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 2012年06月25日修订版

BY banlang

心气虚,则脉细;肺气虚,则皮寒;肝气虚,则气少;肾气虚,则泄利前后;脾气虚,则饮食不入。
医学百科APP(安卓 | iOS | Windows版)

您的医学知识库 + 健康测试工具

https://www.wiki8.cn/app/

白术

中文名

白术

拉丁名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英文名

Largehead Atractylodes Rhozome

别名

于术、冬术、于潜白术。

来源

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 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茎直立。叶互生,茎下部叶3裂或羽状5深裂,裂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顶端裂片最大,边缘有刺状齿,叶柄长;茎上部叶分裂或不分裂,叶柄渐短。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总苞片7~8层,基部有羽状深裂的叶状苞片;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先端5裂;雄蕊5,聚药;子房下位。瘦果被黄白色茸毛,冠毛羽状,长1cm以上。花期9~10月,果期10~11月。

均系栽培。主产浙江、安徽、江苏。

采制

冬季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

根茎呈拳形团块,长3~13cm,直径1.5~7cm。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纹和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粘性。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油中主成分为苍术酮(atractylone)、白术内酯A、B(butenolide A,B),另含3-β-乙酰氧基苍术 酮、3-β-羟基苍术酮等。

性味

性温,味苦、甘。

功能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

白术药典标准

拼音名

Baizhu

英文名

RHIZOMA  ATRACTYLODIS

MACROCEPHALAE

书页号

2005年版一部-68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的肥厚团块,长3 ~13cm,直径 1.5~7cm 。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有瘤状突起及断续的纵皱和沟纹,并有须根痕,顶端有残留茎基和芽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黄白色至淡棕色,有棕黄色的点状油室散在;烘干者断面角质样,色较深或有裂隙。气清香,味甘、微辛,嚼之略带黏性。

鉴别

(1) 本品粉末淡黄棕色。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少数针晶直径至 4μm。纤维黄色,大多成束,长梭形,直径约至40μm,壁甚厚,木化,孔沟明显。石细胞淡黄色,类圆形、多角形、长方形或少数纺锤形,直径37~64μm。薄壁细胞含菊糖,表面显放射状纹理。导管分子短小,为网纹及具缘纹孔,直径至48μm。

(2)  取本品粉末0.5g,加正已烷 2ml,超声处理1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术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新制备的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乙酸乙酯(50: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并应显有一桃红色主斑点(苍术酮)。

检查

总灰分  不得过 5.0%(附录Ⅸ K)。

酸不溶性灰分  不得过 1.0%(附录Ⅸ K)。

色度  精密称取本品最粗粉2g,置具塞烧瓶中,加55%乙醇50ml,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2~3,连续振摇 1小时,离心(每分钟4000转)15分钟,吸取上清液10ml,置比色管中,与同量的对照液(取比色用三氯化铁液5ml,加比色用氯化钴液3ml 与比色用硫酸铜液0.6ml,用水稀释至10ml制成),同置白纸上,自上面透视,显色不得较深。

炮制

白术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土白术  取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炒至表面挂有土色,筛去多余的土。每100kg白术片,用伏龙肝细粉20kg。

炒白术  将蜜炙麸皮撒入热锅内,待冒烟时加入白术片,炒至焦黄色、逸出焦香气,取出,筛去蜜炙麸皮。每 100kg白术片,用蜜炙麸皮10kg。

性味与归经

苦、甘,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用法与用量

6 ~12g。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