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音 2009年01月06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失音   证名。声音嘶哑或不能发声,古称喑。须辨外感、内伤、得病新久,证之虚实寒热。《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张氏医通》卷四:“喑:失音,大都不越于肺。然须以暴病得之,为邪郁气逆;久病得之,为津枯血槁。盖暴喑总是寒包热邪,或本内热而后受寒,或先外感而食寒物。”一般外感多属实证,因外邪乘肺,闭塞气道所致,治宜宣肺散邪为主,用三拗汤、桑杏汤等方。久病失音,肺肾气阴两伤,治宜润肺滋肾,用清音汤、百合固金汤等方。又高声叫呼,强力骂詈,损会厌,耗伤肺气,亦可引起本证。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