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脐突
概述:脐突(umbilicalhernia)为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病因病机:多因胎中积热,或新生儿断脐不当,或生后啼哭过多,咳嗽频繁而致。症状:症见脐部膨出,甚或红肿。治疗:治宜清热为主,用白芍药汤,外用外消散。若年龄在2岁以上,脐环直径过大者,应考虑手术切除疝囊,并修补其腹壁的缺损。
-
血脐
血脐为病证名,即儿脐出血。出自《本草纲目》。儿脐血出指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其原因为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所缚的结松脱而出血;或因胎热内盛,迫血妄行而致。血脐大多在出生后第一星期,脐带脱落的前后发现。如出血无其他症状者,重新结扎脐带;胎热内盛者,宜凉血止血,用十灰散。
-
穴位贴敷法
穴位贴敷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某些带有刺激性的药物贴敷穴位可以引起局部发泡化脓如“灸疮”,称为“天灸”或“自灸”,现代也称发泡疗法。若将药物贴敷于神阙穴,通过脐部吸收或刺激脐部以治疗疾病时,又称敷脐疗法或脐疗。
-
脐湿
概述:脐湿(umbilicaldampness)为病证名。出《颅囟经》。症状: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孔湿润不干,甚或有水溢出,或脐孔周围稍见红肿。病因病机:由于断脐后护理不当,为水湿所浸,如洗浴未给揩干,或因尿布过分潮湿,久浸脐部而成。治疗:治宜外用收敛固涩药物,如枯矾、煅龙骨、煅牡蛎、滑石粉等,干扑脐部。
-
脐漏
脐漏病名。亦名脐漏疮,落脐疮。见《外科真诠》卷上。该病多因脐痈治疗不当,久不收口,形成漏管;或落脐带之后,脐汁不干,疮口不合所致。临床可见脐中时有脓血臭水流出,久不收口。治宜外用提脓去腐之药,待腐去脓尽后继以生肌收口之药收功,必要时应以手术治疗。相当于先天性及后天性脐管瘘。可参见溃疡去腐法条。
-
摩腹疗法
摩腹疗法是对腹部进行有规律特定按摩的一种方法,自我按摩疗法的一种。操练时须匀速、缓慢、柔和、轻松自然。摩腹既可健脾助运,又可培植元气,使气血生化机能旺盛。此法可防治脾胃不健、消化不良、水谷积滞、腹胀中满等慢性疾病,并可作为全身性疾病的辅助治疗。病症轻者,一至数天即可缓解;
-
动气
概述:动气:1.针刺过程中引发的经气;2.脉搏跳动时的动态、气势;《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动气,知其脏也。”出《难经·十六难》。《伤寒指掌》卷三:“动气者,筑筑然动于脐旁上下左右,甚至连及虚里、心、胁,而浑身振动也。此病由于妄汗、妄下,气血大亏,以致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
-
少腹
腹的下部·少腹:少腹指腹的下部,位于脐与骨盆之间。《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脐下腹部两旁·少腹:下腹的两侧部,即小腹两旁。,见《伤寒直格》卷上。
-
脐血
概述:脐血(umbilicalbleeding)为病证名。是指以脐部渗血、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新生儿疾病。症状:断脐后,脐部有血渗出,经久不止,大都在出生后第一周,脐带脱落前后发现。病因病机:可因患儿脐带粗大,干缩后原结扎的脐部线结松脱而出血。
-
中丹田
中丹田指心窝部,相当膻中穴部位。一说中丹田为心下脐上脾宫正位或脐中。中丹田为气功内丹术术语。《抱朴子内篇·地真》:“心下绛宫金阙,中丹田也。”《东医宝鉴》引:“中丹田,藏气之府也。”以眉间(印堂)称上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中丹田在心下;
-
断脐法
断脐法又名脱脐法、剪脐法。即小儿初生剪断脐带之法。一般先洗浴,后断脐,以免水湿侵入。《医宗金鉴》:“先用剪刀向火烘热,煎断脐带,次用火器绕脐带烙之。”自普及新法接生以来,均改用快速断脐法。本法已不有。
