔人等劳动人民学习与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物学知识,并参考各类著作八百余种,经过长期的刻苦实践和钻研,历时数十年而编成的一部药物学巨著[2]。卷1~2集录各家本草学序例[2]。卷3~4以证候为主,分述所用药物[2]。卷5以后,将药物分为天水类、地水类、火类、土类等62类,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新增374种),收载方剂一万多首,插图一千多幅[2]。每种药物分列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等项[2]。书中不仅考正了过去本草学中的若干错误,综合了大量的科学资料,也提出了较科学药物分类方法,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2]。李氏论述药物,在很多方面体现了人定胜天的唯物主义思想[2]。本书不仅是一部中药学著作,书中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举凡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以至于历史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就[2]。所以也可以说,本书是一部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博物学著作[2]。对科研、临床、教学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这部巨著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据考证,进化论奠基人达尔文曾提到过“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可能就包括《本草纲目》在内[2]。此书在科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已被部分或全部译成多种外国文字[2]

5 现存刻本

建国后有影印本和校勘排印本[2]

现存数十种明清刻本及石印本。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9.
编辑:fengchuile、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