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椒疮、椒疡、沙眼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问答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问:中医的椒疮、椒疡、沙眼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答:

中医椒疮又称椒疡沙眼,相当于西医的沙眼[1]

椒疮(prickly-ash-like sore trachoma)为病名[1]。见《证治准绳·杂病[1]。又名椒疡(见《目经大成》卷二)、沙眼[2]。是指以眼内生细小红而坚的颗粒,状似花椒,有碜涩微痒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病眼睑结膜血管模糊,粗糙不平,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椒疮是最常见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1]。严重者可发生眼睑内卷、睫毛倒入、赤膜下垂黑睛生翳等多种并发症,是致盲的重要原因之一[1]沙眼眼科最常见的传染病,其并发症危害严重,是眼科临床重点防治眼病之一。

椒疮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壅滞,气血失和而发[1]

脾胃积热,复感风热邪毒,内热外邪相结,壅阻于睑里,脉络受阻,气血失和,易发椒疮

西医认为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传染性眼病。此病原体在1955年由我国首先分离培养成功,解决了长期悬而未解的沙眼病因问题。这种沙眼衣原体不耐高温,在70℃温度下,可在1分钟内被杀死。75%酒精、0.1%福尔马林、0.1%石碳酸等皆可迅速杀灭它,而紫外线、肥皂液却无作用药物方面,磺胺醋酰钠有一定抑制作用抗生素中,除链霉素新霉素等外,其它大多数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椒疮初起,患者感觉眼部不适,或微有痒涩感,或无明显异常感觉。翻转胞睑,可见睑里靠两眦处红赤且有少量细小颗粒,色红而硬或伴有少量质黄而软的粟状颗粒。

病势发展,睑里红赤加重,颗粒增多,可布满睑里,甚至胞睑肿硬,重坠难开。自觉睑内刺痒灼热,沙涩羞明,生眵流泪,重者伴见白睛红赤黑睛赤膜下垂,星点翳膜等,危害视力羞明痒痛加重,眵泪胶粘。

重症沙眼,日久粟粒状颗粒溃破,大量结疤及黑睛赤膜发展,致诸多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

沙眼椒疮)重症的并发症与后遗症较多,古人早已发现并有详述:

倒睫拳毛

沙眼后期睑内结瘢,瘢痕牵扯,内急外弛睑弦内翻,拳毛触刺睛珠羞明流泪,沙涩疼痛,甚至白睛红赤黑睛生翳,视物昏朦。

血翳包睛

邪毒侵及黑睛,轻者赤脉如帘,由上垂下,称为赤膜下垂;重者由黑睛四周侵入,致黑睛混赤,称为血翳包睛睛珠涩痛,羞明流泪,视物昏朦。

黑睛星翳

赤脉下垂者,在赤丝尽头出现星点云翳。重者可变生花翳白陷凝脂翳

睥肉粘轮

毒邪损及胞睑内面与白睛表层,致使睑内面与白睛粘着。牵引胞睑时,可见睑内白睛相连。重者阻碍眼珠转动。

流泪症与漏睛症:

邪毒侵及泪窍,使窍道受阻,泪液不得下渗则可溢于睑外。若排泪窍道邪毒煎熬,日久又可腐败成脓,变生漏睛

睛珠干燥

邪毒久郁,阴液耗损,目失濡养,白睛少津,故跟干涩不舒,频频眨目。严重者,可干燥变厚似皮肤黑睛干燥生翳,视物昏朦,甚至盲不见物。

上胞下垂

邪毒壅盛,脉络瘀阻,胞睑肿硬变厚,致上胞重坠难举,或病变累及提睑筋肉而无力提举。

椒疮的诊断要点:

(一)上睑结膜及上穹窿部有乳头增生、滤泡及血管模糊。

(二)在放大镜或裂隙灯下检查可见早期角膜上缘血管翳。

(三)上穹窿上睑结膜出现条状或网状瘢痕

(四)睑结膜上皮细胞刮片发现包涵体,或鸡胚或组织培养分离衣原体

治疗椒疮,当内外兼施。轻者可局部点眼药治疗,重者则配合内治,必要时可配合手术治疗。内治常用祛风、清热、除湿、散瘀等法[1]。可选服清脾凉血汤归芍红花散;外点黄连西瓜霜眼药水[1]睑内颗粒累累成片者,当施劆法——以经过消毒灯心草海螵蛸棒轻快磨擦患处[1]

对其并发症与后遗症,轻者可在治疗本病时兼顾之,重者则须酌情另行处理。

详见椒疮条。

编辑:banlang 审核:sun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