-
保婴易知录
《保婴易知录》儿科著作。清·吴宁澜撰。刊于1812年。上卷鞠养类,论述新生儿护理营养事项,如拭口、洗儿、断脐、灸脐等方;下卷及补编为胎疾、杂症及疮疡类,分别对婴幼儿各种病症的诊治作了简要介绍。现存初刻本等清刻本十余种。
-
皮(骨盾)(tū,突)
皮(骨盾)(tū,突)人体部位名。见《素问·长刺节论》。指脐下五寸横纹处。王冰注:“皮(骨盾),谓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
-
矾龙散
处方:枯矾5分,龙骨(煅)5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因剪脐,外伤于风邪,以致脐疮不干。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脐上。摘录:《寿世保元》卷八
-
揉脐法
揉脐法小儿推拿方法名。《针灸大成》卷十:“揉脐法:掐斗肘毕,又以左大指按儿脐下丹田不动,以右大指周围搓摩之,一往一来。”《幼科推拿秘书》指出揉脐可止泻痢。
-
姜豉饼
处方:生姜1两(碎切),生葱5根,豆豉7钱(润者),生盐1钱,生蒜7个(碎切),酜糟1灯盏(无有糟酒代),穿山甲(汤浸透,取甲,锉碎,同热灰铛内慢火炒令焦黄色)5钱。功能主治:久因湿气中于膀胱,复为风邪客热攻激,小便不利,脐凸腹胀,食减作痛。先投解表散,后用此药贴之。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
贴脐散
处方:吴茱萸(醋炒香熟)15克干姜(炮)15克水鳖子5枚(炒)制法:上药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元脏气虚,浮阳上攻,口舌生疮。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十一《杨氏家藏方》卷十一:方名:贴脐散别名:贴脐膏组成:吴茱萸(醋炒香熟)半两,干姜(炮)半两,木鳖子5枚(去壳)。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冷水调,以纸靥贴脐上。
-
熏脐灸
熏脐灸为灸法术语。亦称熏脐法。指将药末敷在患者脐部,再于其上施行艾灸的隔物灸法。
-
去湿生肌散
《洞天奥旨》卷十二:组成:茯苓1钱,贝母3分,枯矾3分,草纸灰5分,雄黄2分,三七3分。主治:落脐后生疮。用法用量:入在脐内,用纸包之。制备方法:上为末。
-
推肚脐
推肚脐小儿推拿方法名。用两大指交互由脐向小腹或小腹向脐推。《厘正按摩要术·立法》:“推肚脐:须蘸汤,往小腹下推,则泄;由小腹往肚脐上推,则补。”
-
甘李根散
处方:甘李根2两(锉),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半夏1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桂心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半两(炮裂,锉),槟榔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奔豚气,脐腹胀痛,翕翕短气,发作有时,四肢疼闷。
-
田螺解胀敷脐方
《寿世新编》:组成:大田螺1个,雄黄1钱,甘遂末1钱,麝香1分。主治:一切臌胀,肚饱发胀,小便不通。重者再用1料,小便大通,病即除矣。制备方法:先将药末和田螺捣如泥,以麝置脐,放药脐上,以物覆之束好。
-
小儿痃气
小儿痃气为病证名,脐胁两旁弦起疼痛名痃气。见《太平圣惠方》。症见脐周或两胁有条索状痞块,扛起疼痛。由饮食不调,生冷过度,与血气相搏结聚而成。治宜理气消瘀之剂。
-
腹脉法
腹脉法指腹部取穴的方法。《素问·气府论》:“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侠鸠尾外各半寸,至脐寸一,侠脐下傍各五分,至横骨寸一,腹脉法也。”
-
焠胎寒
焠胎寒焠法之一。用灯火治疗新生儿胎寒证的方法。《厘正按摩要术》:“小儿生一二日内,面青唇白,不乳不啼,肢冷拳缩或腹痛啼哭不已,皆胎寒也。用灯火于囟门、眉心、脐心各一燋,脐旁四围六燋,左右足跟两旁各一燋,共十五燋,声音不出者,肺俞二燋,左右少商穴各一燋。”
-
香饼金锁丹
《医方类聚》卷一五三引《经验秘方》:方名:香饼金锁丹组成:磁石1钱,脑子2钱,麝香1钱,温肭脐3钱,沉香3钱,麝香脐壳2钱(炙存性),花蜘蛛2钱。用法用量:以生针砂泡酒饮1-2盏,然后烧此香饼。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苏合香油和为饼,作10饼。
-
阴缩入腹
概述:阴缩入腹为病证名。见《验方新编》。初生儿六七日后,阴囊收缩入腹,啼哭不止。病因病机:多由感受寒邪所致。治疗:治宜温经散寒。用硫磺、吴茱萸各五钱,为细末,研大蒜调涂脐下,再以蛇床子,微炒布包熨脐部。
-
暖盐豉熨方
《外台》卷三十六:方名:暖盐豉熨方别名:盐豉熨方组成:盐、豉各等分。主治:小儿脐著湿。用法用量:熨脐上。愈止。制备方法:上捣作饼如钱许,安新瓦上炙令热。附注:盐豉熨方(《圣惠》卷八十二)。
-
五倍子灸
五倍子灸为穴位贴敷方法之一。取五倍子适量,研成细末,用醋调如糊膏状,于每晚临睡前将上药敷于脐部,油纸覆盖,胶布固定,翌晨取下。可用于治疗腹泻、遗尿和盗汗等。如《万病回春》:“小儿泻不止,五倍子、陈醋稀熬成膏,贴脐上。”
-
掩脐法
出《幼幼集成》。通利二便。用以治疗小儿中、下焦积热,大小便秘。《得效》卷六:方名:掩脐法组成:连根葱1茎(带土不洗),生姜1块,淡豆豉21粒,盐2匙。用法用量:烘热,掩脐中,以帛扎定。制备方法:上药同研烂,捏饼。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掩脐方。
-
胞系
胞系①指脐带。《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胞系连儿脐,胞不出则不得以时断脐浴洗,冷气伤儿,则成病也。”②指膀胱。出《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
-
皮𩩻
皮𩩻(𩩻音tū,突)为体表部位。𩩻,同腯。指脐下五寸横纹处。《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病在少腹有积,刺皮𩩻以下,至少腹而止。”王冰注:“皮𩩻,谓脐下同身寸之五寸横约文。”
-
参连菖蒲汤
处方:人参1钱,黄连1钱(姜炒),石菖蒲8分,石莲子1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水2盏,煎至1盏,终日细细呷之。如吐又服,但得一呷下咽便好,要封脐引热下行,用螺肉捣碎,入麝香少许,掩脐上。摘录:《医统》卷三十六
-
儿生不作声
儿生不作声为病名,即新生儿窒息。《三因方》:“初生寒闭者,由天寒气闭不能啼,切勿断脐,用纸蘸油,点火于脐带下,往来熏之,令火气由脐入腹,使寒得温散,更以热醋汤洗脐带,则气通啼哭如常”。《水镜方》:“热闭者,由胎热壅闭不能啼,用小叶葵捣取汁,调熊胆末,抹儿口中。亦可用回气法。”
-
封金匮
封金匮导引术语与功法名。金匮喻男子精室,谓防止梦遗滑精。又有具体功法:入睡前用左、右两手交替揉摩脐部与胁肋,并摇摆身躯。《修龄要旨·导引歌诀》:“梦失封金匮…寤寐时,调息神思。以左手搓脐二七,右手亦然,复以两手搓两肋。屈足侧卧。”
-
肚角
肚角推拿穴位名。位于脐下两旁。治腹痛,止泄泻。《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肚角在脐之旁,用后掌心按之,治腹痛,亦止泄泻。”
-
侠
侠为经络学用字。通“挟”、“夹”。《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黄帝内经素问·刺疟》:“又刺项已下侠脊者必已。”《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侠鸠尾之外,当乳下三寸,侠胃脘各五,侠脐广三寸各三,下脐二寸侠之各三…”
-
导水饼
处方:真水银粉2钱,巴豆肉(研去油)4钱,生硫黄1钱。功能主治:去水。用法用量:先用新绵铺脐上,次以饼当脐掩之,外用帛缚。如人行3-5里,自然泻下恶水,待行3-5次,除去药,以温白粥补之。摘录:《古今医鉴》卷六
-
火轮丸
《重订严氏济生方》:火 丸:处方:干姜(炮)附子(炮,去皮、脐)肉豆蔻(麸裹,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治肠胃虚寒,心腹冷痛,泄泻不止。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医方类聚》卷一四二引《济生》:别名:斗门丸组成:干姜(炮)、附子(炮,去脐皮)、肉豆蔻(面裹煨)各等分。
-
胃上1
“胃上1”为经外奇穴名。出《新医疗法汇编》。位于上腹部,脐上2寸再旁开4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胃下垂。一般针沿皮向脐方向透刺,针感沉重或腹部有收缩感;可灸。
-
裹脐法
裹脐法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备急千金要方》谓断脐后“缠结”。
-
烙脐丸
别名:烙脐饼子处方:豆豉1分,黄蜡1分,麝香少许。功能主治:小儿断脐。用法用量:烙脐饼子(《卫生总微》卷一)。摘录:《圣惠》卷七十六
-
内证
指患者身体内部的疾病征象。内证是发生于病人身体内部,即胸腹部的病证,系与“外证”相对而言,主要指病人的自觉症状和通过按诊得到的体征,见《难经·十六难》。如肝之内证为“脐左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心之内证为“脐上有动气,按之牢若痛”等。
-
肾疝
肾疝病名。由肾虚所致。《医学纲目》卷十四:“脐下撮急疼痛,并脐下周身一遭皆急痛,小便频数清,其五脉急、洪、缓、涩、沉,按之皆虚,独肾脉按之不急,皆虚无力,名曰肾疝。”治用丁香疝气丸、酒煮当归丸等。
-
上丹田
上丹田我气功所称的体表部位,指两眉间当印堂穴的部位。出《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神失守位,即神游上丹田。”部位在两眉间,《东医宝鉴》引:“上丹田,藏神之府也。”以胸窝正中(膻中)称中丹田;以脐下(关元)为下丹田。《黄庭内景经》:“丹田之中精气微。”《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
-
岐伯灸
岐伯灸为经外奇穴名。出《太平圣惠方》。位于外阴部,脐下6寸,正中线两侧外开1.6寸处。《太平圣惠方》:“岐伯灸膀胱气攻冲两胁下,脐下鸣,阴卵入腹,灸脐下六寸,两旁各一寸六分(《神应针》作一寸),各三七壮。”《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名为“脐下六一”;
-
半复粒
半复粒指在一个淀粉体中所形成的多数淀粉粒直接相连,进一步为共同的淀粉层包围,形成具有二个以上“脐”(淀粉粒层的形成中心)的单一淀粉粒,这种淀粉粒称为半复粒,例如马铃薯和大戟(EuPhorbiaPe-kineusis)等。
-
茱萸已寒丸
《杨氏家藏方》卷七:方名:茱萸已寒丸组成:青橘皮(去白)2两,陈橘皮(去白)2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川乌头(炮,去皮脐尖)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1两,吴茱萸(炒黄)1两,肉桂(去粗皮)1两。主治:脏腑久弱,肠胃宿寒,泄泻频并。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煮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封脐丹
《惠直堂经验方》卷一:封脐丹:处方:丁香7个肉果1个牙皂60克(去筋)大倍子1个(炒)麝香0.15克制法:上药为末,醋调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主治痢疾,水泻;用法用量:用时放入脐内,外贴膏药。主治:痢疾水泻,并妇人白带。制备方法:上为末,醋调为丸,如绿豆大。
-
守一
守一为养生术语。一般集中于下丹田、中丹田或上丹田中(《抱朴子内篇》认为丹田有三:上丹田在两眉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思一至饥,一与之粮;其方法,或本道家虚无之旨,身心双志,不起思念,不为声色利害所动心,如此常行,心则“清静”,以求长生。或专守丹田之神,葛洪又称为“守真一”、“守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